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川钧 罗菲程 博窦忠 李春平
摘 要:教育部和卫生部于2008年9月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强调了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临床学习有明确的要求。而现阶段临床教学面临一些尴尬,学生临床实习的时间与考研和就业的时间冲突,加上就业压力和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文章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临床教学 医学生培养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200-02
一、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
1.带教教师因素。带教教师是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临床带教教师要承担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工作,工作量大,且都与经济利益挂钩,有的带教医生为完成科室制定的临床任务而不愿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将临床带教看成一项多余的任务,不规范教学,应付了事。如:不认真备课,不重视教学病例的选择,忽视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没有时间和精力给学生讲解临床知识和示范技能操作,授课迟到或提早下课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疏于管理、缺乏监督指导。教师重医疗、轻教学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2.实习学生因素。实习学生处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主体地位,临床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一方面,由于学生怠于学习,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故纪律涣散,如经常迟到早退,不请假外出;另一方面,逐渐加大的就业压力也迫使学生过早地做就业准备,耽误了实习。近年来,由于医院招聘的门槛逐渐提高,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医院也在招聘启事上特别注明“本岗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所以为了能够进入理想的就业单位,医学生不得不提高自己学历,比如升本、考研。相当一部分院校报考研究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占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90%以上,然而研究生入学录取率仅为30%左右,所以医学生为能够考上理想的院校而选择全力考研。进入实习后期,实习生因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或联系工作单位而擅自离岗,更有甚者,一进入临床实习的课程阶段,就不参与实习,一心一意为“就业”、“考研”做准备。从而放弃了宝贵的临床医学实践机会。
3.教学医院因素。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临床的见习生、实习生、全科医生、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等来院培训学习人数较多,而临床教学医院的床位规模有限,师资力量也不够,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学管理及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培养质量上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追求经济效益往往是医院的首要任务,对临床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到位,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学质量保障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医院多数教学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管理培训,欠缺管理知识,教学管理方法不能与时俱进,从而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4.社会影响因素。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例患者不合作比例上升,临床实践教学的患者资源严重匮乏。
卫生法规不健全,保障临床实习的相关法律至今没有出台,实习医生面临尴尬。加之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原因,高度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临床实践教学的难度加大。临床带教老师为“明哲保身”,始终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得临床实践教学中实习生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使实习生的操作水平很大一部分仍停留在学校实验课的水平上。
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办法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笔者认为,临床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有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临床教学的灵魂,临床教学教师应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遵章守纪理念。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稳定的情绪,和善的表情举止,这样才能搞好医患关系,调节治疗环境的气氛,取得患者信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样也能赢得学生对带教老师的信任和尊敬。带教老师要在生活中积极向上、热情大方、情绪稳定、宽以待人,性格开朗,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除此之外带教老师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维权知识,这是保障我们临床带教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力保障。
(2)有爱。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要有爱,一名教师的事业动力如果仅仅靠个人毅力乃至制度约束来维持,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生涯并未启航,必须在赋予爱的力量之后,其职业生命才更精彩。教师要热爱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为患者减轻痛苦,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对病人一视同仁、态度和蔼,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带教老师是学生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应对学生充满热情,循循善诱,耐心讲解,要有责任心、爱心。带教老师自身的优良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培养学生是有坚定的专业思想,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有知。过硬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临床带教工作的核心,带教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要有知,“教师聪明地教,学生聪明地学”,包含着对教师学识、智慧的要求。教师要加强对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接受新的医疗观念,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使自己教研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临床事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技术操作的训练,操作规范、动作到位,积极参加技术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努力做到呈现给同学的操作是规范的、正确的。在临床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在实习前后有明显的提高。还应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临床带教工作的纽带。带教老师同学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带教老师对学生态度和蔼、语言文明、以诚相待,耐心倾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详细解答,能有利于良好的沟通,同时带教老师还必须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语言表达准确,通俗易懂、吐字清晰、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4)有为。教师要有为,教学是教师“有为”的主阵地,改进教学就是教师“有为”的广阔舞台。科学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统筹协调能力是临床带教工作的推动力。临床带教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同样要分管一定床位的患者,要做到教学工作与临床临床工作不冲突,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具备科学管理的能力,尽量把教学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临床带教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与同事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来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重视学生教育。
(1)重视学生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医德教育与医学科学理论融合,使医学生在医学临床教学的活动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仁医仁术立院,真理真心育人”的理念,树立“爱与生命同在”的核心价值观,以病人为中心,发扬救死扶伤的的精神,将“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融入医学临床教育中。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医学生社会行为特点,做到既教育人、引领人,又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还应强调提升学生和教师榜样的作用,提升榜样的正能量,用普通的成功路径来引导医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出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品德优良、信念坚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强化学生实践教育。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强化实践教育,教师应多给机会让学生参与病人诊治过程,学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通过学生与病人、病人家属、老师、同学的接触与交流中,引导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医学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通过平时带学生管理病人、查房、值班、病例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既强化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锻炼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交流的技巧。
(3)激发学生对临床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激发学生对临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临床学习。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进一步重视教学管理,建立合理的学生临床学习的管理办法及考评制度;另一方面,要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严格入科教育、出科考试,并形成合理的评估体系,加强学生实习记录、分组讨论记录、教师观察评价等,严把实习考评手册的管理。还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医疗事故条例》,让学生知晓法律中自己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减少医患纠纷,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护好学生对医疗工作的兴趣。
3.加强医院临床教学管理。领导要重视临床教学,如果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会造成管理的力度不够,甚至管理思路和方案出问题,应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是医院的重要职责,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取决于今天的医学教育。强化教学意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应有的职责。
梳理工作流程,架设合理的教学管理网。大力推进制度建设,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服务化、规范化。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起良好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做出综合的、全面的评价,并把它纳入科室、教师个人的考核内容。并对考核结果严格进行奖优惩劣,实施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和保障。
4.重视社会的影响。国家和相关部门应出台保护实习生学习的法律法规,医院在医生职称评定与业绩考核中,加重临床教学成绩比重。随着规培制度的落实,临床教学可以和规培训练合理整合。重视社会及服务对象对医生临床技能的评价,提高临床技能评定的奖惩力度,并形成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大宣传,让病患及家属认识到支持临床教学是提高医生临床能力的有力保障,并呼吁他们积极支持临床教学活动,只有真正做到全体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临床教学,才能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
(文章依托课题:2015年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CJF15025)
参考文献:
[1] 雷春燕,李洁,王诚丽.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90-91
[2] 朱利伟,郭胜飞,薛原.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困境及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8)
[3] 纳玉辉,戴梅,熊晶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贯穿于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5(3)
[4] 王晓航,黄宇晖,李丹等.“即考即评”式形成性评估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59-60
[5] 田朝霞,武小娟,俞亚珍等.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86-388
[6] 许妍妍,张晓延,潘金津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4-137
[7] 陈启康,李树妹,何暖坚等.临床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5):205-207
[8] 黄朝阳,孙国平,段钟平.临床医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探析[J].管理观察,2014年12月总第562期(35):154-156
[9] 陈亚美,周素玲.提高临床带教水平,锻造六项能力素质[J].家庭心理医生,2014(12):26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第一作者简介:冯川钧(1977—),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川北医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