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合作及探究能力,而课堂讨论是当前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安排讨论方式,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讨论“亮”起来。
关键词:前提;关键;保障;思想品德;课堂讨论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前提
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尽情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放下一切思想包袱,真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一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要想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就必须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同时课外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关心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二要让微笑进课堂。上课时我们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能带给学生一种尊重和信任,而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微笑,也许就能给学生传递一种力量和信心,或者化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尴尬。微笑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营造和谐宽松课堂的助推器。三要多给学生激励。我们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激励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关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在开展课堂讨论时,一定要精心策划、深思熟虑,才能真正达到讨论的效果。设计选择问题时应顾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讨论内容要有争议性。将课堂教学中有争议的问题拿来讨论,才有讨论的意义和价值。二是讨论的问题应难易适中。为了使课堂讨论能有秩序、有层次地进行,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确定讨论问题的难易度。如果课堂讨论问题出得过难,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难以把握问题中心,或者无话可说,或者无边际地乱说,课堂讨论难免出现气氛压抑、沉闷或一“放”就乱的局面。反过来,如果讨论问题出得过于肤浅,则会使学生无发言冲动,造成不愿谈或出于应付只泛泛而谈,课堂讨论易出现懒散的状况。三是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讨论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就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讨论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三、合理安排课堂讨论的方式—保障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三种,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课堂的情境、课时的安排等,灵活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课堂讨论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思想品德课堂讨论应以小组讨论为主,因为这样才能尽量让每个学生在讨论时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尽可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的参与率和有效性较高。当然开展小组讨论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要优化组合。分组时教师可以按成绩、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平衡各小组实力,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合理的性别构成,都有一个能担当重任的组织者,不至于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而每组的人数则可以根据座位的情况灵活决定。二要有明确的分工。每个组内部成员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职责,根据成员特点,分别担任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使每个成员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三是组员内部要有一个具体的奖惩制度。为确保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各小组都应该制订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奖惩制度,使成员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只要我们不断创新课堂讨论的模式,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挑选讨论的问题,合理运用讨论的方式,我们的课堂讨论就会真正“亮”起来,就会更热烈、更精彩、更有效,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受益,在课堂讨论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萧 枫,姜忠喆.名师真经[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2.
[2]卞金祥.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庐丰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