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世静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具有科学启蒙性质的学科,该学科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贯穿小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科学地进行生命教育,也是小学科学学科设置的价值之一,让学生从小就形成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基本意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命教育 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常常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的学科,又与学生认识世界,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因此,利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给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体会生命教育就在身边
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论心理还是生理都不成熟,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如果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只会让学生感觉到不切实际,假大空,也就不能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从细节入手,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生命教育,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讲解《水与动物》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脱离生活的实际,而是结合一个班级的一次事件展开,我任课的一个班级,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有一个小鱼缸里面养了几条鱼。有一次,不知道是学生无意还是有意,鱼缸里落下了一个彩色粉笔头,让人感觉一切是那么不和谐。上课时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以这个事情为切入点,给学生讲了“水与动物”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鱼缸是小鱼生活的空间,水是小鱼赖以生存的资源,当粉笔落入鱼缸,无疑影响了小鱼的生长,而且水源也被污染。
虽然丢粉笔的同学可能是无意的行为,但是影响到了小鱼的生存,如果江河湖海中的鱼都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捞与环境污染而消失殆尽,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因此,我们要从热爱身边的小生物开始。从这个例子入手,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当这节课上完以后,我和几个学生一起给小鱼换了新鲜干净的水,又给了学生一次启发,让生命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也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生命教育要灵活多样,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贯彻到小学科学教学的始终,而且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都力求做到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的生命教育才能够“润物细无声”,才能够更加有效。
例如,在讲解《神奇的蛋》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搜集了市面上的一些“蛋”,诸如鸡蛋、鸭蛋、鹅蛋等,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了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让学生对神奇的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如果到此为止,那么生命教育便无从体现。笔者结合了市场上经常看到一些五颜六色的小鸡仔在售卖,许多小朋友买来这些小鸡仔作为耍物,导致小鸡仔很快死亡。通过这个事情,教育孩子应该珍惜小鸡的生命,杜绝购买这种作为宠物的小鸡仔。
在讲解《身体的结构》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身体会的办法,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不要轻言放弃生命,也不要自残自己的身体。主要是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让做体验的孩子蒙住双眼,在一个小范围进行行走,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眼睛。然后让学生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学生体会到了一只手的不方便。
空洞的说教,枯燥地讲解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生命教育流于一句空话,最好地办法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悟与体验,这样生命教育才是有血有肉的教育,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生命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教师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无疑有说教之嫌,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丰富课堂,但是也让生命教育不是那么有说服力。因此,科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给学生创造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机会,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不局限与课堂,而是要走出课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尝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这即使教材内容之一,也是比较容易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利用春暖花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田野,观察在万物复苏的时刻,身边的各种生物,不管是叫得上名字的,还是叫不上名字的,都可以让学生去观察,也可以选取部分植物的茎叶做成标本,或者仅仅是夹在书的某一页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离开生命的自然,仅仅剩下人类的自然都是可悲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巧妙地给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受自然,感受生命,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真正做到把自然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热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热爱自然。
参考文献:
[1]邓太平.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2]徐凯捷.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12,(45).
[3]王福贵.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几种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