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新 徐彦伟
摘 要:中华孝文化是我国古代圣贤教育的智慧结晶,弘扬道德教育,团结民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离不开“孝”的运用。几千年来,孝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我国最早论述“孝”的开山之作是《孝经》,孔子认为《孝经》是推崇人伦之行的重要依据。其善事父母思想作为孝的初始含义,可有五种实践路径——孝“悌”结合、以“敬”孝亲、行孝守“礼”、直言劝“谏”、以“俭”为孝。不仅如此,“善事父母”思想中还蕴含一定的管理智慧。
关键词:《孝经》 孝 事亲 善事父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055-02
在《孝经·开宗明义》中,孔子指出孝道的义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孝是衍生一切品行的道德根本,是教化的开端。孔子告诉曾参,孝是重要的道德与高尚的品行,先代圣贤帝王用孝道管理国家,达到民心归顺,百姓和睦,上下无怨的理想效果。《孟子·离娄上》中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抓住自我本身这个最小单位,崇德修身,以孝树人,做好自己,那么国家的长治久安,天下的太平是可以实现的。现今社会欲望纵横,多数人已不重视崇德修身,个人行有不端、道德败坏、家庭关系破裂、代际关系不和谐等现象频繁发生,国家也面临管理难题。本文试图从人性道德之根孝——做好“善事父母”的角度进行初步研究,以“事,事亲最大”这一理论基础为前提,厘清“孝”与“悌”、“敬”、“俭”、“谏”、“礼”之间的关系,寻求完成孝道的可实践路径,进而表达子女行孝的标准与途径。最后从孝、善亲到善治三分层次说明其中的管理价值与意义。
一、善事父母的思想内涵
中国解释词义之始作《尔雅》中表明:“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上“老”,下“子”,老护佑子,子支撑老,原义奉先思孝,现义“善事父母”。“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孔子把孝定义为完成事亲、事君与立身使命的道德范畴,并把事亲视为孝的开端与根本。孟子也有类似之观点,他认为事之大者,善事父母,进而固有“事,孰为大?事亲最大。……事亲,事之本也。”侍奉双亲是否尽善至善体现为人子女的德行,而真正意义上的孝却体现在“善事”上,善的心念与言行,是儒家思想的智慧所在,又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侍奉父母中所体现的善意,是人性的本真,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若做不到善事父母,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孝,德行的缺失与人性的泯灭不会支撑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更不会有美好的前程与稳健长远的发展。《孝经》中善事父母的思想内涵中所蕴含的美好品质值得世人传承与奉行,孝与悌、敬、礼、谏、俭等关系中,无不反映在人伦之行中应该恪守的处世之道与人生真谛,从简单的行为中,更容易体验到人生的富足与收获,把孝作为道德的开端,把善事父母作为人伦之行的初始,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素质,更有助于形成重和谐、讲公德的社会风尚。
二、善事父母的实践路径
孝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对长者先贤的敬重,孝道是一个超越时空的概念,孝道不分尊卑,永恒存在,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子女年幼时,父母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付出,当父母日渐年迈,身为子女更应赡养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传统的孝观念中养父母身,不足以体现为孝,更要做到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善事父母成为了践行孝道的必经之路,所以,子女应把出则“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行孝建立在“敬”爱父母之上;行孝时要符合守“礼”;父母有错,要勇于劝“谏”,更要注意颜辞与方法;更要传承“俭”德,不奢侈,不败坏家风来孝供父母。
(一)孝悌结合
在儒家的伦理范畴中“孝”“悌”经常并列使用,恰恰代表了纵向与横向之间血缘关系的结合。正如“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孝悌结合的教育观念也体现在“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彰显了行孝守悌,博爱亲仁的重要性并强调做人是习文的前提条件。“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孝经·广至德章》)可见,培养人民亲爱和睦、讲理知顺的美德与其践行推己及人的孝悌之道是不可分的,无论国家抑或家庭中都彰显了横向与纵向血缘关系的结合在处理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敬孝亲
恭在外表,敬存内心。若对父母只讲养不讲敬,便失去了中华孝道之魂。内心有所敬畏,才能让父母体会那份温馨与体贴。正所谓,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之上,“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天子章》)天子的孝行要建立在爱敬双亲的基础之上,何况百姓。天子爱敬父母的德性会成为百姓效法的典范,上行之下效之,以至诚的敬爱之心行孝可感召天下百姓以达到孝治的政治局面,只养亲不敬亲不能视为真正的孝,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其中体现了孝与敬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养和孝的真实含义。如若不孝、不敬双亲,那与饲养动物毫无区别。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在彼此尊敬的基础之上,“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孝经·广要道章》)欲使天下人悦,敬意不可失。
(三)行孝守礼
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之上,若要表达孝的精神本质——“敬”,就要在行动中合乎“礼”。“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孝道以礼文化作为基础与开始。违背礼节何谈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论语》中孝被释为“无违”。父母在世时,要充分做到孝生以敬、孝养以乐、孝病以忧,父母去世时,要做到孝死以哀、孝祭以思,侍奉双亲要做到合乎礼节,按照礼节的规定来行孝,不去违背。行孝和守礼都是天经地义之事,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比“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与“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见,人之百行要做到懂礼守孝,遵循天地之道,才能守住正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人要失礼,如同禽兽不能言语,无礼于父母是不孝,无礼于他人更会使人远离。
(四)直言劝谏
“谏,证也。”在孝亲行为中,谏也代表了孝的一个方面,此孝非愚孝,讲孝更讲理,世人非草非木,言行皆有不良,人又大多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难免会有看不清自己的时候,父母同样会犯错,那么,“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父母有错,为子应适当劝谏,“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内则》)可见,在劝谏过程中,晚辈要注意言辞,声音和气色是否得当,柔顺与和悦。若父母不肯改过,还要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待父母心悦再谏。如《群书治要·政要论》所言:“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家之将兴,贵在谏子。”家庭的兴旺和国家的兴衰都与诤子忠臣的正义劝谏密不可分,自古就有忠臣出于孝门之说,为家尽孝,为国尽忠,勇做诤子,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五)以俭为孝
“俭,约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美好品德共同的特点,奢侈是最大的恶行。“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不管在国抑或在家,节俭定是无过,懂得节俭会使家、国庭达到昌盛的势态,纵欲过度,享乐淫佚就会自取灭亡。《孝经》中表明,要在诸侯与百姓之间推行俭道以达孝道,因此,诸侯行孝要:“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孝经·诸侯章》)庶民行孝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节用爱物,用节俭的态度孝养父母,不奢靡,定可使父母心悦身安。同时,“俭者不夺人。”节俭的人不会掠夺他人,节俭做人,既不铺张浪费,又不掠夺他人财物,节省用度来供养父母才是最基本的孝行。总之,善亲之道,要完善自身,谨身节用,以俭养德,约己达孝。
三、善事父母的管理智慧
自古有“不孝者不交”这一说法,孝子齐家可使全家合乐,孝子治国可使万民安康。历代帝王把孝视为立身之本,齐家之术,治国之策。中华孝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被视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诱因。善事父母,可利于修己自治、崇德树人,是个人品格树立的微观基础,是实现儒家“德治”的有效途径。而善治才是管理好当代中国社会的最优举措。
(一)孝是个人品格树立的微观基础
儒家的孝文化是完善个人品格的微观基础,其思想教育的传播、继承与应用,推进了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提升了民众尊老、敬老、爱老、养老、送老的道德文化意识。古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孝悌放在八德之首,体现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宗旨。孝悌是儒家推行德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根基,从“修齐治平”的内在逻辑上,也可看出自身道德修养对外界的重要影响,“修”字,讲究的是修心与修性最后到修行与修德,完成人格树立,品德养成的全部过程。要修好自己的善心,必须先修好自己的孝心,善事父母是行孝的开始,以孝树德,崇德修身是实现自我品性的根本。儒家思想认为,孝是本性中所具备的品德。孝心教育,可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认识孝悌的意义与价值,以正五伦,以修八德,最终立身名扬,保卫国家。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最终可能导致备受刑罚,祸及其身,辱其父母,这就是不孝的行为。举止不端庄、事君不忠心、身居官位又敬、无信而不立、临阵作战失勇气,说明个人品德的缺失,是孝的反面教材。只有懂孝之人,才能养成高尚的品格,获得君主和上级的信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诚信的朋友,更能保家国平安,再次说明了孝悌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体现古代贤君推行孝道,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手段之圣明。“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与“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子一言一行皆守法重德,不敢逾越,不出过错不招惹怨恨,身处高位不骄傲恣肆,身在低位不犯上作乱,不相互争斗,孝子有德,对礼法给予尊重并表示敬畏。品格的树立是修身的根本,有德之人会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对势态的把握和抉择。不善亲,不能树立良好品德与健全的人格,更不能对自我本身、情感、心理、行为、目标、理想等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与把握。实践善事父母的行为对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善亲是实现儒家“德治”的有效途径
儒家的“德治”是对人民施以道德的教化,用一切善的力量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与约束,《孝经·天子章》概括了何为天子之孝,天子是将“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德治”文化强调国家的统治者和教化者要以身作则,成为世人效法的典范,用自己的美德和行动去感化和影响各层人民,达到上行下效的效果,一人有善行,天下百姓都信赖他,这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正如《大学·第十一章》中讲:“所谓平天下者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君主的善亲之道是达到德治天下的有效途径,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才是君王治理本国促使天下太平的根本。
善亲行为是统治者完成德治天下的道德力量,是儒家伦理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孝道教育,培养了民众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为国尽忠的民族精神,提高民众的责任意识与社会意识。树立孝心,可提升社会责任感、个人荣辱观以及感恩意识。孝的精神对家庭美德的培育、职业道德的构建以及社会公德的树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善治的基础,更是实现德治的有效途径。
(三)善治是管理好当代中国社会的最优举措
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善治理念将伦理道德和政治有效结合,实现人民与国家、社会协调发展,互利共生的良好治理局面。从孝治到善治是统治者管理方法论的转型,超出儒家仁学范畴的理想社会的“善治”,更加强调和谐、效率与发展以及领导者对德行修养的注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样才能完成从上到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参与配合,使之最终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儒家的文明对中国实现善治提供有益的方法论,儒家文化是中国精神文明的载体。儒家伦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构建成错综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传承共同的精神,都应该维持人伦纲常的和平秩序,并期盼拥有安宁和谐的理想社会。
在当代中国,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对四维八德的肯可,对家庭关系中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兄弟团结的和谐氛围的期盼。家庭和谐,人心才能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实现良好的管理,对中国圣贤文化的践行,才是善。所以,善治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理想管理形式,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终极管理理念,是管理好当代中国社会的最优举措。
参考文献:
[1] 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胡平生,陈美兰.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 万丽华,蓝旭.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胡平生,陈美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作者简介:李志新,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徐彦伟,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