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头脑的博弈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两种爱情

2016-11-21 11:48李秀娟
剑南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莱纳红与黑玛蒂尔

□李秀娟

心灵与头脑的博弈
——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两种爱情

□李秀娟

引言:《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的代表作,主人公于连为我们演绎了一出空前绝后的爱情悲剧。本文主要论述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玛蒂尔德小姐的两段爱情,通过分析得出: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属于心灵之爱,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属于头脑之爱,最终在两种爱情的博弈中,心灵之爱获得了胜利。

司汤达自1830年将《红与黑》带到读者眼前,拥有了广大的读者群。小说的主人公于连是个人奋斗的杰出代表,是他的时代的伟大野心家,他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意义。于连经历了顽强与曲折的个人奋斗,一次又一次地在抗争中扭曲了本性,忍受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与折磨,甚至不惜利用爱情来摆脱他的悲惨结局,但最终还是落得了毁灭生命的下场。

司汤达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会涉及到爱情这一主题,他将爱情分为“头脑的爱情”和“心灵的爱情”,且认为后者才是真正的爱情,是“激情之爱”[1]。《红与黑》中,于连在他短暂的23年的生命里,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爱情,与之恋爱的德·莱纳夫人、玛蒂尔德小姐都隶属贵族阶级,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了他的爱情。笔者认为,于连的爱情可以分为“心灵之爱”和“头脑之爱”。其中,他对德·莱纳夫人的爱属于心灵之爱,激情之爱;他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属于头脑之爱,虚荣之爱。

一、心灵之爱

小说一开始,于连来到市长先生家里做家庭教师,邂逅了德·莱纳夫人。德·莱纳夫人在小说中给人的第一感觉,她是一个来自于上流社会的完美的贵妇人形象。她富有、善良、美丽,敏感而又天真,有同情心。她见到于连之后,最关心的问题是于连会不会打她的孩子,可见这个女人是多么的可爱。她的丈夫维里埃的市长德·莱纳先生,和她的性格截然相反,虚伪、做作、爱慕虚荣、重利忘义,就是为了和贫民寄养所的所长一争高下,才将于连请到家里来做家庭教师。夫妻二人孕育了三个孩子,感情和婚姻生活本来平淡舒适,然而这种平衡和谐的家庭关系却因为于连的到来打破了。于连聪明、勤奋、从不曲意逢迎却有着崇高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就连于连贫穷的家庭出身也获得了德·莱纳夫人的怜悯之情。这里要明确一点,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封建王朝复辟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样的一个时代,以权力和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所以,于连身上少有的美好品质和秉性,获得了德·莱纳夫人的青睐。她对于连的那份爱是发自于内心的、非常感性的一种爱,这种爱真实、自然,不矫揉造作,确切地说,是一种“心灵之爱”。

德·莱纳夫人初次见于连时,发现他是一个面貌清秀、礼貌有佳的俊美青年,不禁对他升起了好感。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她其实早就对于连暗生情愫,只是羞于表达,但于连无意间的一次触手,点燃了她恋爱的心。对于她这样一个物质上很富足,精神上很空虚,尤其心灵一片荒芜的人,于连的出现再恰当不过,两个人的心灵终于靠近了,契合在了一起。这种曼妙的心灵之爱,一度让他们度过了一段很幸福的时期。虽然后来私情败露,于连远赴贝藏松神学院,但爱情从未在两人的心灵中消退。

二、头脑之爱

于连在他人生的第三阶段,投靠了德·拉莫尔侯爵府,结识了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小姐,她高贵、年轻、美丽,不乏追求者,这些追求者都来自于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相比之下,于连作为侯爵府的一个小秘书,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玛蒂尔德的爱情观异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小姐,她对于连的爱情,始终带着一股“中世纪的冲动”,她觉得和一个地位低下的人谈恋爱,是一种莫大的刺激和成功,是源于头脑中的一种很伟大的热情。所以,当于深夜爬着梯子来到她的房间占有她之后,她十分高兴,享受这虚荣的爱情,但第二天清醒的她开始鄙夷于连的卑贱出身。当于连在图书室拿起古剑要把她刺死的时候,她又疯狂地迷恋上了于连这种所谓的英雄爱情,拜倒在于连的脚下,可是两人再次相遇,她又变得冷如冰霜,放佛不曾爱过。于连在这场爱情当中,痛苦不堪,烦闷不已,但头脑中有个声音告诉他,决不能认输,决不能输给这个虚伪的贵族阶级,一定要赢得这场爱情。最终,他借助各种手段和伎俩,借助他向元帅夫人的疯狂追求,玛蒂尔德终于拜倒在了他的脚下,乞求他的仅属于她一人的爱。

最终,这种头脑之爱使于连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实现了他的野心,他有了骑士的封号,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田庄和固定的收入,并且获得了陆军军尉的头衔。

尽管最后,玛蒂尔德小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确实爱着于连,但对于连来说,他只是在这位小姐的身上获得了他想得到的荣誉和地位。他对玛蒂尔德的爱情是虚伪的,是一种头脑之爱,玛蒂尔德只是他成功路上的一个跳板,爱情只是他报复上流社会的一种工具而已。

三、心灵与头脑的最终博弈

当于连正在构思他未来的最美蓝图的时候,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命运。此时的他,全然失去了理性,凭借着心灵中那股狂热的复仇冲动,枪杀了德·莱纳夫人。他的这一行为似乎能够被我们所理解,因为在他和德?莱纳夫人的爱情世界观里,他们一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所以最不能让他接受的就是夫人对他的背叛。疯狂的行为过去之后,他才真正地意识到,他是多么地爱着德·莱纳夫人,监狱中的他,最终获得了德·莱纳夫人的爱情。

而此时的玛蒂尔德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做出了种种努力,她试图为救赎于连而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英雄主义的爱情,但是于连早已厌倦了他们之间的头脑式爱情。甚至到了最后,他不愿意见到玛蒂尔德,只愿与德·莱纳夫人厮守在一起。最终,他以非常理智的态度对待了玛蒂尔德的爱情,他甚至拒绝在上诉书上签字,最后与玛蒂尔德诀别的时候,他希望玛蒂尔德将孩子生下来以后,交给德·莱纳夫人收养。但当德·莱纳夫人要求他在上诉书上签字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他甚至疯狂地向德·莱纳夫人倾吐自己的爱情:“你要知道我永远爱的是你,除了你,我从来没有爱过别人。”[2]而对玛蒂尔德,他却说:“她是我的妻子,但不是我的爱人。”所以,在这场“心灵之爱”与“头脑之爱”的博弈之中,心灵之爱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结语

小说结尾处,于连勇敢地走上了断头台,玛蒂尔德仿照她祖先的爱情行为买下了于连的头颅并亲手埋葬,德·莱纳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也随他而去,这出杰出的爱情悲剧也就这样拉下了帷幕。但无论是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心灵之爱,还是他与玛蒂尔德的头脑之爱,他在爱情中都享受到了他应得到的幸福。于连的爱情悲剧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独到的领悟,或许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里。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莱纳红与黑玛蒂尔
Top Dog in Peaunts世界上最酷的小狗史努比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稻草人”
尤金·克莱纳 被遗忘的硅谷鼻祖
飓风袭击北卡罗莱纳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