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一华
内容摘要:学校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上的高质量,而且表现在校园文化创建的个性特点上。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思想行为、价值体现的综合表现,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显示着学校发展的理念,更显示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高教育并且不断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建 校园文化 意义
校园文化是表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面貌和风气的一种集体性文化,是在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优良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开育人渠道、加强育人效果、提高学校品味具有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包含着知识、信念、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力和习惯。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亚文化现象, 并且依附于社会文化。具体讲来,校园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氛围,以校园为主要活动场地,以学校领导者和全体师生职工为主体,以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为载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互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痕迹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使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传承人。
1.认识功能
校园文化体现着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面对学生旺盛的精力、好奇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在校园里有意识的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产生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从而使學生全面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并且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校园文化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思维多方面的发展,同时提升他们自身的素养、丰富学生的成长经历,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式以及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起着直接或潜移暗化的导向作用,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语言行为和生活习惯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具备滴水穿石的力度。
3.育人功能
由于学校为了选取生源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忽略了以美育人的效果,使学生出现目光短而浅,素质教养差,动手能力低等不良的后果。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架起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一座桥梁,能够巩固课堂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使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校园文化还能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三、校园建设的方法
1.校园环境的布置,物质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一要根据教育特色、时代特色以及学校环境的特色,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从而形成学校独有的校园物质文化的个性特点。二要在本地校园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栽花种草插柳,起到绿化、美化校园的作用。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校园环境的设计、创造和保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等一切可利用的媒介来表现教育理念;要利用好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的传播,从而让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空间不断的开拓。
2.校园活动的积极组织,精神文化的健康培育
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灵魂是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和精神面貌的反映。精神文化建设一要开展校风、教风、并且在教师队伍中扎实开展师风教育,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树立爱学生、为师表、培育人、研教法、努力探求的优良教风;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立努力勤奋、乐观向上、兴趣饱满、乐于探究的优良学风;努力做到班级文化的建设,逐渐形成团结互爱、快乐和谐、响应主人翁的良好班风。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加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要学校精神的总结和提炼。学校精神既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更是对学校办学特色、时代要求等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出来的。
3.学校制度的健全,民主文化的形成
制度文化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特点,表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组织结构、运行体制等方面。它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又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度要坚持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为理念,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为前提,而且还要有努力创新的意识。建立或修改制度要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制度的建立要让广大教职员工认可和满意,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要有保证。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沟通机制的建立,做到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制度贯彻的落实性,必须构建组织结构,建立精炼、有序、高效的运行体制,从而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