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王玉玲,王明晖,宋秀婧,张尧,刘仁龙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治疗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是因为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发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此病一旦发展将无法逆转,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等。支气管哮喘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有可能产生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会使这两种疾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会产生双重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研究选择该院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1.23±4.69)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为(42.10±4.19)岁。两组患者均经过WH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糖尿病[2],均经过中华医学会哮喘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3],均已排除心肌梗塞、严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检查,予以患者吸氧、镇静、口服氨茶碱、补液、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包括[4]:①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情况以及病情发展,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度哮喘、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予以磺脲类降糖药口服治疗,重度哮喘、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予以胰岛素进行治疗。中度哮喘患者可予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严重哮喘患者可予以地塞米松10~40 mg/d进行静脉注射,治疗3~5 d后可口服强的松进行治疗。②饮食治疗,患者有糖尿病存在,因此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引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等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务必保证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过程中患者血糖水平处于稳定范围。③感染预防,在治疗过程很有可能发生感染情况,因此需要对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感染情况做好预判与防治工作,对患者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若已经发生感染情况及时处理即可。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临床相关治疗标准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之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之中,糖尿病所引起的多个慢性并发症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发生内分泌失调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是因为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发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症,临床多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抵抗力差、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若盲目使用激素进行治疗,那么将会加重哮喘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效果,但长时间使用会使感染加重,有可能发生消化道、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患者体内糖、蛋白质等出现异常代谢情况,容易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影响[5]。
目前,临床还没有明确糖尿病是否会对肺换气功能产生阻滞作用,但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对患者的肺脏产生一定的伤害,主要伤害为肺部微小血管病变阻塞,使得肺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会使两种疾病发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情况,因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是糖尿病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影响[6]:①糖尿病会使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生产会相对减少,分解却会增多,因此患者会呈消瘦乏力的状态,且患者若发生感染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那么将会使支气管哮喘症状加重。②高血糖状态会使血浆胶体出现渗透压而升高,使得患者体内水分流失、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③糖尿病会使脂肪代谢发生紊乱,使血浆内游离脂肪酸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7]。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胸部听诊会有明显的哮鸣声,这或许与患者接触过敏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头昏乏力等等,发病初期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情况[8]。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先进行常规检查,予以患者常规吸氧、镇静等对症治疗,之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此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该配合一些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如:①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发展情况、入院指标等资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较高的食谱,以此来确保患者每日的营养和热量,同时选择与患者病情、个人身体素质相符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采用常规吸氧、抗炎等进行处理。②饮食指导,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所以应特别控制患者的饮食,引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等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③感染预防,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可能会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可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该研究选择该院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与检测、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总之,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够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邹辉标,秦平祥,向月桥,等.糖尿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2577-2578.
[2]霍振刚,张雪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82.
[3]盛毓萍.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14-115.
[4]孙法凤,罗冲.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3):25-27.
[5]周富英.临床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监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5):211,213.
[6]张焱.临床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监测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0.
[7]丁洪涛,李永胜.重度支气管哮喘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09-2711.
[8]陈振平,刘学芬,黄晓霞,等.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感染的预防[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729-1730.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12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21
2016-07-29)
王玉玲(1979.4-),女,河北深泽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