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这一个”

2016-11-19 10:19王增荣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勇气预设

王增荣

语文老师透过繁荣的景象,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十分忧虑的问题:一节课结束,学生并没有掌握到什么知识,能力提升更无从谈起,这样的课是一节无效的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这一个”。

关注“这一个”学生。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动起来”,还有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基础差,不愿意发言,长期下去,则“边缘化”了。学生的性格心理压抑,甚至扭曲。有教无类,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给“这一个”一个展示的机会。一次教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我让小组讨论,各组选出一个对这首词感悟深刻的同学发言。我发现了一个同学一言不发,只在思考。我鼓励他,讲讲思考的过程。“这一个”同学,讲的是对“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理解:联想背景,词人站在娄山关山顶,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姿,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样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营造出了一种壮阔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反映了词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人指挥若定的英雄气魄。他回答非常到位,赢得了同学的喝彩和掌声。“这一个”同学做完精彩的发言后,其他的同学更加积极踊跃了。因此,我发现,当关注边缘化的“这一个”的时候,不仅给了“这一个”同学信心,促进他健康而快乐地学习、成长,而且还促进了中间同学和优秀同学用心思考,且注意发言的质量。因此,关注“这一个”边缘同学,使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以落实。

关注“这一个”预设。教师预设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才有价值,课堂教学才有效果。即学生的学情是决定有效课堂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教师预设的问题,要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该问题思考、比较,就能够解决。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复杂的心理需求。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和分析学生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教《曹刿论战》时,我让学生翻译句子“夫战,勇气也。”学生译成“作战,(是靠)勇气的。”我追问一句,句式特点是什么?全班学生没有一个能说出来,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夫战,勇气也。”是压缩型的判断句,翻译时,一是不能改变句型,必须译成判断句,二是要加些字,才能翻译地通顺。此句译为“作战,是靠勇气才能得胜的。”显然,这是问题太深的原因;相反,如果是太浅,则没有思考的价值,也是无效的。以后,每次教学设计之前,把教师的意图告诉学生,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收集起来的问题进行筛选分析。然后,选2-3名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的预设问题,来源于学生,难易适中,便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如教《黔之驴》,师生研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概括课文写了“什么样的驴”“什么样的虎”,之后,请同学们按“作者的口气”“驴的口气”“虎的口气”,讲述原文的故事。课堂上,学生见到问题后,马上兴奋起来。难易适中,学生在轻松活泼且具有挑战性中走进文中,细致地揣摩其中不同角色的心理和性格。课堂教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关注“这一个”节拍。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知识到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进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节奏,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节拍。如教《木兰诗》时,我让学生翻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有个学生在下面说到:“雄雌两只兔子并排跑。”引起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马上停下来,引导学生辨析:雄兔两个前爪不停地爬挠;雌兔双眼半睁半闭。这样可以分辨,但其雌雄如果两只兔子并排着跑,怎么能分清就是雌还是雄呢?这是借喻木兰家居时是女郎,征战时,男女装束一样,就分不出是男是女了。“傍地走”,依傍着跑,并排着跑,傍、并古同声。这个“地”是“着”的通假字,是助词。这样的解释让全班学生都信服,收到了关注“这一个”节拍的出奇效果。

关注“这一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是学生创造潜力得以释放的萌芽。关键是如何引导,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使之进入思维和探索的理想状态。但也不是放任学生,因为放任亦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要给学生看到的“细枝末节”,却又牵动主干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索。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再参与讨论。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由于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和深到程度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恰好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被共同的每一个成员的所用,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的提高。”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市徐霞客中学]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勇气预设
寻找勇气
勇气何来?
太阳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