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
1979年7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首张样片出来时,王选激动地告诉记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系统不可靠,软件尚未完成,还不能实际使用,基本上没有媒体愿意报道。只有《光明日报》记者“绕过各种困难”,报道了这项重大技术突破。这则报道被王选在玻璃台板下放了十年,以激励自己“一定要对得起这张报纸”。记者由此发问:“一个科研成果,为什么非要成功了才能报道?”
把“科研成果非要成功了才报道”绝对化,实属“貌似求真”。科学研究是长途跋涉,“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积小胜为大胜”。把“成功”等同于“大获全胜”,难免对“阶段性成果”视而不见,也是“失真”。科学研究更是“壮丽探险”,随时可能遭遇波折,不见“大获全胜”不报道,无非是为了“绝对保险”。这种“负责”,实际上苛求科研,是容不得“阶段性失败”,也是以负责之名行推责之实。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回想提取青蒿素过程时则说:课题组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化合物和中草药,历经190多次失败后才终于打开成功之门。科研是创新创造,失败具有天然合理性,也自有其价值。在很多时候失败是告诉你“此路不通”,当另觅新途。一次次总结经验,一次次吸取教训,才有了一次次“阶段性成果”,直到“大获全胜”。及时报道科研“阶段性成果”,才是以求真务实态度对待科研。“尚未完成”也好,“有缺陷”也好,都没有关系,如实报道就是了。这对激励创新创造,意义非凡。就算报道之后“阶段性成果”又遇到了“阶段性失败”也没关系,那就再静观其变好了。
在科研领域中有种现象,选题或项目如果成功率过高,往往说明过于循规蹈矩和前瞻性不够,十有八九是“跟踪模仿”,或低层次重复。这类科研当然也需要,但安于这种状态就令人担忧了,因为自主创新大厦归根到底要靠颠覆性科技创新来支撑。然而,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几乎已成当今科研领域通病。科技部有位负责人指出:在科技项目评审中,常常是“风险,一票否决”,结果便是“小儿科”成果太多。把“科研成果非要成功了才报道”绝对化,也是在片面追求高成功率。舆论具有导向作用,对科研成果非“大获全胜”不报道,更强化了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倾向,加剧了科研领域种种急功近利行为。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报道波折已过去30多年了,把“科研成果非要成功了才报道”绝对化思维依旧存在。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把报道“阶段性成果”当成恶意炒作。比如有媒体刊文批评石墨烯报道是炒作。其理由是,石墨烯的商用还需要优化石墨烯结构以及石墨烯使用方法,以提升锂电池性能。石墨烯是新型纳米材料,因其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等优势被称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因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两位科学家还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就因为石墨烯还有待优化就把相关报道视为炒作,进而担心“助推了科技界浮躁之风”,实在是“多虑了”。
“沉默的螺旋”是公共舆论研究中著名理论:在公开表达中,由于一方“保持沉默”,使得对方意见变得更加强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一方声音越来越微弱”的螺旋发展过程。在科研领域中,“沉默的螺旋”也成了种现象。一方面是科研作弊被不断曝光,一方面是科研成果得不到充分报道,致使不少人对科技界信心大减。科研作弊当然要揭露和批评,但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走出“科研成果非要成功了才报道”误区,多多客观报道科研“正在进行时”,改变“沉默的螺旋”现象,提升科研公信力和提振科研信心,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了。
(作者单位:南京日报评论部)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