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

2016-11-21 17:41冉体东
剑南文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外公母亲

□冉体东



我们的母亲

□冉体东

公元一九二七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在四川省射洪县柳树乡梅子湾一个三代教书的林姓先生的家里,第二个女儿哇哇落地,这就是我的母亲,母亲后面又添了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外公教书为生,家有薄地十余亩,虽不算富有,但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女多男少,劳动力的缺乏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困苦可想而知,为了生存,女儿们打小也不得闲着,母亲排行老二,承担得更多,这就注定了她一生勤劳、节俭、朴实、和善性格的形成。

母亲自小乖巧可人,尊敬长辈,听从长姐,爱护妹妹,偶有小食,从来先让姐妹们分享;上地下橱、洗衣挑水、喂猪放牛总是争着干。外公虽然教书,母亲却没有机会上学,一本《三字经》和《女儿经》就是母亲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文化生活。没有纸笔,她就在煮饭时在灶前灰槽里抹平柴灰用棍子写字,晚上就着油灯或者月光一边纺纱一边念书,“人之初,性本善,息相近,性相远”、“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房门,三岁打布壳,七岁缝衣服”,纱车的嗡嗡声伴着少女的朗朗读书声,奏出了母亲人生最美妙的乐章。外公非常喜欢这个勤劳好学的二女儿,在给孩子们分配难得的炒花生、炒胡豆时常常给母亲多给点,可母亲总是留下一些,给嘴馋的妹妹们,因此弟妹们常跟着她转,使得长姐很是不高兴。转眼母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良好的口碑使得前来说亲的不少,可母亲总没有相中,直到有一天一个穿着阴丹蓝长衫、戴着礼帽的翩翩青年的到来,被人从地里喊回的母亲匆忙用粉擦了一下晒得黑里透红的皮肤被人介绍给对方时,才引起了母亲的砰然心动,而那青年竟然也一眼相中了这个黑黑的妹子,经过合八字,竟然也全然相合,就这样媒说之言,双方满意,天作之合,婚事定在秋后举行。那是一九四八年棉花收获后的日子,外公以六个(相当于六十斤)棉花作嫁奁,父亲的朋友们从三台开来一辆运货车接亲,母亲就此作了新嫁娘。

母亲从射洪县乡下到了三台县城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父亲是家中的老幺,前面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早已成家立业,母亲一嫁过来,就承担起了家庭主妇的全部责任。此时的父亲通过多年的拼搏,已是一家小饭馆的股东,并承担经营的主要任务,母亲的到来给父亲的生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每日她面带笑容站在收银柜前,姣好的容貌,和蔼的态度,赢得了不少的回头客,看着白亮的银元哗哗地流进柜内,母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一九四九年秋,三台县解放,一伙逃亡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冲进店内,一阵打砸抢后,小店遭到了毁灭,从此我们的父母成了无产者。为了生存,父亲背井离乡在外跑小生意常年不着家,母亲带着不大的我艰难度日,她背着幼女,到刚成立的猪宗厂扯猪宗;到丝厂扯茧经;几乎当尽了家中之物,才得以免强维持生活。妹妹出生后,日子更加艰难。年轻的母亲拖着两个幼儿,得不到任何帮助,只好背着大的,把小的用被子、枕头拦住放在床上,到附近乡下给人扯麦子,扯十个得一个,然后将麦穗带回家,用撮箕搓下麦子母女们裹腹。艰难的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外公知道后,让母亲带着孩子回到了射洪县乡下,这是一九五三年夏。

年轻的母亲回到故乡,如鱼得水,下地上橱,她又成了外公外婆的得力助手,我们两个幼小的孩子则成了全家的新宠,外公外婆关爱着,姨娘、舅舅们照顾着。父亲回来看过我们一次,见我们过得很好,就又放心地出外谋生去了,这一走就是四年渺无音信。这期间,母亲生下了第一个弟弟,农村的缺医少药加上外公家的贫困,弟弟不到两岁便夭折了。母亲忍住了失子的悲痛,把年轻的生命完全投入到了当时农村的互助组、合作社工作中去。在那个辟静的小山村,每天一大早就能看见一个少妇拿着铁皮话筒,吆唤村民出工的清脆声音;她奔走在乡民们中间,组织大家努力生产,走集体化共同富裕的道路。母亲的出色工作很得工作组领导的尝识和群众的拥护,她当上了基层人民代表,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副社长,并被选为上调区干部的后备人员。这是母亲人生的辉煌和骄傲。

这段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一九五七年父亲一封家书,恳请外公尽快把我们母女送达江油居住。为了家庭的团圆,母亲只好告别了亲人,丢下了蒸蒸日上的工作,在外公的亲自护送下来到江油县重华镇与父亲相聚,从此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每日,父亲到附近各镇赶场搞修理挣钱养家糊口,母亲则勤俭持家,闲时帮街邻们缝衣做鞋,深得大家的好评。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小日子其乐融融。不久全国性的大跃进开始了,重华小镇上的居民也投入到了这轰轰烈烈的运动。先是全民除“四害”,接着城镇居民下乡支农。新来入户的母亲被例入了下放对象,成了镇边群益社社员。农忙时下地劳动,日常在社里组织的缝纫组手工缝制衣服。每天母亲从社里的公共食堂端回杂粮饭,我们姐妹俩吃得特别香,后来则只有“边边起波浪,中间淹死人”的清水饭了。对这一家两制的生活父亲极其不服,他帮助母亲义无反顾地向周总理写了一封长长的呈诉信,反映当地一些违反政策的行为,并对自己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表示极大的愤慨,同时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点什物,破釜沉舟地将我们母女三人送回了射洪县乡下。母亲的问题很快得到回复,被迅速地从农村收回了镇上,并被安排到了小溪坝供销社工作。母亲识字不多,但刻苦精神是从小就养成的,供销社旅馆工作给客人登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母亲硬是在小油灯下勤学苦练,扫除了文盲,适应了新的工作需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食品严重短缺,母亲忘不了还在乡下支农的父女三人,单位分一点吃食,她总是省下给我们送回,我忘不了那猪油渣炒水豆豉的味道,香喷喷的一大碗,那是当时母亲给我们的最好美食。一九六一年,母亲生下弟弟后,我们一家才得以团圆,全家搬到小溪坝定居。为了照看好年幼的孩子们,母亲从供销社调入了集体综合社,与父亲经营了照相、茶馆、小食店等等业务。这期间,母亲又接连生下了两个妹妹。在我的印象里,那些年母亲背上总是背着孩子,瘦小的母亲背着弟弟走乡串户给人照相;背着小妹给人掺茶递水、端菜送饭;背着么妹在副食店给人递送什物。那些年的母亲没穿过一件新衣,没吃过一顿伸抖饭,而我们五个孩子,过年时总有一身新衣,一双新鞋;每当单位打牙祭,母亲总是把自已的一份端回放在孩子们的面前,看着孩子们吃得那么香甜,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母亲啊,你把甘甜的乳汁、一腔的心血都给了孩儿们,给了你的家,却从未顾惜过自己,这“三春辉”,孩儿们一生都是难于报答的。

母亲对人热情,乐于助人,工作上从不挑肥捡瘦,总是抢着干活,从不多言多语,在小溪坝街上是出了名的好人,单位上的人亲热地称她为"林老好"。退休前母亲一直在小溪坝综合社饮食店工作,她常年做“墩子工”,每天一站就是十来个小时,潮湿的工作环境和长期切菜的机械性动作严重地摧残了她的膝关节和肩关节,以至于后来落下了腿痛的病根和肩膀左边低右边高,而我们的母亲对此却毫无怨言,每当忆及那时的工作,她脸上总是充满了笑容。单位领导信任她,同事们喜欢她,母亲为此满足了。

父亲是我们家的梁,母亲则是我们家顶梁的柱,在这梁柱支撑的家里,有我们五只快乐的小鸟绕着梁柱欢笑。在那个时代,仅管我们的父母很努力,但家中一直很穷,我们常常缺吃少穿,但我们却充满欢乐,这是因为有我们的父母撑着。母亲是一个很知足的人,总是认为现在比过去好,今天比昨天美。手中再羞涩,她也总说“有的”,日子再苦她也总说“比人家好多了”。母亲从不怨父亲没挣回多少钱,她总是精心地打理着家中的生活。“大的穿了小的穿,缝缝补补又一年;废旧的东西不能随便扔,节约一个是一个”,这就是母亲的持家之道。对父亲,她极尽了贤妻的职能。在父亲年轻时外出四年不归时,她痴痴地盼着;父亲爱交朋结友,对他的潇洒应酬,她顺着;父亲在政治运动中挨整,她无怨地守着;老年的父亲病了,她细心地照料着;对父亲的暴脾气,她一生忍着。母亲常常教导我们:“对任何人要多想着别人的好处,以宽容之心待人,你就不会生气了。”这是母亲一生对人处事的信条。

母亲是一九八五年春退休的,退休后迁来长钢帮我料理家务,助我们夫妇读完了电大,没有母亲的帮助,我是难以完成学业的,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恩德。如今,母亲已年近八十,身体大不如前,但精神不老,她还种着几块小小的菜地,一年四季新鲜蔬菜不断;她一人独处,不愿给任何一个儿女增加不便。母亲独自打点着自己的生活,能做的事从不让别人做,一直坚持着“早早起出房门”的锻炼习惯,克服诸种老年病的折磨,从不在儿女们面前唠叨叹息,孩子们回家,她总是摆些愉快的事并拿出好吃的东西让我们边吃边笑,仍把早已成年的我们当成当年的小儿女。母亲随和、大度、乐善,赢得了不少朋友,她不是本地老街坊,却胜似老街坊,每搬一处居住,很快就会交上朋友;一出家门,便有友人问讯,她与她们散步、闲聊,一起拉家常;逢年过节,总有朋友前来探望。我爱问母亲,你怎么认识她们的呢?母亲总是笑着回答,“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也会好,一心换一心嘛。”众多的朋友使她的生活充实和快乐。母亲一生信佛,但未皈依,她始终以仁慈追求“三生”,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因果报应,为了来世,为了儿孙们她烧香敬神,乐善好施。

我们的母亲是平凡的,她没有积累财富,但却积累了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水,润育着我们踏踏实实的人生。亲爱的母亲,我们衷心地祝福你永远健康、快乐,长命百岁。

猜你喜欢
外公母亲
母亲的债
外公做的门
我的外公
外公的节日
给母亲的信
外公的呼噜
母亲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