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萱
内容摘要:唐太宗虚怀若谷、扬长避短、以情感人、任人唯贤和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臣良将,是贞观之治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
关键词:唐太宗 贞观之治 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是我国唐代杰出政治家。他在位23年,秉承“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的治国理念,把选人用人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之治”,也造就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一大批千古名臣。他知人善用的高超用人艺术,为后世留下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分析梳理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则敬,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一、虛怀若谷,广揽贤俊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唐太宗在带兵征战的时代,就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能够屈节下士,即位以后,更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到治国不能凭一己之力,必须虚怀若谷,广集贤才。鉴于隋文帝“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的惨痛教训,唐太宗悟出,个人即使再有雄才伟略,也不可能是全知万能的圣人,必须“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
他曾经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为此,他求贤若渴,曾多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不断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他除了亲自选择名相、良将外,还要求身居要职的宰相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人才。他曾经对房玄龄、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通过以上举措,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文武兼备,如房玄龄之多谋,杜如晦之善断,李靖之将略,使贞观年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文治武功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扬长避短,兼而用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用求全责备的眼光看人,则几无可用之人。唐太宗能正确对待人才德行能力的差异,坚持“用人如器,舍短取长”,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充分展示其智慧和才华。
贞观元年,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他在驳斥封德彝时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他主张“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君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暇掩其功”。他善于知人,长孙无忌善于避嫌,处理政务敏捷,但领兵打仗非其所长;高士廉博古通今,处理事务清明通达,遇到危难不变气节,但缺乏正直进谏;岑文本性情敦厚,文章辞藻华丽,但有些脱离实际;杨师道严于律己,本职纯洁,处事公平,但性格怯懦。贞观初年,共掌朝政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深得唐太宗信任,他俩长于智谋,史称“房谋杜断”,但不善于理狱和处理杂务琐事,唐太宗充分发挥他们的相才,于贞观三年擢升为尚书省左右仆射,成为辅佐皇帝的左臂右膀。戴胄虽然“有干局,不通经史,无学术”,但他性情耿直、善于秉公办事,唐太宗不让他担任学馆儒林之职,却任命他为大理少卿,他处事干练,敢于犯颜执法,能拯太宗量刑过失,使太宗发出了“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的赞语。至于李靖和李勣两员武将,长期让他们手握重兵驻守边关,为巩固唐朝政权立下了特殊功勋。
三、爱才惜才,以情感人
唐太宗不仅善于使用人才,也很爱护人才。他注重以情感人,既关心臣下的疾苦,也从思想上劝戒和感化大臣。对于贤能之士,唐太宗常常给予亲切的关怀和周到的照顾,使贤臣们处处感到皇恩浩荡,激励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尽职尽责。
太子少师李刚有足疾,太宗赐他步舆,并多次引李刚到内室询问政事。李勣突患重病,有偏方说须灰有疗效,太宗“乃自剪胡须为其和药”,李勣感佩哭谢。马周患糖尿病,一年多也没有治好,一次皇帝驾临翠微宫,命令选一块好地方给马周建一座住宅,多次派名医去探望马周,还派人赏赐膳食,亲自为马周调药。户部尚书戴胄死后,由于无庙可祭,太宗令有司为之造庙,尚书右仆射温彦博死后,太宗令有司给他选正堂。后人称赞说:“戴胄居宅卑湿,太宗为之造庙;温彦博死殡旁室,太宗为之造正寝,二臣之俭,德行天下,太宗文褒赏加于上,天下之士岂有不闻风行起者哉。”
为了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治事之道,唐太宗还注意加强对臣下的教育。贞观初年,唐太宗曾用明珠不可弹雀的道理,晓瑜告诫群臣洁身自好。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利于百姓,那么官爵立至,若用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必将得不偿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正是唐太宗对臣下真诚的挚爱,才得以形成人才济济的大好局面,造就了贞观盛世。
四、任人唯贤,从谏如流
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历来是两条泾渭分明的用人路线。古代思想家墨子说: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因此,唐太宗十分注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并发扬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提倡和鼓励臣子直言进谏,从而集中了集体智慧,做到正确决策,对开创贞观盛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德才兼备是唐太宗选拔人才的第一原则。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德和才二者之中,德是第一位的,如果德行好,能力略差,不会造成大的祸害;如果错用德行不好的人,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大。他认为“太平之时,必须才行兼备,始可任用”。针对吏部选拔官员,只着重选用那些能说会写的人,而不去了解他们是否具有高尚德行的做法感到忧虑。他认为“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故知用人弥须慎择。”为此,他强调“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随才授任,奖掖贤者,对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总是“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对虽有才华但德行不佳的官员,只能有限度的谨慎使用,在这一方面,唐太宗对许敬宗的态度就是明显的例证。许敬宗出身官宦之家,早在武德年间就是唐太宗的入幕之宾,文采超人,他曾在太宗马前草拟诏书,挥笔而就,令许多人叹为观止,但历经三十年之久,他也未获太宗重用,其原因就是因为许敬宗“才优而行薄故也”。
虚心听取臣下的进谏,让忠贞之士具有成就感,是唐太宗调动臣下积极性的又一道风景线。为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唐太宗下决心痛改历代君主“且已为之,业已许之”的陋习,虚心听取臣下的进谏,对不同意见允许反驳和审辩,对有价值的谏言,还旌以重奖。谏议大夫魏徵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以至于唐太宗“会须杀此田舍翁”。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可唐太宗一贯将其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尴尬之后,将《十渐不克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并作为其当朝执政的座右铭。魏徵先后进谏200多次,皆切中时弊。正因有有善待“逆才”的雅量,唐太宗非但不曾加害于他,反誉之为“明得失”的一面镜子。
五、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唐太宗用人,不计较出身和经历,推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选拔五湖四海的真才实学之士,呈现出新故同进、汉夷并用、士庶并举的用人胸襟。
贞观年间,唐太宗强调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只要才能出众,均委以重任。在他的高层管理团队中,萧瑀是他的姑父,长孙无忌是他的妻兄,房玄龄是隋朝旧臣,马周本为中郎将常何的门客。统观贞观时期的文武大臣,既有早年追随他的秦府幕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也有他的政敌李建成的旧部魏徵、王珪等;既有原屬各个势力集团的人物岑文本、戴胄、张玄素等,也有农民出身的将领秦叔宝、程知节等;既有出身贵族的萧瑀、李靖等,也有出身寒微的尉迟敬德、马周、刘洎等。
古来帝王无不重汉轻夷,唐太宗敢于冲破民族偏见的藩篱,推行不贱夷狄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名将贤才亦倾心任用。突厥族的阿史那社尔“以智勇见闻”,深为太宗器重,贞观十四年,出征高昌,太宗以他为交河道行军总管,“战毕,美其廉”。铁勒族酋长契苾何力归唐后,太宗授职左领军大将军,贞观九年,平吐谷浑,唐军被围,契苾何力“驰壮骑,冒围奋击,虏披靡去”。
综上所述,唐太宗以其睿智的眼光,高超的用人艺术,选拔造就了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贤哲俊士,他们君臣和睦,上下合力,共同开创了为世人所景仰的“贞观盛世”。
参考文献
[1]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3]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七中林荫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