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对绍兴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作了简要说明,并就发展基础、经济转型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绍兴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立足于产业基础、地区特色等对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绍兴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绍兴 文化创意 发展策略 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4-033-0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与地区经济、科技创新、文化教育事业、国民消费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已被公认为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绍兴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良好,以柯桥为代表的市内各县(市、区)正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企业正迅速崛起,柯桥的纺织博览会、越城的黄酒博览会等文化创意产业展会影响力日增。如何更好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课题组在市、学院的支持下,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参阅决策。
一、进一步推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依托政策
2014年,浙江省推出《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对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绍兴市地方政府细化和落实省委《决定》中的意见和举措,利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已有的区域经济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关于加快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思路。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文创产业是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提升的保障之一。
(二)产业基础
“十二五”期间,绍兴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4年,绍兴地区已经形成一批在全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休闲娱乐骨干企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统筹和支持文博会展、现代传媒、印刷包装、艺术培训、文体产品制造、民间工艺等创意产业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6%,增长幅度明显,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三)科教基础
“十二五”期间,绍兴地区文化、教育、科研、广播影视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长足进步。2014年,全市新闻出版产业、旅游文创均快速发展。同时,规划建设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日趋完善、主业更加突出、产业全面配套、管理日臻规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领军文创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创品牌。
(四)文化基础
文化是创意产业的灵魂。绍兴作为历史古城,文底蕴深厚,传统商业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遍布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越商、纺织印染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商文化,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深远,人文景观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不断绽放新的时代活力。
(五)市场基础
创意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既能为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提供精神产品,又能服务于生产领域,兼具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通过打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调整。在发达国家,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数据显示,美国非经营性文化艺术产业每年直接或间接拉动的经济效益为369亿美元,提供了130万个就业岗位;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9%,增长率超过传统工业2.8%,是其他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近年来,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杭州、宁波等地依托人才、区位及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绍兴市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传媒、印刷包装、艺术培训、文体产品制造、民间工艺等产业都在不断壮大,布局日渐优化,文化消费进一步扩大。
二、进一步推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化创意促地区发展”为目标,坚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两轮驱动,以促进绍兴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加快地区文化进步速度,加强转型升级力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适应供给侧改革发展,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正确导向、改革创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文创产业发展体系的构建融入生态创新城市建设工程。新举措,新机制,新途径发展。
2.集聚发展,协同努力。进一步优化产业要素,发展区域特色文创产业,更新传统产业,提升品质、优化结构。多方联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协同努力,资源有效配置,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跨界集聚发展。
3.塑造品牌、提升内涵。增强文创产业对提升传统产业的积极作用,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创业态;打造文创企业自主品牌,打响品牌,加大文创项目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创人才,政府搭建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名企名家名牌,促进绍兴文创产业从数量到质量内涵的提升和转变。
(三)发展目标
1.总体要求。以构建“创意古城文化名城”为总目标,构建文创产业与旅游、科教、制造、农业融合发展新机制,促进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内涵,完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要素市场,规范文创产业发展秩序。
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产业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年平均增幅不低于10%。力争到2020年末,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5%,增幅超市GDP增幅。形成重点文创产业区块,继续扶持文创企业上市,大众参与文创事业,民资助推文创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空间布局趋于完善。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形成以旅游休闲为龙头,纺织印染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导,文艺演出、高端会展、时尚消费等为特色的产业机构,各文化创意园区合理布局的空间结构。
2.发展重点。
(1)围绕改革创新主题,推进文创产业链优化。主打文化及创意市场品牌,通过对文化的挖掘与整合,逐渐成为向世人展示多元文化创意和商务共融的窗口。大力推进绍兴古城文化资产兼并、重组与整合,培植一批跨行业、战略投资力强的产业集团,夯实产业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
(2)优化产业机构,提高发展质量。坚持实施产业高端化和梯队化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文化创意产业链上,重点发展内容原创、投资交易等产业环节;在文化创意产业类型上,重点发展创意水平高、附加价值大、科技含量足、生态环保效应好的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
(3)强化规划引导,完善空间布局。既要大力提升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功能的发挥,促进资源与产业链的整合和完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金融、商务、科技、教育等相关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点线面的产业空间布局。
(4)打造高端产业发展,聚集核心功能。第一,发挥文创业的内容原创价值。积极搭建内容原创平台,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原创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工作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组织,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加强与地方院校的区校共建,提升人才支撑能力,发挥原创产品的附加价值。第二,聚焦投资交易。绍兴地区金融发展快速,依托地区金融优势,强化投资交易功能,吸引正规融资和民间融资多方投入,重点支持版权等知识产权服务。加快培育知识产权交易机构,促进版权的资本化和产业化转化,推动文化成果的推广及社会应用。
第三,扩大信息传播交流。有效利用区域内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渠道聚集的优势,增强和扩大文创产业的聚集效应,为品牌推广、信息集散、资源配置及文化交流做传播枢纽。
(5)加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第一,文化思想与数字技术的跨界结合。如在旅游文化上,打造旅游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品牌之旅,全方位介绍绍兴旅游资源,扩大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第二,生产制造与创意设计的跨界融合。某种程度上,创意产业即为生产制造与创意设计的融合。绍兴地区,可以继续予以重点发展集设计和制造于一体的《少年师爷》等本地特色的动漫制作,加强轻纺、珠宝、黄酒等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筑设计、工业美术、现代传媒、书画艺术等与地区制造和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进一步推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举措
(一)切实提高认识,创新观念
1.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意义。当前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使国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
2.要从绍兴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来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就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对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重大意义,能极大地满足和拉动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要立足绍兴市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现实条件来加强认识。通过前期建设,文创产业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同时,绍兴市作为历史古城和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进一步发展地区文创产业提供了极好的基础。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绍兴市文化产业软实力,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
1.完善财政金融服务体系,落实产业优惠政策。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文创产业专项资金,用于重点行业项目扶持、园区建设以及平台建设、产业孵化、人才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资助、贴息与配套资金扶持。对重大文化创意项目可由财政资金提供贴息,以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增进金融机构的信心,为重大项目的融资减少障碍。
(2)发挥投资引导作用。支持文创园区、企业加大投入,鼓励文创企业争取国家、地方的资金支持;引导银行、企业、社会资本投向文创产业;引导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为文创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及风险投资等服务。
(3)优化产业政策,提供服务保障。落实省、地方关于加快发展文创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优化服务,在土地、工商、税收、人才等政策上为文创企业提供便利。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和孵化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文创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
(三)贯彻人本理念,强化文创人才支撑
1.建立多层次文创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人才选用与智力成果的转化。加强地区文创产业与高校教育基地、与市场的对接,结合文创新业态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改革课程,鼓励大型文创企业面向本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育、推广先进标准与理念,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文创新业态高端人才。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和教育资源,共建文创产业的产、学、研基地,加快行业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加快人才智力成果的转化。制定系列措施,为青年优秀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便利,为文创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2.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完善文创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以人才引进带动项目引进,以人才引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带动文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引领高端产业集聚。注重引进高层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研究制订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加强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及税收等政策配套,全面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成才提供良好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实现以人才推动产业的发展。组建文创人才库,支持文创企业实施创意创新骨干人才持股、参股、配股等政策,探索适合地方特色适合企业的人才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
(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创意内涵
过去的这几年,绍兴市文创产业已有较大发展。接下来的发展中,应积极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深入推进绍兴市文化体制改革,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创新,开拓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培育创新型创意产业的市场主体,构建创新型城市的文创产业体系。要学习先进经验,将“文化+旅游”、“文化+制造”等创新理念植入文创产业体系发展机制中;要推进我市文创体制改革,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创产业的协调发展,以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切入点,健全文创产业发展体系。统筹和支持发展文博会展、现代传媒、印刷包装、艺术培训、文体产品制造、民间工艺等行业;要充分发挥绍兴市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发挥我市地域优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创新发展外向型文化创意产业。以“走出去”带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发展品牌文创产品的同时将特色品牌送出去,提升文创品牌的知名度和贡献度。
(五)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扩大区域影响
1.定主角,发挥传统产业与创意产业优势。近年来,绍兴市投资开发建设中国轻纺城创意园、金德隆文化广场、高新区红房子创意园区、缪家桥河沿8号等多个园区,全力打造全球纺织创意中心,创意设计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后期发展中,要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将纺织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主角,充分发挥中国轻纺城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挖掘文化创意元素,对纺织时尚文化大产业、主系列进行顶层设计,加快打造纺织时尚文化的大品牌。
2.强项目,扩大历史古城旅游胜地效应。推进已有创意广场,打造“最绍兴”文创小镇。把握兰亭书法与鉴湖黄酒唯一性的特色美,深化其文化内涵,集中力量在兰亭圣地、十里湖塘等地培育创建省级和区域性特色文化小镇,大力发展书法文化产业、黄酒文化产业。做浓风俗体验味。依托鲁迅故里、东湖风景、安昌古镇等地方风俗文化鲜明的区域,集中展示非遗项目,并引入全国各地经典非遗项目,做浓风俗味,使其成为生活体验为主的风情区,提升关注度。
以文化旅游推动旅游转型升级。以文化提升旅游发展,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打响山水生态游。对新昌、稽东等山区的养生农家生态游,柯岩、大香林等知名的旅游休闲点,富盛、平水等主题乐园。强调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化。依托旅游景区、创意机构、地方特色传统工艺,开发设计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用文化提升旅游附加值。
要加强整体营销宣传,吸引游客,体验绍兴历史古城,了解绍兴文化古城,重点开发旅游创意体验产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与文化创意及旅游业的多元融合,以此带动特产、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发展。以市场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创造复合型旅游精品线路、经典景点、精致纪念品,促进旅游业多样化和深层次发展。努力延伸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旅游时间长度,满足外地游客在绍对创意型、体验型产品的需求。
综合运用推广模式。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新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商等,信息传播,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用文化创意赋予旅游新活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3.稳基础,发展创意农业。用文化内涵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充分挖掘绍兴地方茶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元素,发展特色精品农业,给传统农业以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加强对农业企业的文化内涵培育,帮助农业企业生产文化农产品和服务,积极注册使用原产地标志,强调生态文化特色。
鼓励规模企业专业化协作,发挥规模效应,促进创意农业园区建设,多种模式发展新型农业公司,如“公司+农民+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等。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培育一批大型创意农业集团。
4.创时尚,提高文创与消费品、制造业结合作用。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适应市场导向,推进消费品产品的时尚设计和制造。发挥消费品工业优势,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工艺品、纺织印染品、珠宝、家具、影视等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艺、时尚元素的结合,以创意性专业设计提升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推进传统消费品和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型。
5.重领导,发挥市场和工作组作用。加强文创产业领导。设立市文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积极发挥其作用,建立文创产业工作机制,定期研析文化产业工作。完善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科学统筹,努力体现政策特色和个项优势,推动全社会加大对文创产业的投入。建设文创产业统计系统,实现数据适时分享。设立文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平台中介服务作用,建立文创产业定期分析制度。发现文创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不足问题,扬长避短,全面提高,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寻找文创产业培育机遇。
(1)强化市场管理手段。文创产品很大程度上属于版权产品,故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依法打击各种侵犯文创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造就良性的竞争氛围;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规范中介企业的设立和运行;依法保护地区文创产业商标,为文创企业提供相关咨询和法律服务。
(2)营造创意氛围和环境。建议将文创产业发展纳入对乡镇(街道)考核指标体系中,建立量化要求和质化评价标准。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学界评论、业界定论对文创产业发展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村镇市、校企政多方开展各类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动,推动文创产业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
[本研究报告为《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招标课题》]
参考文献:
[1] 三湘都市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湘都市报,2014(8)
[2] 民建杭州市委会.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杭州民建网,2012(4)
[3] 中国行业研究网.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2013(1)
[4] 张敏,台湾如何打造文创产业软实力[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12)
[5] 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5(9)
[6] 陈志刚、桂立.发挥异地商会优势推进文创产业发展——以“千岛神韵”为例浅析淳安文创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浙江工商,2013(12):11
(作者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作者简介:俞爱平(1980—),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融资管理]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