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尽管多数政府部门能积极参与到电视问政的节目中,在加强舆论监督、实现干群沟通、实施治庸问责、推动解决问题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三大困局。
困局之一:问政层面难以深入。目前电视问政的议题设置,基本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问政类节目能否成功。
一些电视问政选题集中在交通、城管、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类的民生层面,很难深入到其他层面,这制约了电视问政的深广度。
困局之二:部分电视问政变成“秀政”。虽然在问政现场经常会出现官员“面红耳赤”“直冒冷汗”的场景,但公众批评的尺度上,依然没有完全放开。有些官员把电视问政变成了政策发布会,而那些提问的记者和现场嘉宾,则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在有些地方的电视问政中,参与问政的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维护自己的形象,不愿意让电视问政超出自己的控制之外,对问政中出现的问题、事实要求事先审定,对播出内容的剪辑也要一一过目。如此电视问政,容易变成自问自答的“秀政”。
困局之三:缺乏后续监督保障机制。在有些电视问政中,个别官员面对公众的责问,尽管当场疾言厉色、义正词严,但在电视问政后,随着舆论热度逐渐降低,一些问题再无下文。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种困局与电视的传播规律有关。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看来,因为电视问政对于政府工作只是片段性的展示和描述,而不能做到持续性的跟踪和规律性的工作关注,所以继续用追求新闻效果的心态、用电视宣传的手段来关注政府工作,就可能导致“烂尾”的遗憾。
对此,胡仙芝分析,有些地方的电视问政,是用宣传的眼光和规律来看待电视问政的选择。而追责工作往往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涉及对个人的处理,更需要重事实,重证据,必然会有较长的时限和严格的程序。这对有些公众追求“热闹”的心理预期来说,必然会产生心理的落差,以及“烂尾”的感觉。
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认为,电视问政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临时性的承诺,而是要从种种现象的背后发现体制、观念、文化等原因,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电视问政之后更应‘问责’。”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李炜认为,电视台在开办电视问政类节目时,应专门开辟新闻追踪平台,对节目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加以全程追踪报道,不断督促政府官员兑现承诺,这样的电视问政才会越来越展示出它积极的功效。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