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2016-11-21 06:32:18慈永丰宝莉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通量心脑血管生存率

慈永丰,宝莉莉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慈永丰,宝莉莉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收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糖尿病肾病;低通量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越性

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因素之一[1]。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会有复杂的代谢紊乱,因此如果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会比其他类型的肾脏疾病更加棘手[2]。而一旦患者合并出现蛋白尿症状,则提示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了慢性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3]。在该次研究中,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了血液透析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7.5)岁;血液透析时间为8~12周,平均为(10.1±1.2)周。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60~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7.7)岁;血液透析时间为8~12周,平均为(10.1±1.2)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制剂等,并嘱咐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为每小时5.5 L/mmHg,膜面积1.34 m2。观察组则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超滤系数为每小时40 mL/mmHg,膜面积1.34 m2。两组患者透析流量均450 mL/min,而血流量300 mL/min,每次治疗时间为4 h,每周治疗3次,透析液均为碳酸氢盐。在治疗过程中应使用肝素进行抗凝。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统计对照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1年生存率,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χ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1年内生存率对比

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情况

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对比(±s)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对比(±s)

组别血清肌酐(μmol/L)白介素-6(pg/L)C反应蛋白(mg/L)肿瘤坏死因子-α(pg/mL)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305.49±38.14 286.21±39.43 2.358 0.021 121.12±20.58 100.26±26.94 4.128 0.000 10.96±2.81 8.27±2.09 5.153 0.000 90.04±10.91 72.56±10.89 7.607 0.000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一种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对肾小球会产生巨大损害,使其出现硬化,通常在糖尿病控制不良以及病程长的患者中多见。相关的研究报道称,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中的高血糖状态是引发病变出现的主要因素,不但会增多酶基化蛋白和基底膜糖蛋白,而且会使基膜增厚,增加系膜内的基膜样物质[4]。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16.2%的糖尿病患者死于了肾病,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尽早的干预[5]。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已处于疾病的终末期,此时一旦血糖骤增将会对肾脏血管造成刺激,导致肾小球出现硬化,并引发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再加上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机体又处于高凝状态,因此随着血管硬化程度的加剧,很容易出现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增加治疗的难度。有研究者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因此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水钠潴留,从而增加患者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6]。

在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了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相对于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肾功能及炎症介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滤过压、高滤过以及高灌注是肾小球内的“三高”,会进一步增加尿蛋白,并促使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形成,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遏制肾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有着关键性的作用[7]。透析治疗时利用半透膜原理,把透析液以及患者的血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当中,两种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内部溶质之间会产生流体压力差和梯度差,因此能够有效净化患者血液,清除其体内的代谢产物,使水、酸碱和电解质达到平衡[8]。值得注意的是,低通量的血液透析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患者血液当中的中、大分子物质,无法做到彻底清除。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则将弥散、吸附、对流3项技术有机结合,在治疗中能够降低患者血压,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跨膜压,使其滤孔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有效减轻尿蛋白,保护患者肾脏不受尿蛋白损害。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若滤器的孔径较大,容易导致内霉素或细菌进入患者体内,引发细菌感染,致使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保证透析液的纯净,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避免引发低血压,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消除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1]李锐钊,梁馨苓,陈源汉,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4005-4007.

[2]易晔,卢远航,冀倩倩,等.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20(43):63-64.

[3]高华,刘艳,王荣,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5-4286.

[4]易晔,卢远航,冀倩倩,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5(19):2667-2669.

[5]刘晓斌,王凉,刘斌,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2):159-162.

[6]卞志翔,陈佩华,顾慧益,等.不同血液透析时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6):875-879.

[7]徐丹,孟宇,胡波,等.基于HPLC-MS/MS Q-TOF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含糖透析的代谢特征[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29(3):455-461.

[8]叶文玲,方理刚,马杰,等.长期动静脉内瘘对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1):95-101.

R473

A

1672-4062(2016)10(b)-007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077

2016-07-18)

李艳(1982.7-),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病。

猜你喜欢
高通量心脑血管生存率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国际太空(2023年1期)2023-02-27 09:03:42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04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