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赟 吴晨荻 肖古月 田莎莎 任强
摘要:湿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中气盛衰密切相关,温病大家薛生白提出“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即表明中气在湿温病的发生与转变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气的偏盛偏衰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及湿热病邪的偏重。本文将从中气与中焦脾胃的联系为切入点探讨中气与湿温发生发展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关键词:湿温;中气;脾胃
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1.2-03
湿温是指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身热不扬、胸闷脘痞、苔腻脉缓等为主要症状,病势缠绵,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然而,湿热蕴阻脾胃,其病有偏于脾和偏于胃之分。薛生白提出“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
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即指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湿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中气的盛衰与湿温病邪气的性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气盛衰与湿温发生发展的关系。
1中气简述
1.1中气认识的发展中气之说最早见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由此指出脾胃乃中焦运化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伤寒论》云:“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提示胃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伤害胃气,则疾病将向好的方面发展,在治疗上注重保胃气。及至李东垣创《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更是说明脾胃之气的正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重脾胃元气,中气能分阴阳,中有水火之异能。”强调中气为脾胃之气所化及中气的中枢转承作用,创立脾胃学说并发展了中气学说临床证治[1]。黄元御《四圣心源》提出:“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故无病。”强调百病皆因中气不运,升降反作而起,用药宜首重中气[2]。又言:“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认为中气即指中焦脾胃之气,以及脾胃等脏腑对饮食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总结而言,中气与中焦脾胃密切相关,在疾病传变中有重要意义。[HJ27mm]
1.2中气的本质薛生白言湿热证:“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夹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太阴内伤,湿热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为湿热”。在论述湿热病的发生原因时,指出内伤脾胃,外感湿邪,内外湿邪相合则发为湿热。薛氏强调了内伤太阴之脾在湿热病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即为他所说的“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结合历代对中气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中气即指中焦脾胃阳气。
2太阴脾与阳明胃特性
2.1太阴脾与阳明胃的共有特性《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阳明与太阴互为中见,同为中气,纳化相依,燥湿相济,升降相因[2]。《景岳全书》言“胃可受纳,脾可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微”。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升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输布,脾胃的功能正常协调,则气血生化有源,精微正常输布,脏腑受气血精微滋养,也将发挥正常功能。
2.2太阴脾与阳明胃的区别脾属太阴湿土,多阴多湿,多阴少阳,喜燥恶湿,主运化及统血,以升为宜。胃为阳明燥土,多气多火,多阳少阴,喜湿恶燥,主受纳腐熟,以降为顺[3]。《医学求是》说:“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脾为湿土阴土,喜燥恶湿,若脾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常,继而产生各种疾病。胃为燥土阳土,喜润恶燥,若胃为燥热之邪所害,则不能受纳水谷,行腐熟之职。脾的病理特点为多虚多湿,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水液痰饮内停而成湿,故多表现为湿重的症状,如脘痞腹胀,纳呆便溏,不思饮食等。胃的病理特点为多热多实,以不纳不降为病理特点。胃气盛则受纳腐熟过盛,耗伤津液,胃中干燥,故多表现为热盛的症状,如消谷善饥,高热汗出,面赤气粗,口渴引饮等表现。由此可见,疾病虽都并在中焦,但是由于中气的盛衰即脾胃病变的偏重,疾病的病机将有很大的区别,表现也有侧重。
3中气与湿温发生发展的理论探讨
3.1中气不足是湿温病发病内在基础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指温热邪气侵犯人体,首先是伤在肺卫,为在表。湿温属于温病的一类,也遵行这个规律。当湿热病邪初犯机体,病变尚处在上焦,若中气盛,则疾病不会向中焦传变,病邪易于驱逐,不易形成湿温病。薛生白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即是表明中气盛衰与疾病下传的重要性。湿为有形实邪,易阻滞气机,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湿易困脾而致脾失健运,故湿邪为患多影响脾胃[4]。叶天士在阐释湿温病形成中提到“外邪入里,里湿为合”,说明湿温是在内外邪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由此可见,湿温病的发展与中阳的强盛与否密切相关。若脾胃强则不易生内湿,即使外受湿邪,在无内湿的相互作用下,也不能成病。若素体脾胃虚弱,即薛氏所说“太阴内伤”,则脾胃运化失常,素体痰湿内盛,一旦外受湿邪,则同气相求,内外合邪,疾病必然更加损伤中焦,形成以中焦脾胃病变为主的湿温病。“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由阳明太阴受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章虚谷云:“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强调中焦阳气在湿温中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中气在湿温病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中气不足是湿温病发病的内在基础。
3.2中气盛衰与湿热偏重密切相关虽然湿温病的重心在脾胃,但也有侧重于脾与胃之分。薛生白谓:“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明确指出了脾胃为湿温病变之中心。脾胃同居中焦,职司运化,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两者互为表里,对湿热之邪各有其亲和性[5]。脾土属太阴,主湿而恶湿,湿邪最易伤脾。阳明胃为阳土之脏,水谷之海,主燥而恶燥,易于化火[6]。当人体感受湿邪后,病情转化取起决于脾胃,即中气的盛衰。素体中阳偏旺者,则湿邪入里易从热化而表现为热重于湿,病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不足者,脾阳不振,易生内湿,外邪入里易从湿化而表现为湿重于热,病多在脾。正如叶天士所云:“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阳旺之躯即中气实,阴盛之体即中气虚而湿邪内盛。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认为,阳衰土湿乃中气虚衰之由。“己土为脾,为足太阴而以湿土主令,戊土为胃,为足阳明而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化气不敌本气之旺,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说明脾阴旺,中气不足,则湿邪内生,病邪则易从湿化。阳气者,其性属热,机体阳盛,则易表现一派阳热的表现,如面赤大热,大汗,口渴引饮等,机体阳虚,气机不畅,运化不利,则表现为一些功能不振,机能低下以及寒像,如疲乏无力,身重,畏寒肢冷等。王孟英在《温热经纬》说:“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即随湿化而归太阴。”即表明阳气强盛与否与疾病的湿热偏盛和病位侧重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气的盛衰在湿温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温病程中,环环紧扣脾胃,中焦脾胃阳气的盛衰决定着湿温病的发生及湿热性质的偏重。故在临床治疗时必须时刻注重脾胃,并分清病变在脾胃的侧重及湿热的偏重,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申建柯,李常青“中气学说”源流及与中医相关学说关系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7):62-63
[2]吕英,林明欣“中气”理论认识源流浅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051-1052
[3]姜续杰,刘丰萍从脾胃生理特性探讨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及辨证用药规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73-74
[4]曹丽英,曹洪欣湿温病证治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851-854
[5]张新义湿温浅议[J]四川中医,201.2,30(10),1.2-1.3
[6]吕冠华,赵世芬脾胃湿热证与温病湿热证关系辨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3):51.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