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摘要]:课堂教学中,朴实的语言、朴实的设计、朴实的总结,一样能令课堂格外精彩。从朴实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朴实无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求学习新知的能力;简意赅的总结,让学生把握重点迁移知识,从这三个方面,就课堂因朴实而精彩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朴实 精彩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大家都在寻找答案的问题。很多老师都在追求,探索着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另类的课堂,结果课堂是处处体现着精彩纷呈,花样百出,学生也都为着回答问题而忙碌,为了讨论而讨论,但是却华而不实。一堂课下来,热闹过了,想一想学到了什么,却露出茫然的神色,这是一堂好课吗?我觉得,一节好课就应该是朴实的,是能让学生没有白白浪费时间,是大有收获的。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的。
一、朴实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课堂效果如何,对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一些老师认为是缺少设备,缺少学具、教具、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我觉得导致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未必是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认为,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的关键还是教师,教师如果能够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课是指备好教材,利用资料,既做到重难点突出,又做到对知识面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而备学生是指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特点,接受知识能力的特点,还有就是喜欢的教师讲课风格的特点,然后才能为一堂课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考虑你的语言特点。你的课堂是否生动完全取决于你的语言,你的课堂是如何实施的,自己反省一下就会有所醒悟,该如何去改进。
我听了这样一节朴实的课。虽然没有多媒体技术,没有精彩的情境创设,但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一个成功的教师。这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微胖拄着一个拐杖失去左腿的男教师,他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班级没有多媒体,只有三尺讲台,一块黑板,却牢牢地吸引了住学生们,学生们喜爱上他的课,每天都盼着上他的课,原因是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幽默风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本人不知晓得情况下,我悄悄地坐在后边同学的位置上听了一节他的课,那时他刚教这个班级,他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的时候,笑着对大家说:“女娲是用手捏泥人捏的累了,便用树枝沾起了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被他甩掉了一条腿的。”说完,还面带微笑着坦然地望着同学们,自嘲着,但却不叫屈。当时,同学们都捧腹大笑。但是,随之同学们都肃然起敬,这位拄着拐杖的老教师没有运用任何现代化的手段,只是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了同学们对他的爱戴。
二、创设朴实无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求学习新知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于是创设的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置,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要如何创设才有效?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朴实的故事可以引入情境,更能激发起学生们主动探求新知的欲望。
如在教“时、分、秒”时,一位老师创设“新龟兔赛跑”的情境,然后抛出:“乌龟和小白兔又要进行比赛了,猜猜看,这回谁能赢?”老师用简单的故事,朴实的话语,描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争着思考、探索问题,最后通过讨论探索新知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所以,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搞花架子。
三、简意赅的总结,让学生把握重点迁移知识
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因此,一节好课的关键点也不能忽视课后总结。我经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发现授课后的总结要注意:目的明确,胸怀全局。
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学生从这节课掌握什么知识、本节课的知识难易程度如何、哪些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反复强调、哪些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哪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读书就可以掌握;课堂上要预设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什么样的例子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课上能掌握多少,课下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授课老师对这些应该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功的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之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学生而言,全课总结并非一定要叙述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以及表达自己对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课型会让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感受,有的偏向知识体会,有的偏向情感体验,有的兼而有之,重点是学生的这种体验能在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