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措施

2016-11-19 19:47徐颖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措施

徐颖

摘 要:文章首先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分析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被城建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效果,首要任务就是提高该项工作的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城建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完善的措施,将现有问题有效解决,以此来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1 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1.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和工程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其中,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金融保险、行政管理、医疗卫生等;工程性基础设施则包括给排水系统、环境系统、能源系统和交通系统等。通常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1.2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特性和效益特性。其中,基本特性又可細分为基础性和自然垄断性。而主要介绍的应该是基础设施的效益特性,基础设施的效益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隶属于政府部门,所以工作的性质比较倾向于社会性,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是长期效益重于短期效益,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项工作的效益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注重长期性。

1.3 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而言,基础设施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和保障,而且也是城市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目标的主要途径。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极为注重工业化的国家,而工业化的基础条件就是具备可靠、充足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城市作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象征,不仅是社会发展中各个要素的聚集体,而且也是区域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充分展现。只有使这些要素实现最优化,才能够使其在城市进步与发展中将自身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 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现状

2.1 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的投资主体逐步趋于多元化,资金来源也由最初的单渠道向多渠道转变。尽管如此,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却仍然有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市场化改革,从而导致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缓慢,无法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2.2 项目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管理不规范。目前,对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管理,普遍存在概算估计过高、结算价款多计以及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2)项目建设违反基建程序。从工程立项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未能严格按照程序实施,导致项目建设程序混乱,不利于管理;(3)市场机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建设的部门在职责上没有做到明确区分,导致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部门或领导部门的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效果,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在社会发展脚步如此之快的今天,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却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有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导致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制约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措施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完善,相关部门需要从传统措施和互联网措施两个方面出发,实现两部分工作的有效融合与统一,以此来实施全方位管理,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3.1 传统措施

3.1.1 建立项目分类管理体制。对于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城建部门采取的措施主要以共同管理为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管理目标,但在经济效益方面,效果却并不理想。因此,城建部门应该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分类管理,根据项目的性质将其划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社会资金的有效吸收,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

3.1.2 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主体。在实施了分类管理之后,对于建筑管理主体也应该进行进一步规范,对于经营性项目,可以推行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工作,包括项目策划、建设实施和项目运营。而对非经营性项目,则可以推行代建制,目前,代建制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发改部门直接下达代建任务和公开招标选定代建机构。只有实现了项目建设管理主体的进一步规范,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

3.1.3 完善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项目策划、项目实施、质量管理、项目验收等。每一个环节对于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部门必须做好过程管理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为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互联网措施

3.2.1 建立互联网项目监督管理体系。在互联网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可以依靠网络系统来实现,利用互联网建立项目监督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需要涉及到项目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互联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及时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最佳的解决对策,尤其是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可以通过健全的网络体系明确掌握项目建设中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建设资金挪用、管理费用超支以及虚列建设成本等现象。其次要加强资金的审计工作,审计方式应以跟踪审计为主。这样才能够对资金实施有效监督。

3.2.2 建立互联网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项目的参与各方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项目各方有共用的文档系统,同时也有共享的项目数据库,其主要功能是安全地获取、记录、寻找和查询信息。对于互联网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合理设定,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次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合理选择,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采取最佳的管理方式,确保管理措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评价体系,为管理体系的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互联网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作,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全方位地提升管理效率,才能够促进设施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从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城建部门需要从传统措施和互联网措施两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池景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0).

[2]黄嘉明.浅谈如何做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5(4).

[3]王宏星.浅析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措施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PPP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浅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