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学生易错概念教学反思

2016-11-19 18:52张友丽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混合物氧气物质

张友丽

在初三化学中,有许多新接触到的化学概念,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理解基本概念是学好初三化学的关键.但是,由于初三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很少,对他们来说化学这门起始学科,刚开始两个单元还好,都是识记的内容,一学到元素、分子、原子、化合价这些抽象的内容,就很模糊,初学头脑很晕.初三又是紧张的一年,各个学科内容多,任务重,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弄清楚概念,是非常可贵的.

初三教材上的有些概念已经被简化,用高中的知识解释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不准确的,但是就是因为被简化了,这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例如,氧化反应的定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首先学生就会想到燃烧,学生潜意识里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生活中木炭,煤,油等的燃烧是学生很熟悉的,学生很容易理解燃烧就是氧化反应,当然作为老师还要补充缓慢氧化的例子.还能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再如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在初三阶段完全可以这样理解,但是等到高中的时候学生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原来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的参加. 能把知识简化并通过身边常见的现象学习化学,例如生活中的牛奶变质和纸撕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牛奶变质前很有营养,变质后就不能喝了,喝了之后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很简单的例子,学生很容易理解: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纸撕碎,只是由大的纸张变成纸的小碎屑,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形状改变了,发生了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样学生就可以初步判断变化,但是在后期做题目时,会遇到“核变化”,到时再结合化学变化中的原子种类不变,再做判断.

对初三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对有些概念的内涵要理解.由于初三学生化学知识面窄,知识储备较少,往往对概念的本质理解的不够到位.如“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的学生会认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如稀硫酸、稀盐酸除铁锈的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也生成了盐和水,但这些反应却不是中和反应,反应物并不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而是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要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的本质就是反应物为酸与碱,而中和反应一定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初学“合成材料”时,让学生判断“铝合金”是什么材料,很多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合成材料.学生的判断完全没有依据概念的本质,“合成材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简称”,常见的三大合成材料为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他们都是有机化合物,而铝合金是合金,纯金属以及他们的合金都是金属材料.这两种材料是完全不同的,只是名称中都有一个“合”字,很多学生就会想当然,这就没有按照概念的本质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相关的概念列成知识网络或框架,让学生对比它们的相同及差异,方便理解记忆.

在平时学习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否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就不会灵活运用,就等于没有掌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例如“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的确定“冰水混合物”,“纯净的空气”它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这些学生就没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没有理解概念的涵义,区分它们的关键词为“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它是化学物质分类中的“纯净物”;无论是洁净的,还是清新的空气,都是空气,空气中就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有多种物质组成就是混合物.不能仅凭名称中有“混合物”这几个字就认为“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有“纯净”这个词就认为“净的空气”为纯净物.要把概念理解透彻,会灵活运用,真正的掌握概念.

总之,化学概念教学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接受,学生学起来不累,老师教起来轻松,真是皆大欢喜.

猜你喜欢
混合物氧气物质
巧用1mol物质作标准 快速确定混合物组成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归纳
GREEN WORLD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感受一题多解 拓展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