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内容不能突出课程特色、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比较陈旧等不足。为此,高校应确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适当筛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构建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平台,改革考核方法,凸显“过程考核”与“多样考核”的导向。为保障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引进校外实务部门的专家来授课,还应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适当的扶持。
关键词: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 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12-03
一、引言
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是高校面向非经管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期望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能比较深入地了解与把握一般经济规律,理解重大经济事件与现象。笔者所任职的中国计量学院开设了近20门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包括《国际金融与贸易》《理财学》《经济数学》等,占已开设文化素质课的近15%,且绝大部分为全学年开设。开课单位涉及到经管学院、标准化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和外语学院等。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对于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类、法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选修人数往往较多。以《国际金融与贸易》课程为例,每学年(两学期合计)选修人数都超过200人。不过,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也发现,现有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若干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本文试图以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为导向,在阐明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改革设想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很早就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早在1998年4月10日,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指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与人文、历史、哲学等文化素质类课程不同的是,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揭示一般经济规律,指导学生关注并分析重大经济事件与新闻,强化经贸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从这个角度来说,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那么,“科学素质”是强调知识的传授还是注重能力的培养或者两者兼有?学界对此尚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实践中高等院校也没有对该类教学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不能突出课程的特色
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通常由经济或管理专业的教师来授课。这些教师通常还同时面向经管专业的学生开设金融、贸易、营销等课程。出于便利的考虑,部分教师并没有严格区分文化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定位上的不同,也没有区分经管专业与非经管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而是在教学内容上一视同仁,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同样的知识。由此导致授课内容过宽或过深,学生也只能学得“一知半解”,或者“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提升学生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足
据笔者观察,目前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以及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讨论与思考等,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和自主性存在明显的不足。以我校《国际金融与贸易》课程为例。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20%左右的学生,是因为个人的兴趣来选修,这一部分学生学习情况良好,基本是全勤、作业完成较好、课堂参与度高,有若干同学还能在课间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来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甚至有同学在学完该课程后,还与老师保持联系,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第二部分10%左右的学生,出勤情况比较糟糕,这一部分往往也是最终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第三部分也就是剩余70%左右的学生,出勤情况尚好,但在课堂上有一部分时间是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课堂参与度较低,来上课就是“应付公事”,“就为拿学分”,这一部分同学是目前选修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的主流。
(四)考核方法比较陈旧
目前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通常采用书面考试(包括闭卷与开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主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与记忆。陈旧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错误地认为“平时的学习不重要,只要期末使劲背一下就可过关”,也助长了学生中业已存在的“修读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目的就是拿学分”等功利主义思想。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普遍缺乏对学生的“过程”考核,例如没有考核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表现与效果,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过程”考核指标与体系。
三、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确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应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上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专业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例如,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学时比较有限,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必要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养成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学生需要在浩如烟海的经济信息与数据中进行删选,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学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与深入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逐步培养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各类创业创新,为自己搭建广阔的人生舞台。
(二)适当筛选教学内容
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授课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客观需求,适当筛选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所取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选择那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职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点并加以细致的讲授,同时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与体系性,其他内容则可要求学生进行课后的自学,教师再予以适当的指导。例如,在《国际金融与贸易》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国际私人商事交易部分(私人之间的交易活动),教师可重点讲解贸易术语、海洋运输及保险、贸易支付方式(以信用证为主)等内容;在政府管制国际贸易部分,教师可重点讲解反倾销、反补贴等非关税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浅出,使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通过揭示相关制度、政府行为、私人行为背后的经济规律与原理,锻炼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1.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料。适当的教学资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引入最新发生的国内与国际新闻视频与深度报道。笔者在课堂上会经常使用央视2套《经济半小时》节目的视频资料,内容涉及国内与国际经济走势、重大新闻事件、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策略、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人访谈、外国对华反倾销与反补贴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增加课堂讨论的比例。课堂讨论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安排学生针对某些重大经济事件与现象提前准备资料,深入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引导、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在观点的交锋、碰撞中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曾以中国出口企业遭遇的贸易壁垒为题,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的贸易壁垒,如反倾销、反补贴、环境保护、动物福利、消费者保护等,积极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信息与数据进行适当的筛选与组织,撰写发言提纲,准备PPT课件,并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3.引入案例分析的学习。案例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专业思维能力等均有所裨益。例如,笔者曾在《国际金融与贸易》课程中引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审理的部分典型案件,特别是与中国相关的案例。例如,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出口管制,笔者曾特别介绍了“美欧日诉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案”的主要争议措施、各方立场以及裁决结果,并把该案作为课堂讨论的一个主题。该案涉及中国对自然资源的政府管制措施,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资源管理措施发生重大转折后的必然产物。以该案为切入点,学生们深度反思了中国政府与企业在自然资源的生产、经营、贸易以及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四)构建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平台
1.加大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应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教师提前将教学课件、参考文献、案例库等教辅资料放到网络教室并要求学生先进行自学,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提问以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此外,作业的布置、提交与打分也可放在网上进行。教师还可要求每个学生都应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来提问,鼓励其他学生对这些提问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解答的数量与质量来打分并计入平时成绩。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网络平台的栏目设计、内容与使用方式等,使网络平台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组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应成为文化素质课的重要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暑假三下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加强对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的深入理解。笔者十分重视暑期社会调查,曾带领学生到杭州、温州等地的部分出口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出口经营状况与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此外,笔者曾为学生列出暑期社会调查的若干参考题目,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重大现实问题,包括打车软件与出租车改革、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中国股市与股民、垃圾分类、小区停车管理、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等。
(五)改革考核方法,凸显“过程考核”与“多样考核”的导向
1.提升“过程考核”的重要地位。在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考核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它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考核方式的改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即考核方式应能客观、公正与科学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二是坚持多元化人才培养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即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强制要求学生采用统一的考核模式。为此,应提升“过程考核”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考核与评价的过程,不再“由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分数”,同时,考核方式还应坚持“多样化”的导向。
2.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首先,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笔者以为50%比较合适,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其次,扩大平时成绩考核的涵盖范围,应包括课堂讨论、网络教学平台的交流、案例分析、课程作业、社会实践等内容。最后,平时成绩的考核过程应做到透明、公开与及时。例如,对于课堂讨论的评分指标,教师应提前公开并加以说明,包括发言的针对性、逻辑性与连贯性等。一旦给学生打分,应在网络教室及时公布。学生对打分有权提出异议,教师应加以说明。
3.改革期末成绩的考核。首先,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期末考试的方式,也就是在书面考试与其他考试方式间进行选择,例如学生可以提前申请以发表专业论文或者获得校级以上创业创新项目立项的方式来替代期末考试。当然,这些论文或者项目应该与本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若期末考试采用书面方式,那么笔者建议设为开卷考试,题型应以论述与案例分析为主,这些题型在教材或笔记中并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原因在于:一方面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题型主要考学生的记忆水平,与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相吻合;另一方面,论述与案例分析等灵活的主观题型可以激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与解决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任课教师有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水平。为此,任课教师应积极参与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培训,包括到相关企业或单位挂职锻炼,了解实务部门的工作程序与内容。这些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使授课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2.成立课程组,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每一门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均应有3人以上的授课老师并组成课程组。课程组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团队的智慧,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少走弯路与错路,同时也便利部分教师到校外参加培训,即教师参加培训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课程组起到了一个相互学习与监督的作用。课程组应建立常设性的集体备课机制,统一授课内容,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3.引进校外专家。目前高校专任教师普遍存在一个不足,即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在实务部门长期任职的经历,基本上都是从高校应届博士或硕士毕业后即到学校任教,即(下转第216页)(上接第213页)所谓的“从学校到学校”。尽管这一“先天不足”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校外培训或挂职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但这种弥补毕竟是有限的,专任教师在视野、理念与经验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建议学校应采取灵活的政策,邀请经贸实务部门(包括企业与国家机关等)的专家到学校短期授课,或担任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让他们共同参与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高校在政策与资金上予以支持
1.加强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学校应建立与校外机构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沟通,形成利用全社会资源构建充满活力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打造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样化“第二课堂”教学平台。
2.充分信任教师并给予足够的自主决定权。特别是,学校应授权教师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自主决定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学生的学术论文或创新创业项目来代替传统的书面考试,自主决定是否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参与教学等。
3.给予资金上的扶持。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必然需要教师额外付出劳动与努力,甚至付出额外的成本,例如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等。学校应提供专项经费来支持这些工作。学校也可采用项目制的方式,把某一门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为一个项目,并辅以适当的经费支持。通过立项、建设与验收等环节,学校可以对课程的运行进行适时的质量监控,按照课程运行的效果按比例分阶段划拨经费。
[基金项目:中国计量学院教改课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贸类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润,汪霞.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较[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 刘英.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3] 李俊.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3)
[4] 游家胜.关于深度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5] 盛曦.人才培养观念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作者简介:朱瑜,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