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四川行采访活动侧记

2016-11-21 01:56左志新
传媒 2016年15期
关键词:范长江长征红军

本刊记者 左志新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四川行采访活动侧记

本刊记者左志新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让很多人对当年那段历史充满无限遐想,而其中所描绘的场景大多发生在四川。

7月21日至29日,记者有幸代表《传媒》杂志,随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重温长征史,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交流活动,到四川重走长征路,探访长征遗址,重温光辉历程,在近10天的采访交流中,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行程:追寻红军的足迹

7月22日,由中国记协组织的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重温长征史,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交流活动在雅安市正式启动。来自15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22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以及30个省区市和兵团主要媒体的71名资深夜班编辑,利用10天时间在雅安市、泸州市、内江市等地缅怀红军强渡大渡河壮举,走访红军四渡赤水遗址和纪念馆、参观范长江故居,聆听当地干部群众讲述川南地区艰苦卓绝的长征史,深入芦山、汉源、石棉、叙永、古蔺等县区,走访乡镇和村庄,采访地震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

7月22日下午,夜班编辑们从雅安市乘车一小时,到达此次采访活动的第一站——芦山县龙门乡,这里不仅是雅安“4·20”地震的重灾区,也是曾经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在芦山县龙门乡党委书记陈钢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白伙新村、龙门古镇,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后短短的3年时间,这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灾区变景区,穷村变富村,废墟变客栈。

7月23日,夜班编辑一行分赴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寻访红军足迹,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上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在古镇的一面石墙上,竖刻的几行大字非常醒目:“只有共产党才是革命为民族独立的唯一领导者,只有工农红军才是抗日反帝的急先锋。”据当地人介绍,当时的标语口号内容丰富,载体也很多,不只刻在墙上,也有用墨、红油漆写在墙上,写在路边、沟边、河边的大石包上的,也有布告传单等。如今,这些文物被保护起来,成为红色旅游的“宝贝”,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7月24日,前往石棉县参观大渡河纪念馆。一路上,崇山峻岭掩映,大渡河波涛滚滚,夜班编辑们追寻着先辈的足迹,被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深深感染、激励着,被雅安灾后重建的“绿动力”所折服。随后还参观了汉源县花海果乡的美景。汉源海拔400多米到4400多米,刚刚走过的石棉县海拔是从750米到5700多米。两县都是阶梯式地貌,多样性立体农业都发展得很好,同时由于震后道路重建非常及时,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两县农业收入提升都很快。

7月26日至27日,夜班编辑们来到红色之地泸州,著名的“鸡鸣三省会议”“白沙会议”“四渡赤水”主战场均发生于此。大家乘车沿着盘桓的山路来到了第一站——叙永县石坝乡,参观“鸡鸣三省会议”遗址,这里的主要遗址包括会址、毛泽东、王稼祥、朱德的住址等重要场所仍然保存完好,参观人群络绎不绝。“鸡鸣三省会议”也称“石厢子会议”,是继遵义会议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博古把最高领导权交给张闻天,进一步明确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古蔺县的“白沙会议”遗址参观,这里是红军四渡赤水总司令部,许多文物保存完整。当时,为了说服干部战士二渡赤水,党中央、中央军委在这里发出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统一思想、执行决定。在赤水河几经较量,红军跳出了敌军的重重包围,最终走向了胜利。在古蔺县的太平古镇,参观了太平渡口,这里是四渡赤水的主战场,红军历时54天两次从太平渡口过河,取得了四渡赤水决定性的胜利,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旧址和文物,令参观者感慨万千。

7月28日,根据行程安排,夜班编辑们走进内江,先后深入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范长江纪念馆、张大千纪念馆,实地考察了内江市经济文化建设新发展,追寻新中国新闻巨子范长江红色足迹,感受范长江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亮点:重走长征路的三个发现

地震灾区群众对党的感恩。采访交流的第一站是雅安市。2013年4月20日8时2分,突如其来的7.0级强烈地震袭击四川省雅安市等地,震中芦山县龙门乡。遭受重创、山河破碎的芦山地震灾区牵动全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重要指示,提出了科学重建的要求,确立了“三年基本完成”的时间表;震后76天,国务院及时出台《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措施意见。四川省委通过了关于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的相关决定,明确提出“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一个个规划、政策相继出台。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灾区干部群众踊跃投入到重建战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三年后,重建目标基本完成:一栋栋新居拔地而起、条条道路顺畅平坦,从城乡住房到医院学校,从产业园区到河流植被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愿景逐步成现实。灾区广大群众在共享重建成果的同时,从心底感恩党、感恩各地支援灾区的人民,“恩情永不忘 放歌新家园。”

红军的必胜信念。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就建立在石棉县安顺场这里,馆前屹立着一座六米多高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碑体正面上方雕刻的是红军战士头像,下方浮雕是17勇士正驾着木舟乘风破浪、飞渡天险;右侧浮雕一只巨手紧握大刀,象征红军必胜的信念。纪念碑也向八方来客述说着安顺场的变迁。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区后,于5月24日晚来到曾葬送过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的安顺场,并连夜占领安顺场,夺得唯一一只木船。5月25日,在刘伯承、聂荣臻、杨得志等将领的直接指挥下,红一团一营二连的17位勇士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用血肉之躯,在枪林弹雨中搏击激流险滩,成功强渡了天险大渡河。

安顺场强渡胜利,为飞夺泸定桥并最终跳出敌人包围圈迈出了生死攸关的一步,也为红军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成为这里红色旅游开发的标志,石棉县县委书记曾令举介绍说,全县正在整合资源,深入挖掘红色长征文化、太平天国历史文化,塑造个性化的旅游形象,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把安顺场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水阳光休闲胜地。

感受新闻前辈范长江的职业精神。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奔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长江故居(纪念馆)。范长江,对于新闻人而言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1935年7月他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进行了著名的西北之行考察,历时10个月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通讯报道,后来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引起巨大反响。他是第一个从“国统区”进入陕北边区采访的记者,是第一个在报道中公开称共产党军队为“红军”的记者,是第一个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人,也是新闻事业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的倡导和支持下,以范长江为首的新闻工作者在上海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这就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摇旗呐喊的新闻巨子,国务院于2000年8月确定每年的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1991年经中宣部批准,设立了以范长江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

收获:长征路上感悟“走转改”

在走近老区、重温党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采写报道,认真调查研究,践行“走转改”精神,更加坚定了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理想信念。通过这次的采访和调研,收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党史,深化了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四川有着红军长征最为关键和艰苦的一段征途,她的光荣历史、革命业绩、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伟大创造,是新闻舆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和新闻宝藏。通过实地参观走访,重温红军在川南地区的峥嵘岁月,引起了大家对于如何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思考。《人民铁道报》张依说,身临其境聆听一段段讲述,参观当年的红军战场,那段荡气回肠的党史、军史立即鲜活、立体、丰满起来,成为有温度、可触摸的历史记忆。上里古镇青石板上的红军标语石刻深深震撼了《工人日报》的车辉,他从中真切体会到红军战士坚定的必胜信念。《中国石油报》欧阳杏波说,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出路,这是红军长征留下的永不过时的精神火种。《解放日报》王钰深、《中国妇女报》张园园、《人民公安报》行海洋、《中国组织人事报》吴叶柳等人感慨于红军战士翻山越岭为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循着红军的历史足迹,才能真切明白一个党、一支队伍如何从错误中成长,从逆境中奋起。通过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党夺取政权的艰辛曲折,认识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巩固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根基。通过走近川南革命老区,大家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增强了切实感受。《中国日报》江巍说,范长江等新闻前辈们不畏艰辛追随报道红军长征,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新闻人要学习长征精神,时刻铭记使命,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继承和发扬好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云南政协报》李刚说,如今,革命老区还很贫困,我们有责任好好地宣传,弘扬红军精神,尽我们所能促进革命老区的发展建设。《湖北日报》农新瑜说,新闻先辈们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懈努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今后要用手中的笔、镜头和话筒,多讲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宣传“五大发展理念”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深入考察各地城乡建设,大家亲眼目睹了昔日长征路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加深了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地震灾后重建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全新认识,被四川人民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打动。新华社刘浩说,雅安地震恢复重建三周年,重建目标基本完成,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都在废墟中拼搏“雄起”。《求是》杂志谢敏说,雅安人民发扬老区光荣传统,积极进取,红色文化和现代观光农业交织共振。作为当年首批报道“4·20”地震灾情的记者,中国新闻社史元丰被眼前的巨大变化所震撼,而没变的是那座李克强总理曾经指挥救灾的龙门乡政府小院,这正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辽宁广播电视台李晶说,昔日天堑变通途,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源自革命先辈的牺牲和奉献,源自党和人民的奋斗与拼搏。《人民法院报》刘曼说,在芦山、汉源、石棉看到农林特色产业绘就花海果乡图景,农旅融合构筑幸福美丽新村,有效带动了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新产业致富。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在采访报道中坚持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人民群众重建家园的生动实践为素材,大力宣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反映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进展新成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助推老区发展。

四是进一步锤炼了工作作风、磨炼了意志品质,拓展了“走转改”的深度和广度。活动期间,大家走进产业园区、田间地头与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交谈,被老区人民创造的新业绩深深感动,发掘出大量新闻报道线索,采写出了《不忘初心齐聚四川 71位编辑记者“重走长征路”》《昔日红军渡 今日幸福乡》等优质稿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形式刊发。《福建日报》朱海华说,范长江是第一位走上长征路、追踪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行程数千公里,写下一篇篇影响全国的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作为新闻人,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精气神不可丢,身到更要心到、手到更要情到,方能采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中国安全生产报》张景宜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三渡都在泸州境内,这座红色名城似一瓶老酒,历久弥香,年轻的我们在新闻采编路上也需要沉淀、再沉淀,才会更加稳重,更加坚强。

通过深入基层、感受生活,大家普遍感到,四川之行是一次接地气的过程,深刻感受到基层一线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源泉和根基。

五是进一步增强了新闻业务交流,提高了思想水平和业务本领。活动中,大家就如何提升夜班编辑工作质量水平进行了充分交流,特别是围绕如何防堵重大差错、传统媒体如何适应融合发展趋势、如何策划优秀稿件、如何发挥编辑积极性主动性、如何理顺编采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活动还邀请了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和新华社国内部总编室副总编辑胡清海,就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和增强政治意识、导向意识进行了培训,大家感到很有帮助、很受教益。

猜你喜欢
范长江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范长江与张季鸾:何以从道义之交到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