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浅析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2016-11-19 08:41罗凌燕刘建丽阳辉兵郭利华文继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恶性肿瘤

罗凌燕 刘建丽 阳辉兵 郭利华 文继红

摘要:肿瘤属于内伤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脾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领悟《脾胃论》的学术思想,为今后临床中恶性肿瘤的治疗起着重大指导作用。

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论;恶性肿瘤;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1.7-02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病是由饮食失节、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恶性消耗性疾病,属于内伤疾病。并且内伤疾病多由人体的正气不足从而邪毒入侵所致。李杲,提出“土为万物之母,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又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笔者细心研读并领悟《脾胃论》的学术思想,对理解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意义重大。

1升阳益气、甘温除热学说

《素问·刺禁论》云:“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及《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从中高度概括了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生理功能。《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云:“故夫饮食失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1]”情志不调,使心火亢盛,母病及子,损伤脾胃,则由此提出“升阳益气”治法。杨天仁等总结出李东垣在治疗上强调补脾胃,主张“益气升阳”法[2]。王剑发等总结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制方63首,以升阳法为制者28首,占全部方剂的444%[3]。

《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为内热。”是说饮食伤胃,脾胃升降失常,水谷不化郁而发热,此为脾胃气虚发热,则由此提出“甘温除热”治法。《医学入门·发热》也云:“内伤劳役发热,……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宜补中益气汤。”

肿瘤患者虽然总病机是瘀毒日久成积,但究其本源在于内存正气的不足,属于本虚标实。且来寻求中医治疗的患者多已到疾病发展的后期,已经过多程放化疗等治疗,这更对患者的正气、脏腑造成损伤。所以肿瘤后期患者,辨证分型多可辨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且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会出现癌性发热这一并发症。中医学认为,肿瘤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给予积极控制。医学上内伤发热分为以下发热方式:气郁血瘀发热、湿郁发热、气血虚发热、阴阳虚发热等[4-6]。临床上气虚发热多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同时化疗药物也多苦寒,攻伐太过,容易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症,临床可再配以升阳祛湿、健脾和胃、祛瘀散结等其它治法,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重视元气,治病求本

中医认为,元气由先天之精化生,为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李东垣对“元气”没有个确切的定义,但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有阐述了“元气”是“胃气”的观点;《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总而之“元气”就是“正气”[7]。这与张仲景在《素问》提出的“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也相符。《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他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滋养元气的源泉;元气虚弱,人则生病。则由此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治病以调治脾胃为本”的重要性。《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又云:“岂特四者,至于经论天地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六腑,及形气俱虚,乃受外邪,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强调即使外感邪气致病,也是由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所致。肿瘤患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型,治病必求于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这就要求肿瘤患者的治疗不可忽视顾护脾胃,所以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应该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顾护脾胃贯穿始终。

3用药宜禁论,治瘤宜分段

《脾胃论·卷上·用药宜禁论》云:“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经禁、病禁、药禁。”从而告诫人们凡治病吃药,必须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六经传变规律、病症禁忌以及各种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来制定治疗方法,少犯时、经、病、药禁。也从中体现了中医的因人、因时、因地的“三因制宜”理论。这在肿瘤治疗中也运用广泛,比如肿瘤有早期、中期、晚期之分,早期患者正气尚足,可予祛邪为主;中期可扶正祛邪并进;晚期患者多正气不足,予益气扶正为主。肿瘤患者要因不同病种、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型等选择适合的化疗、放疗和(或)生物等西医治疗,同时也应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以达减毒增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众所周知,云南省宣威市是肺癌的高发地,除了当地的空气质量问题,这也可能与当地常年吃腌制食品的饮食习惯有关,这类患者的护理就当调整饮食。关洁珊等也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因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8]。这也就要求人们在治疗肿瘤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因时、因病而异。

4安养心神调制脾胃学说

《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下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论·卷中·安养心神调制脾胃论》云:“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脉者,神之舍也。……善治斯病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肿瘤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时很容易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低落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脾在志为思,脾胃受邪,子病犯母,则心气凝滞,心神失养。所以调治脾胃,也应适当安养心神,使君相安位。而中医在减毒增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大优势,正是因为中医治疗肿瘤能够辩证论治,并将顾护脾胃、养心安神的治法贯穿始终。

5结语

肿瘤属于内伤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脾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李东垣的《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观点出发,总结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应该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顾护脾胃贯穿始终,兼顾养心安神,中药的气味升降浮沉严谨配合,并结合“三因制宜”理论。李东垣的《脾胃论》作为治疗内伤杂病的代表作,让后世医家受益匪浅,尤其在中医治疗肿瘤方面也值得广大医家借鉴。所以,应细心领悟《脾胃论》的学术精髓,结合应用于临床实践,使之更有效地造福于广大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1]李东垣脾胃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杨天仁,刘云平,耿爱春《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06:104-106

[3]王剑发,宋炳礼李东垣“脾升胃降”学术思想阐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02:3-4

[4]陈衍智,李萍萍浅谈中医药对癌性发热的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05:87-88

[5]邢丽菊癌性发热的中西医认识和治疗[J]中医杂志,201.1,1.1:924-926

[6]杨成虎,郭翠华试论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2,02:1.43-1.45

[7]李菲李东垣的元气论[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4:6-8

[8]关洁珊,林丽珠“三因制宜”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J]世界中医药,201.4,06:731-733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