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殡葬怎样对待“死这件大事”?

2016-11-19 14:19余婷
新城乡 2016年4期
关键词:殡仪节地骨灰

余婷

在瑞典、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绿色与简约”成为殡葬新风尚

“阴间地产”泡沫

“清明时节雨纷纷”,殡葬行业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据悉未来20年全球65岁或以上人口数量将从6亿升到11亿,几近翻番。土地争夺越发严重,墓地价格也在飙升。甚至在通常采取火葬的亚洲,安放骨灰盒的空间也在变得稀缺。

在纽约中心城区曼哈顿,已经没有了死者的容身之所。前纽约市长郭德华曾于2008年向曼哈顿下城三一教堂支付了两万美元的墓地费,才得以在曼哈顿入葬。他可能是埋葬于曼哈顿的最后几位纽约客之一。布鲁克林区的墓地价格也已涨至历史最高水平,几乎与住宅持平。

巴黎和罗马的地下到现在还存在长长的、类似迷宫的地下墓地。位于罗马中心区的维拉诺墓地,地下1.8平方米区块的价格约为2.4万欧元,比包括罗马在内的意大利中部每户家庭1.87万欧元的年均收入还要高。

在经济停滞的日本,殡葬业罕见地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许多婚庆公司纷纷转行做殡葬业。由于死亡率居高不下,日本人创造性地发明了使用IC卡从地下室调出骨灰盒的自动式骨灰灵堂及专门存放亡故者遗体等待火化的“尸体旅馆”。

在主张“入土为安”的中国,用于墓葬的土地更是很少。据《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很多公墓出现墓地紧缺。

在沈阳、青岛、济南等地,陆续出现公墓20年使用期届满,面临续收护墓费的问题,逝者还要每20年“交租”。而租金之高更令大城市民众担忧,据测算,如果按墓地的20年缴费周期和房产的70年使用权换算年均单位“居住”费用,未来买墓地的价格将是买房的14至17.5倍。

为缓解“阴间地产”泡沫,民政部等九部门在2016年2月底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现代丧葬文化,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初步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探索采用骨灰存放、树葬、撒海、深埋等安葬方式。

那么关于节地生态安葬,国外殡葬业又是怎么开展的呢?

“绿色殡葬”创新无止境

国外殡葬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管理规范。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国外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殡葬立法,有关殡葬法规也都十分健全,为现代殡葬管理提供了完善的法制保障,如日本的《公墓法》、韩国的《葬事等有关法令》、俄罗斯的《联邦殡葬法》、德国的《勃兰登堡州殡葬法》、瑞典的《安葬法》、荷兰的《遗体殡葬法》、英国的《苏格兰火葬法》等。

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英美国家率先扬弃传统,用“绿色文化”来冲破传统殡葬文化的束缚。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园。之后,全美的32个州覆盖了绿色墓地。这些墓地没有任何钢筋水泥等人工建筑,墓穴和周边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绿色安葬的骨灰盒或棺木都采用可降解材料。土葬者尸体不涂抹防腐剂,用毯子、白布包裹或采用未上过油漆的薄木板、纸板做棺材。

除了绿色墓地,在美国,“绿色殡葬”的形式还有很多。以海葬为例,美国人将骨灰与混凝土混合后做成人工珊瑚,沉入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地。许多死者亲属认为,让自己心爱的人栖息在大自然中更富有人情味。

从美国吹起的“绿色殡葬”之风,为世界殡葬业的发展创造了绿色环保的殡仪环境,表现在从遗体的环保处理、生态葬式的选择、绿色葬礼(自然葬礼)服务,到绿色公墓和天然陵园的建立、倡导绿色祭扫等多个层次和环节。与传统殡葬方式造成的“高污染、高消耗”不同,这股殡葬新风塑造了“无污染、低消耗”的现代殡仪环境。

除了生态方面的改进,国外殡葬节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201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所在的维多利亚州一家殡葬公司推出一种新型墓葬法,即把棺材由原来的躺式变为直立式,以节省墓地空间。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同时也为了节约费用,澳大利亚人采用火葬的人数稳步上升,与选择土葬人数的比例,已从10年前的55比45提高到65比35。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开始注重“节地生态”殡葬服务内容上的创新,突出殡葬服务主体的专业化和服务产品的个性化,从而实现殡葬服务的价值增值。很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研制出的新型殡葬服务产品孕育而生。

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拥有高技术性能的火化机等殡仪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日本东京出现了“利用电子卡片寻找牌位”的高科技墓园及使用“骨灰自动管理影音系统”的骨灰堂;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天然墓地(没有墓碑)实现了GPS定位。

除了内容,创新服务理念的也很重要。如日本特别注重细节性服务,入殓师手下的遗体净身(汤盥)等服务精细、美妙的鲜花祭坛和特色插花等令人惊羡不已,甚至细化到守灵室等处配备丧属休息室的同时,还配有餐厅和厨房等生活设施,亲属可以像在家里一样自行做饭吃;法国则明确将殡仪服务分为标准服务、补充服务和特殊服务三种类型,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服务。

“想做到‘节地生态的殡葬,就必须在传统殡葬文化和现实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中去需要平衡点,这要求殡葬业者们无止境地去创新。”瑞士格劳宾登州一家殡葬公司的负责人说道。他们在不久前刚刚发明了能将骨灰制成像钻石一样闪亮的人工合成晶体的新技术。据介绍,这种“骨灰钻石”可佩戴在身上,既可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也可与已故亲人长相守。

猜你喜欢
殡仪节地骨灰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企业用地节地评价探讨
把骨灰埋在球场
盗窃、贬损骨灰入罪的法律思考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家庭成员合葬少占地可奖补
不敢冒险
《中国节地技术政策大纲》探讨研究
东北地区殡仪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