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异同辨析

2016-11-19 16:47罗力
经济师 2016年4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验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形势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判断后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在经济学界,该概念的提出,掀起了对供给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讨论。“里根经济学”作为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现实实践。文章从理论依据、提出背景、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异同辨析,以期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得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用启示。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里根经济学 经济措施 考验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063-02

一、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浅析

自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高层领导提出后,迅速成为舆论中的热词,并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及讨论。究竟何谓供给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一)提出背景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在四万亿的刺激下短暂回升后,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并且需求刺激的效果愈来愈弱。因而我们不仅要看到作为表象的需求不足的现象,更要看到供需错配的实质,从而着手供给侧的改革。

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这也必将是一条正确、可行的道路。猴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让我国投资者们俨然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春节。美欧市场、亚太市场无不风声鹤唳,陷入暴跌的恐慌之中。我们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一轮经济动荡不安、飘摇不定的暴风雨中也不能独善其身,而是需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各项改革逐步取得胜利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改革也相应走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

(二)改革的目的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意愿,并明确提出了“去产能、降成本、去库存、降杠杆、补短板”的五大目标。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简单的概括为:资源过度集中、效率低下、杠杆太高。以中国的重工业钢铁行业为例,调查数据表明,2015年年初钢产量为8.04亿吨,占全球总钢产量的50.25%。2015年1月~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亏损面达47.52%。截止2015年年底,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达到了67%。从供给侧看,以前中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特别是廉价要素投入,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但现在这些廉价要素已经不再“廉价”,所以只能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中技术方面是其中之一,也是资本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表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国企在企业比重中所占数量最大,资源拥有最多,生产量庞大,容易造成供给过剩而国内需求跟不上的情况,所以供给侧改革将是由过去的求量,提升为保质量、提效率。

(三)如何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我国经济从前一味刺激需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分别对我国经济面临的现状——第一、产能过剩;第二、楼市萧条,供过于求;第三、企业生产成本过高,提出解决对策,对症下药。

二、“里根经济学”浅析

“里根经济学”作为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现实实践。

(一)提出背景

二战之后,作为经过大萧条考验的“续命大法”,凯恩斯主义盛极一时,西方国家普遍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制定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并取得了较大效果。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的刺激需求,最后导致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停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而面对“滞胀”问题,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于是大萧条之后被抛弃的经济自由主义死灰复燃,并穿上了“供给学派”的新马甲。供给学派认为正是凯恩斯主义长期以来不断的需求刺激,持续地损害了资本主义,因而必须放弃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回到注重供给、提倡经济自由的老路。

(二)经济措施

其主要经济措施包括(1)消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减免企业税以刺激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2)消减联邦开支,减少预算赤字,逐年平衡预算。(3)放宽和取消政府对企业的一些限制性规章条例,以减少生产成本。(4)控制货币信贷,推行有节制的稳健的货币供给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

(三)效果及影响

由于里根经济政策尽可能大幅度减低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所得税率,又大幅度减少各项社会福利开支,故有人指责该政策"劫贫济富"。然而,在里根的任期内,所有经济阶层的所得都提高了,包括最底层的贫穷人口也提升了6%(美国普查局,1996年)。而同时最富有的1%美国人则提升了1万亿元的收入(ZINN,2003年)。

“里根经济学”的经济改革政策使美国从泥沼中走出来,坐稳了其经济世界第一的宝座,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里根总统的“经济复兴计划”以反凯恩斯的供给学派作为理论依据,主张减税。“里根经济学”放弃了大政府转而更多的关注低层人民社会福利的问题,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的对比

1.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美国当年所面临的“滞胀”完全不同。所谓“滞胀”就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1980年美国GDP增速为-0.2%,经济总量不升反降。198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4%,大大超出其他发达国家1%~2%的通胀率。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看,2015年我国的GDP增速为6.9%,与往年相比确有回落,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居于领先水平,属于中高速增长。从通胀率来看,2015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4%,创下六年来新低,因而我国目前也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甚至有通缩的危险。

2.从理论依据来看,指导我国进行经济改革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里根经济学”信奉的是供给学派、(下转第65页)(上接第63页)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为鼻祖的供给学派信奉“供给会创造他自身的需求”,强调从供给端进行改革,提出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货币供应量等政策,这抓住了美国经济因生产率低下、供给不足而表现出的“滞胀”的要害,从而由里根为首推出《经济复兴计划》,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美国走出了“滞胀”的泥沼。然而,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制度供给,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建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根本理念的新的生产方式。

3.从为何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原因看,中国存在着特有体制的特殊阶段的特别约束。按照一般经济理论,从供给端来看,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虽然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我们自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我们离一个规范、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段距离,在供给侧要素方面仍存在供给约束。劳动力方面,2011年左右“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人口结构老龄化特征目前已经显现,人口红利下降成本上升。资源方面,土地管理制度僵化,自然资源消耗大且利用率低。资本方面,资本使用效率低,金融抑制,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制度方面,改革不到位,简政放权面临法律壁垒、利益纠葛等问题。创新方面,产权保护不力,激励机制滞后,科教体制僵化。

4.从具体经济政策来看,存在部分交叉,但内涵完全不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产业结构进行由“重”到“轻”的转变,但目前产能过剩的重化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太强,如果过快出清容易导致经济增长断崖式下滑,这和短期的“保增长”政策是矛盾的。所以改革推进的核心在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打破“诸侯经济”,规范市场机制。

“里根经济学”的要义之一是减税。但中国的国情与美国里根总统执政时的美国国情是大相径庭的:减税将导致庞大的财政压力,而国家一旦对财政的掌控力下降,反而可能制约其他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减税的背后将会是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只有大肆的发放国债才能解决这一困难,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债就是明天的税。美国可以凭借其世界储备货币的优势,向他国转嫁压力,而中国不行,所以我们不具备大幅度减税的基础。但是,减税的目的是什么?消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减免企业税的目的是要刺激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中央抓住了这一精髓,施行“营改增”等税制改革,调动个人、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去存量问题方面,中国存在实体经济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较多、房产高库存、地方政府高债务等存量问题。其中,房产高库存、地方政府高债务等是美国当年不曾遇到的问题,如今却像是高悬的堰塞湖,风险很大,如何处理,极具挑战。

四、结论

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体现了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准确判断。中国面临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需求不足,也不仅仅是供给侧的结构缺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增强随机应变的能力。虽然,人们对“里根经济学”褒贬不一,虽然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但是,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中央领导人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改革开放37年的成就,归根结底就是市场力量不断增强的结果。面对过度依赖投资、强势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形成的严重后遗症,中央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在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国进民退、政府权力无序膨胀”之后,中国经济理念再度向市场力量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8(06)

[2] 范从来等著.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

[3] 朱光华.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4]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6] 樊纲,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2月版。

(作者单位:中共衢州市委党校 浙江衢州 324000)

(作者简介:罗力(1982—),女,浙江衢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考验
你的阅读量经得起考验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