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人心与价值判断——2015年四部争议性电影的分析

2016-11-21 14:36周星
文艺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樟柯战狼创作

○周星

艺术、市场、人心与价值判断——2015年四部争议性电影的分析

○周星

主持人语:

近年来,影视不断有引发关注的热点或者现象级创作出现,一方面,为影视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值得关注和议论对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创作的得失与文化困惑性。本栏目选取2015年具有热点性的部分影视作品,进行文化评析。本栏目所选取的对象,都多为引发热议的创作,人们对此的关注、分析和批评,证明着当下文化热度的存在,也是大众期望更好作品出现的表征。创作具有影响,本身就是文化反响,而相关创作不仅自身具有特异的特点,也是从不同角度折射某种社会文化状态的典型,剖解作品、分析长短处,尤其是结合时代文化环境点评,有助于认识2015年度的影视状态。所以,我们尝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2015电影和电视现象加以剖析,正是聚焦文化的一种企图,也试图为年度影视存留观照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中国电影近年发展令人惊喜,经历了相当大程度的市场攀升,在2015年将超越60亿美元市场,成为直逼北美市场、并将在2年后与之相提并论的世界电影最大市场。而这一变化不仅与市场容量的扩大相关,还因为在创作者群落的转换、互联网因素的重要介入、受众群落的定位等直接相关。但如何实现与数量增长协调的多样化质量跃进,依然是一个凸显问题。我们相信电影不仅是一种影像奇观,而还是社会人心满足的介质,其变化的后面预示着一个超越了观赏电影界限的更多东西,关联着时代观念和社会情势巨大转变。事实上,中国电影近年变化就是如此,比如,电影创作的题材变化:魔幻穿越的风行一定会导致电影题材的变化;喜剧青春情感表现的突出,是新时代偏向青春生活的转换必然;对于重大题材的忽略而计较于微妙故事的“小时代”生活情味,已经占据主导,是新的文化呈现的映射,等等。于是,中国电影就有异乎寻常的景观:在青年演员转为导演创作影片而市场普遍收益,老导演大幅度退出历史舞台不甘却无可奈何,纯正的艺术类别影像创作,几乎总是没有市场呼应而一再失落,现实题材不受青睐的现象也似乎凸显。一个转换观念与文化转型发生,在对待一些典型创作上,聚焦着对峙性的批评,从而导致争议不断的现象。

2015年开放背景下的认识批评显然增多,我们取其中四部具有不同题材表现的影片,究其社会反响的分析,来透视这一社会文化变换的多种因素。

一、《狼图腾》

《狼图腾》在2015年经历了大起大伏的命运变化。作为曾推举为代表内地竞争奥斯卡奖外语片的代表影片,未曾公布,就被《山河故人》所冲击,后者携着海外电影节的好评,却不顾还未在内地上映的难言结果,就公开挑战参与奥斯卡奖的资格,明里暗里的当仁不让,充满着自身的优势之态。此时,《狼图腾》已经成为收益的得势者,又带着国家支持的坚挺腰杆,迫不及待的出场应对,围绕《狼图腾》掀起了一阵子的口舌之争。而《狼图腾》的出现之始,还遭致了民族地域表现的批评,和对于文革时期生活的挑剔的争议。原作者质疑创作的认识差异、个别民族学者大张旗鼓的反对影片,认为影片关涉蒙古民族的图腾,因为影像表现而违背传统与民族人意的表现等等。争论中的确正反方差异大,在狼到底在草原上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意见相左,一些产自于内蒙的民族创作者,强烈反对电影关于狼的描述,认为《狼图腾》完全违反了草原规律,对于草原狼的银幕表现违反现实,因而给予了激烈的批评等等。由此引发出对峙多方的争议看法。

《狼图腾》的确有异于常态的东西,包括合拍规模化和法国籍导演的身份。无论在放映时源于法国导演作为主创,而影片是不是可以认定为国产片,还是代表内地电影出征奥斯卡外语片的身份可疑上,其实都凸显出中国电影的开放度越来越高,而带来主创比例与身份的存疑。后来被取消竞赛代表的理由,也暗合了争议某一方的认识:无论合作出品还是导演国籍,作为合拍片的报送并不十分具有合理性。由此也给予更为开放的中国电影如何认定国产片规制,提供了一种参照。但《狼图腾》的出现,被忽略的是中国电影的市场开放造就的文化开放和认识开放的大度,无论挑剔如何,其对于影像创造的观念和创造的价值,包括观念上的接纳和包容的眼光意识——深度合拍创作,和实践上的无论财力还是创作的足够力量,都值得称道。如果说许多时候我们电影的创作的确还是借助香港、韩国和美国为主要力量的“中国制造”,则《狼图腾》的整体样貌开辟了他国合作,但从剧作到主要演员和资金的投入的“中国创造”,这一个中国创造,开启了更为积极主动的的整体上又是开放的结果,尽管落选参赛竞争,但从敢于选送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气度而论,已经值得赞叹。在制作上从准备到创作完成的较长时间积累,为内地电影需要沉静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案例,中国电影世界视野的不断开放,而造就的中国创造新景观,也值得关注。

《狼图腾》这一准备周期长达7年、投资也由此巨大的创作,初始被认为必然会遭遇市场票房的忧虑,是否得以实现大众市场认可成为难题,其身上负载着创作是否要兼顾积累,还是追求短平快的疑虑,实际上也成为创作发展长远利益可否坚持的议论对象。但其2015春节票房从不到排片10%,到逐渐攀升而逆袭成功,实现了7亿票房的意外成绩收益,以质量取胜破解了疑惑。事实告诉人们,我们所面对的电影艺术已经不能简单就影片而论,围绕《狼图腾》的认识,不能不从外围到内在来批评看待:外围的环保与否,票房如何,人与环境的关系,导演是哪国人等等,说明一个重大事件已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文化、社会现象。电影的重要性在于,不只限于艺术作品或者文化产品,而是扩大为国家社会文化现象,无法回避。《狼图腾》经历的上述争议都较好的获得解决,也说明没有开拓不能实现中国电影的正向发展,而逐步实现多元化的合拍、从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而言不可缺少。

但显然,由于《狼图腾》投资巨大,其7亿票房也只能和成本持平,加上欧洲800万美元保底发行,其延伸的问题,是电影应该有什么价值的问题。无疑,扩大世界影响,一定程度上在《狼图腾》上得到实现:该片的法国全面上映的首映当天,观影人次达到8万人,位居当日票房榜首,也创下近年华语影片在法国的最佳成绩。重要的是法国观影者给予了良好评价,同样,也得到媒体的广泛好评。可以说,该片具有的启发性,是借助《狼图腾》法国首映的轰动效果,标志着华语影片近年来飞速的发展,也需要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关注,媒体认为《狼图腾》为代表的国产影片正在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的文化产品,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道路上的一座新里程碑等等说法,确有道理。需要明白,除了市场收益判断,艺术又还要归结为核心是艺术创造的问题,其涉及内容的人本性与否,人物关系和意味如何,情感表现的价值,叙事方式的合理性,视觉感染力如何等等,都是判断其意义的所在。影片在特殊年代的表现上,具有历史思考的深度。

二、《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在艺术电影创作中,无疑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对象,刚获得金马奖观众票选奖和改编剧本奖,给予的赞誉自有其道理。影片从1999到2025的三段故事的延续中,涛儿所经历的恋爱、变故、异国他乡孩子的故事,具有了乡土和国际的双重视野。在贾樟柯的意念中,这是延续其对于现实和历史观察思考的文化表现对象,又是他基于对小城镇生活真切性认知延续,因而必然有针对性观众的创作作品。但是在这两个方面,恰恰也遇到麻烦问题。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人,贾樟柯的创作从小城镇的鲜活透视,得到超越同代人的凸显优势。不料这一次却遇到一些评论反而认为他转型而失去了自己,在影片的受众感受中,对于贾樟柯似乎屈就商业的认识便是争议之一。有人认为《山河故人》是贾樟柯显然已开始转型的作品,比如《山河故人》没有以往边缘性的表现,无论是小武般的异类人众在小城市的职业与情感生活的独特,还是《天注定》的暴力表现,都不再存在。影片以非暴力、非色情、非小众的一种反向的姿态,改向自然“原生态”,似乎脱离了以往的认知习惯,却有“三角恋”、“忘年恋”等商业性强的情节。不习惯这一表现的人们,在面对《二十四城记》时不解,这一次则得出由此认为他已经是跨向商业路途的断论。看来,也许这里有怪异的认识误区,带着既有观念而强求维护守则的人们,以上述认知来认定所谓的传统的贾樟柯,和现在走形的贾科长差异,是不是太过于纠结?不错,贾樟柯从《小武》开始,是以异类的创作呈现对于人间生活的表现,人们习惯了他的异乎寻常的创作,就以为贾樟柯只能是保持某种模样;即表现人们不满于主流形态电影的平板,希望有他们心目中的现实影像揭示。他们要求贾樟柯保持一种个性的电影模样,否则就是失去了自我。但其实,就气质而言,《山河故人》依然是贾樟柯不断推进的作品,对于还是汾阳那样小城市的生活的涛儿、梁子、晋生们,产生的乡土故事依然如故,语音的存在显然刻印着地域特点,而关于小人物的故事本质也还在,只是从这里走出,有了大上海和国外的扩大视野而已。事实上,贾樟柯的思考独特性依然不变,涛儿选择的富商,和放弃儿子随生父上海教育,都更有了现代人的考量,而2025的故事本身,显然是一种独特的忧虑思考。有人特别研究了《山河故人》中的结构性思维:三个画幅交叠三个时代,4:3、16:9、2.35:1的细微尺幅变化后面,呼应着电影发展史上的不同银幕倾向,实际上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手法与《山河故人》需要表达的主旨形成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也就是说,贾科长的思考表现依然如故。所以,《山河故人》还是当下电影中的文人认知生活的一类创作,显然不同于时潮中屈就受众的一类。影片中的三个乡党朋友,个性形象落在关系中的比较上,晋生聪明自负,却也一开始顾念朋友情分,但商业上的强势取得胜利,抢到了涛儿,一个生活中的常见富贵人物的多面性,让他具有明显的现代感。哪怕到了异国他乡,他也是那种自以为是的人物。却在环境变化中成为海外并不少见的,虽然移民却失去了生活气息的孤独者。涛儿的婚姻恋爱的情感取向和实际期望之间,明显具有似乎理性至上的趋向,背弃梁子却心向梁子,投向晋生却不合晋生。但那种并非真爱却可能屈就势利现实的结果,是生活中不少婚姻的取向。而她的心并非简单功利,选择的某种合理性似乎都占理,却总是悲剧。让她这样的性格人为了孩子幸福却得不到孩子的亲近的悲剧,折射的还不只是银幕中人,却是生活中的不小悲剧。至于长大的到乐,居然去选择明显不合适的婚恋,故意让差异巨大的母子恋般的情感横亘在我们面前,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其目的还是为了展现生活的反常态,而要逼使人们思考情感选择。总之,贾樟柯的电影还是充满了思考成分,不管你喜欢与否,他在挑战常俗。

《山河故人》引发出的议论,还包括人们对于影片显现贾科长对于生活思考让步的退化,所谓意识越来越模糊的尴尬外,情节处理上的疑惑也议论不一。比如,对外,对《山河故人》中涛儿和儿子道乐失联的逻辑不解,认为不符合现实常理。实际上,涛儿作为女性、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显现,自小她宁愿让儿子享受好的教育,放任儿子离开自己随父亲去上海,以后见到儿子的漠然对己而深深刺痛,母子别离后再也没有可能团聚,却似乎还在期望着的内心悲伤中难以言表,将山河依旧在,只是故人离的忧戚淡淡的透现而出。贾樟柯还是一种思考人生的眼光,但人的情感温情思虑多了,也许未必符合某种批判性期望的人们。但就情感表现而论,观众对于她儿子道乐居然爱上了与自己年龄差距大女子,大大惊讶,难道是为了俯就所谓的失去母爱的观念而自我补偿吗?也有相反的认识认为,道乐的生母和继母都对他很照顾云云,在影像的这一表现上,差异显然。也许我们从结尾失去所有家人后,涛儿在废墟上翩翩起舞的身影,看到贾樟柯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因为这里不仅与开始的舞蹈呼应,还显示了孤独相伴后的试图自我化解的一种态度?其实,贾樟柯的人文情态在不少符号中暗示,诸如到乐已经住在澳大利亚海边的城市,父亲不会英语,父子交谈都成问题,而他对母亲的概念更为模糊,但他常常说一句中文,“涛,波浪的意思。”却意味深长。

三、《滚蛋吧!肿瘤君》

《滚蛋吧!肿瘤君》是接续《狼图腾》而成为内地竞争奥斯卡奖外语片奖的作品,显然,在前者被对方因为创作投资和导演身份等拒绝后,《滚蛋吧!肿瘤君》被选中,自然有其被认可的东西。该片无疑是2015年独特的情感动人的创作,但对于其报送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认识,却看法不一。人们从煽情的角度认为影片未必适合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因为青春的闺蜜性表现,和小妞电影相近;情感表现又是中国式的限于浪漫文青的范畴;在浅层面上动人,但未必触及社会性的揭示,而这恰好是奥斯卡奖外语片政治性看待他国的常见选择标准等等。在一次研讨会触及影片的情感表现疑问时,一位力求证明影片的社会好感的著名的电影学院理论家,为此提及他会前询问了30个青年人观片感受,答案是绝大部分都流泪不止。可见影片的动人性,即便如此,依然不能解惑于对奥斯卡奖知晓的专家们。

如何看待《滚蛋吧!肿瘤君》也是需要我们探析的问题。动人性何在,与送出参赛的怀疑焦点:除了情感外还需要什么样的世界因素?中国电影的人性思考的强化和情感简单的分野何在等。我们固然承认,流泪与否不是判断电影艺术价值的关键,泪水的涌出和思考的深入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电影的艺术评判,的确需要在社会反映的深度上加以关注,肤浅有时正是在直观快感娱乐中产生。许多电影习惯了取悦受众的卖点,把商业需要的投合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不断窥测、不断屈就、而造就者热热闹闹的好看,却实在是难以留存比现场更长时间的印象。

但电影具有动人心怀的力量,确实是好电影需要的因素,《滚蛋吧!肿瘤君》在动人感怀上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作为具有真实生活依据,连主人公的名字熊顿都是原名,而故事的经历也就是熊顿本人的主要经历,因此,其感动的成分包含了原生态人生的诸多珍贵感悟。熊顿原本有快乐开朗的性格,却因为直率本真,在29岁生日前因吐槽奇葩老板而丢了工作,她原本的男友劈腿,让充满期望的爱情付之东流。影片在年轻女孩的经历中都可能遭遇的范畴,让熊顿去面对,抓住了众人的共鸣。还好,熊顿有三个不同性格的“闺蜜”般密友,在困顿时他们就是倾诉对象,足以抚慰心灵疏散悲戚。在现代白领生活中,有这样的朋友圈子令人羡慕。所以,影片在投合受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层面是具有情感吻合性的。针对于都市女孩生活的作品不少,但《滚蛋吧!肿瘤君》处置的合体而必要,因为三个朋友的性格差异和个性矛盾,同样在自身的矛盾中烘托加强主干人物的性格命运。在生日PARTY欢悦醉意后,熊顿突然晕倒,住进医院,开始了一个似乎刻板而固定化的抗癌生活。在医院题材表现中,鲜有充满生趣的故事,但《滚蛋吧!肿瘤君》却别开生面,建立在熊顿浪漫幻想基点上的性格,将一个痛苦病患故事演绎成充满欢乐的过程。情节从急诊室到血液科再到化疗过程,熊顿的主观浪漫的女孩心思和医院治疗生死交织在一起,落实在几个人物身上,为她的人生展示着多样的感悟,也给这一题材造就了不同于以往的动人景观。爱情幻想的主角梁医生固然是因为失去爱恋背景而不苟言笑,但熊顿的无知般开心和对于生活的渴望,让他既成为女孩心目中的梦幻白马王子,又成为被感染回到常态人生的医生。青春故事和爱恋的美好也支持着故事进展。那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毛豆”的无钱家庭背景,对于人世浑然无知却真纯的期望,打动着我们,孩子和父亲的故事让人揪心,农村人遭遇不治之症的苦厄,无疑令人难以释怀。熊顿在孩子的故事中激发着对于美好的渴望。那个光头素颜但性感如旧的“女王”夏梦,是生活曾经喧嚣却缺少关爱的一类人,在顽症面前,她的自暴自弃和冷酷应世的态度,与熊顿形成反差,但熊顿与之交往,让两个不同背景却境遇相同的人,成为相互慰藉的病友。关键是,总是自我介绍:“熊顿,狗熊的熊,牛顿的顿”的熊顿,以爱也率真、梦幻也浪漫无拘束、对他人感情真挚的女孩,成为遭遇极端病患,却始终带着调皮的态度和无知无畏的勇气去面对的个性女孩,将一个充满恐惧结局的医院变成了不舍生命、需要太真和美好期望的所在,原本是抽骨髓、化疗掉头发等等不幸且枯燥痛苦的治疗场所,变成了可以溜达聊天、同样可以有希望欢乐的所在。病患者和大夫,每一个人都从熊顿这里感知了生命的力量,于是我们明明知道生命短促,知道他们身处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却理解那浪漫的展现和面对命运的微笑价值。最终,影片没有庸俗满足大众,熊顿依然不能被改变命运,她还是离开人世,但她走之前的确为影片中的人们带来了如何用微笑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给我送来美好期望的离去也是美好的感悟。

所以,我们依然认为,《滚蛋吧!肿瘤君》值得推荐,哪怕不适宜奥斯卡奖外语片的习惯,但让中国电影呈现出一种情感生活的魅力,可能也是值得做的事情。何况,我们时常要问自己,我们有必要为了俯就人家的习惯去摆弄自己的创作,为了走出去,而改变适应当下我们这个土地上的生产环境和作品品味吗?

四、《战狼》

最初看到《战狼》有些吃惊,一下子被一种独特的观影震撼力所吸引,因为在充满青春怀旧的一样套路的小鲜肉和萌女们的影像世界中,突兀出一个血性的战斗真实景观,和国家意识与英雄气质的内涵扑面而来。你的感知是意外而满足的,意外是超越常俗,满足是激发起中国人的内在期待。显然,《战狼》其实应当投合人心需求,自身的动人性和超越一般的影像景观让它异军突起收获5亿多票房令人激动。

令人兴奋的《战狼》如何造就和如何实现震撼性,是需要认证分析,它也有人们所说的些微不足。但这部电影表现中的精神真诚探索,与接受既有的中外电影经验,而又能自立创造尤其值得注意:尤其是超越一般随波逐流的创作,超越固步自封的创作的大视觉影像电影,使得这一个意外创作不仅好看、而且具有难得的刚性硬朗的独特气息,让稀缺的《战狼》为中国电影证明可以不全是腻腻歪歪、可以不见得依靠投合90后的所谓习惯而挺立自己的本土特性,个性色彩这才是《战狼》超越自身创作的价值。

当然,这一电影最为显眼的是对于特种兵题材的表现令人惊讶。人们既有印象的同类电影,在此前就是远隔10余年的《冲出亚马逊》,后来这方面就鲜有好的创作。但显然《战狼》更为出色显示了这一题材的国际范儿,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格调。这也是有人疑惑中国电影的仿效对象不应该如此的所在。但应当承认,这一题材的现代色彩,符合年轻人的观赏习惯,把特种兵故事从训练情节提升到了实战层面,让观赏具有了更为真切的感知味道。但疑惑还包括对于主人公吴京饰演的冷锋,与中队长余男饰演的龙小云的感情线,这一情节线自然是英雄美人的美式战争片标配,赞扬的人们认为《战狼》敢于正面描写了特种兵的感情,疑惑的人们对于不仅是上下级关系的表现是不是符合实际,还对于影片中两人在作战间隙调情,乃至于一边的将军都帮着起哄,于是质疑关于军队题材表现男女情感的尺度合适与否,见解不一也议论不一。也许这都是现实问题,但在电影表现中纯粹依据现实来判断的拘泥性显而易见,关键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是不是自有吸引魅力?作为集编导演为一体的吴京,的确在这一题材创作上显示了特色。就表现而言,《战狼》在突破和独特性上有超越以往题材、也在电影的独特性上自有特色,包括题材突破、叙事创造和个性塑造等三个方面的收获。

首先是题材突破。比较而言,当下越来越雷同的青春片创造,特种兵题材的硬汉军旅表现亮眼而异军突起,值得肯定。前两年至今蜂拥而来的青春片,当然具有中国电影进步的表征,加上喜剧青春则开启了但凡演员处女作都获得追捧,但这几乎也是处女作的《战狼》剑走偏锋的意义,是积蓄几年心思,创造不见得被看好的题材,而实际上弥补或者丰富了影像世界。战争故事的独特性弥补后面,是适当满足人心期望中国电影具有英雄气质,和浓烈刚性国家气度的融合,而这一题材好像并非投合时潮,确是潜在投合人心需求的潜能,并且集聚作者7年期望谋划,保证了这一催发人心和国家期望的结合,这一创造性、思考性和为国家精神探索的价值,当然值得鼓励,而获得市场高票房更为重要,因为让人们看到当下的观众未必是没有血性和确立精神向上需要,这一印证价值不可低估。

叙事创造启示了什么?对于故事的锤炼是动人好看的因素,曲折的几次跌宕,挫折锻炼出故事的意外,红蓝军的对峙中的意外和雇佣军的入境的演习变成真打等,都让电影的虚虚实实和出人意料性得到发挥。但必须提及它和《速度与激情7》之间的异同:对于好莱坞故事的一种时代人心观影经验的借鉴,和始终是中国故事本土生活的保持之间的意义。前者不多说,是当下电影不是去仿造人家市场欢迎的外在性而是节奏、桥段等的吸纳可以总结所在,重要的是,看《速7》现场热闹无比,出来几乎很快就弃之脑后,但《战狼》却有出自于对本土文化的理想的坚守的故事的记忆,这才是影片值得以后进一步强化所在。

必须强调影片的个性塑造:作为内地好看电影,《战狼》确实有其独特性。一个有些浪荡却个性独具的人,在不利环境中如何保持强悍个性而又不失气度的把握分寸,取决于对于形象内在气质的把握和真实期望的表现,演员吴京的努力显然独特,冷锋的不羁个性似乎出格,却具有了硬汉个性的色彩,由此的性格表现才可以理解。

此外,作为2015年的独特电影,《战狼》还在整体风格上的民族风的内在性和世界观影气度的巧妙结合,与叙事情节的本土性与战争大片的景观性的贴切结合,以及个性情志的情感强化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结合上做了探索。

上述特别提及的四部电影未必代表这一年度的所有创作走向,只是专门选出其放映后引发大小不等的议论层面,加以分析,来证明中国电影市场跃进的格局中,表现上的多样性也值得关注,而人们的认识多元,却其实也是和创作相互呼应的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樟柯战狼创作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战狼2》复映
《一墙之隔》创作谈
50亿
贾樟柯电影的义理、伦理和地理
《战狼》首映
创作心得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