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19 15:48周丽芳
职业·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翻转课堂中职

周丽芳

摘 要:“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规划学习,教师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本文以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课程中的错账更正知识点为例,介绍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 会计 应用

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一直是一个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踏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尝试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优化教学活动,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课堂,对促进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翻转学习”,是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记录下疑问和困惑,课堂上与同伴交流、协作和研讨,教师则进行引导、点评、解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实践来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规划学习,而教师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

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是中职会计专业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笔者以该课程中错账更正这一知识点为例,探讨“翻转课堂”的应用。

1.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习后续专业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喜爱上会计专业、学好专业相关课程,是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的一门关键课程。

错账更正是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课程中重要的内容,其原理与操作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即使在课堂上能够依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完成简单的操作,但由于没有领会其中的原理,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难以完成。

(2)教学目标分析。在知识层面上,能理解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原理、操作要点;在操作层面上,熟练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在应用层面上,能根据不同的错账类型选择合适的更正方法。

(3)教学对象分析。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基础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地介绍课本上的内容会显得比较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这为学生理解凭证和账簿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还比较弱,有些学生面对会计实务时无从下手。

2.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

(1)课前阶段。录制两段教学视频如下。

第一段教学视频时长为4分钟,主要讲述画线更正法的原理,画面内容为采购人员小张出差前到财务室预借差旅费,出纳人员小李根据借款单填写了记账凭证并登记了日记账。画面配有教师对小李错误操作的点评,即记账凭证正确而账簿错误,并对画线更正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第二段教学视频时长为10分钟,画面同样是小张预借差旅费,小李进行账务处理。但小李发生了其他的错误,即记账凭证会计科目有误,从而导致日记账也发生了错误。视频中讲述了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该错误的详细步骤,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填写了一张红字凭证,与原来错误的记账凭证内容完全相同,并根据此红字凭证用红字登记入账,再填写一张内容正确的蓝字凭证,并据此登记入账。

(2)课中阶段。

①布置任务。

A.观看课前制作的视频,教师讲解要点,分析学生反馈的在课前阶段中遇到的问题。

B.根据课前制作的视频中的情景,即小张预借差旅费、小李进行账务处理,设计新任务:记账凭证多记金额、记账凭证少记金额。要求学生对错账进行更正。

C.抛出问题:归纳错账类型,并选择合适的错账更正方法。

②分组讨论。

A.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B.教师巡视查看各学习小组,了解学生的错账更正进展,随时进行指正和点评,对于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给予讲解和指导。

③成果评价。组织各学习小组展示更正的记账凭证和账簿,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3)课后阶段。

①整理学生更正的记账凭证和账簿。

②对学生在错账更正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点评。

3.案例评析

(1)课前阶段。在错账更正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曾试图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课本和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但效果不佳。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录制了两个更正错误的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分发给学生自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按照视频操作步骤进行错账更正,可以控制学习的进度,并随时记下遇到的问题。

通过学习课前教学视频,学生在整体上对错账更正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有了一定的理解,也为进一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了铺垫,同时课堂上也有更宽裕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疑难问题。

(2)课中阶段。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既要教师讲述错账更正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又要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错账更正任务,往往时间很紧。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视频,对错账更正的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以教学视频为“支架”,并配以相应的提问,引导和帮助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探讨并顺利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巡视,指导有问题的学习小组和学生。

(3)课后阶段。教师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分享给学生,而学生在较好地理解、掌握教师之前提供的教学视频后,通过总结错账更正方法更巩固了其在学习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翻转课堂”面临的挑战

通过“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前制作和观看视频,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对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对教学内容的挑战

“翻转课堂”有很多优点,但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合理定位,视情而“翻”。会计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翻转课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商榷。

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原始凭证处理、记账凭证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财务报表与简析等更适宜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而理论教学环节就不太适合。因此,应该把“翻转课堂”定位成对传统会计课程的一个有益补充,两者合理分工,相得益彰。

2.对教学能力的挑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开阔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点和教学环节,通过重新整合教材、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身经验来制作教学视频。视频要短而精,时间一般以10分钟以内为宜,内容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设计配套的练习和测验,确保学生能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完成预习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对视频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可不再讲解,或者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进行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和完成练习时遇到的问题,对于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的疑问可以逐一解答。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并配以相关的拓展练习,这是一种更高阶段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更加复杂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主导作用,因材施教,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对自主学习的挑战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要引导和帮助那些缺乏自我管理、学习意识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否则他们极有可能完成不了自主学习任务。

在课前,教师在提供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的同时,还要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以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学生获取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进度。由于课堂上教师不再讲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教学视频,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与测验,并记录下疑问和困惑,在课堂上才能参与学习小组的沟通和交流,一起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充足的实训时间、同学交流、教师点评,让学生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杨彦伟,刘合群.基于创新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2).

[2]杨茹芬.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新经济,2015(2).

[3]刘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

[4]刘静.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教视点, 2015(5).

(作者单位:嘉兴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翻转课堂中职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