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代际焦虑也是文化焦虑
文-本刊编辑部
年年儿童节,今年奇葩多——
美国东部辛辛那提,一个“熊孩子”掉进动物园围栏内的壕沟,被圈养在此的大猩猩“哈兰贝”抓住。随后,动物园为了救人,射杀了大猩猩。没想到,这事儿搞大了,数十万民众又是抗议请愿又是联名上书,要求抵制动物园,为“哈兰贝”建纪念碑,更要追究“熊孩子”母亲疏于看管之责……
关于“六一”的糗事儿,还没完。德演出为什么会长盛不衰?确实令人深思。传统“二十四孝”的道德范本中,诸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一类不可理喻的朽腐样式,早已跌落进历史的尘埃,为什么今人依然磕头不止、下跪不息?洗脚——真能愉快而有效地促进家庭人伦、父慈子孝,并进而建立儿女与父母之间人格平等的价值观念么?当然,我们从不反对、甚至坚决提倡:当父母老去之时,全世界的儿女都应该跟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包括为之洗脚),慰藉其孤寂的灵魂(哪怕为之下跪磕头)。至于公众场合的集体道德作秀,不要也罢!
永远不要忽视、低估孩子们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尤其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事实上正在全面解构我们的传统代际文化。譬如,传统的父子、母女、师生关系中,你想要挑战、否定我,你起码得先跟我们接触、学习,然后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从技术手段上使得横向沟通成为现实,同一个年龄段、亚文化群,跨越千山万水,网聚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作为父辈,你不理解我没关系,我根本不反驳、对抗你,我甚至不理你——无可否认,这正在成为新新人类表达代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某种程度上,这种新型代际关系甚至实现了知识倒逼——父辈要想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子女沟通,对不起,你得上网,你得潜水,你得学习孩子们的话语体系,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做什么、玩什么和想什么。本期《中国青年》专题和封面人物,正是聚焦于此。
你很焦虑?想想鲁迅先生《我们怎样做父亲》中的一段话吧:“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此间媒体曝光:河南某市实验幼儿园,汇报演出的熊孩子们“冒雨起舞,校长和老师们伞下认真观看”。多么富有“中国特色”的一幕啊!回望我们“萌萌哒”那些年,类似的遭遇多了去……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人乐此不疲令人费解地“消费孩子”,且美其名曰“锻炼孩子”?
同样富有“中国特色”的例子还有:六一这天,南京警方抓获一个奇怪的小偷,一个母亲到超市偷了一点杂粮、一个鸡腿、一本儿童读物——只为给患病的女儿一份令人心酸的儿童节礼物!
人皆由孩子成长而来,行年渐长之后大抵也将为人父母。前述事例,让人不得不严肃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究竟怎样看待孩子?或者换个说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会如何看待为人父母的我们?
试想,当一个个“熊孩子”长大成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母亲超市偷窃——只为送自己儿童节礼物;冒雨演出——领导老师们却没和自己一样站在雨中“锻炼”;亲眼目睹一只猩猩因自己而死——只因为母亲疏于看管……请问:他们会如何理解我们时常堂而皇之挂在嘴边的所谓“尊严”、“公平”、“平等”、“博爱”?待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又将如何将这些概念正确地传递、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转型期”的这些年,每逢节假日,总有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幽灵浮现:广东一中学首创“青年礼”,要求初二学生在操场上“集体下跪”,以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母亲节前夕,组织诸如少年犯、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等,为并排而坐的父母“集体洗脚”;上海一中学甚至给学生颁发洗脚日历卡,每洗一次脚,父母就在卡上签字,而该卡也将在学期期末成为评定道德分数的主要依据……从封建帝国到民国到21世纪的今天,类似洗脚、下跪、磕头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