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英
幼儿园体育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显性呈现。即教师将复杂的、抽象的、繁琐的体育活动规则更直观地、形象地、清晰地呈现给幼儿,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我们在体育赛研训的研讨实践中,尝试并例举以下几种规则显性呈现策略以期共同探讨。
一、显性标志指示策略
“显性标志指示策略”即在体育活动中,采用图标、符号、简约的实物形象提示、路线指示等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规则,以及随时提醒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此策略能有效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符合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利于幼儿自觉地领悟和接受活动的规则。
案例1,显性标志指示策略应用于秩序性规则——依次排队伍最后面。小班体育游戏“草垛跑跑跑”中,老师组织孩子分成三组,每组6人,每个孩子绕着三个间距不同的草垛跑后从“田埂上”返回需要排到本队伍最后,许多孩子因为不记得自己排在哪里,就随便乱排,导致练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有的孩子多练,有的孩子参与却很少。为此,老师设计了“二次等候线”,即用一个立着的标牌上面写着“2”并加上向后箭头的标志,以提醒孩子们先排到这儿再往前跟上队伍,这样秩序就好多了。
案例2,显性标志指示策略应用于技术性规则——学习跳跃。大班体育活动“小蚱蜢学跳高”活动中,教师利用一只“脚和手”均可以活动的蚱蜢呈现“跳高”的要领:双脚并拢(小蚱蜢,学跳高,双脚并拢准备好)——小腿用力蹬地后跳起(小腿用力蹬地跳,一跳跳过狗尾草)——双脚轻轻落地(轻轻落地本领高)。
枯燥的规则在简约的实物形象及标记演示中,再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以信号提示,变得非常透彻,孩子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往高处跳的步骤要领。
案例3:显性标志指示策略应用于任务性规则——综合练习游戏或竞赛。大班体育活动“丰收乐”的“运粮食”活动中,孩子需要挑起“竹烙”(一种农具),装上“粮食”,走过“山田埂(平衡木),绕过树林(草人),送进粮仓,然后带回“竹烙”,翻过山坡回来。教师用粉笔在地上华商路线行进图,一目了然,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了游戏规则。
教师们常常组织“一物多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自主探究,交代规则时往往习惯性地要求“比比谁的玩法多”,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图示”或“实物模拟”直观表现出来,这样易于幼儿理解,而且还会提高积极性,同时图示也容易形象地表达出不同玩法的大致规则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可见,体育集体活动中巧妙地将规则通过标志指示策略显性呈现出来,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顺利接受规则信息,事半功倍。
二、显性信号提示策略
“显性信号提示策略”即在体育活动中,采用表情(如眼神)、动作(如手势)、语言(如口令、朗朗上口的儿歌)、音乐、口哨等多功能随机组合型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巩固幼儿对规则的掌握。
案例4:显性信号提示策略应用于秩序性规则——分散与集合。教师利用“右手握拳略高于头顶”表示“集合”,还可配上口哨“两短急促声”或直接语言提示“集合”。或利用“两手体前两侧八字伸展”表示“分散”,还可配上口哨“一长慢声”或语言提示“分散”等用于组织活动需要。
案例5:显性信号提示策略应用于技术性规则——学习前滚翻。大班幼儿学习前滚翻动作时,教师以生动的儿歌配上动作示范讲解:喇猬学打滚,两手用力撑、两脚快速蹬、身体如球滚、起身人站稳。”让孩子们一下子形象地记住了动作要领。
案例6:显性信号提示策略应用于任务性规则——趣用音乐练习走跑交替。小班幼儿学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走跑交替时,教师利用音乐《大猫和小猫》,幼儿跟随“大猫”乐段高昂、响亮、快速的特点练习跑,跟随“小猫”乐段缓慢、低弱的特点练习走,孩子能很好地跟着音乐理解掌握规则。
不同的信号提示可以呈现不同的规则要求,需要教师长期在实践中积累和灵活运用,如幼儿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都可以采用语言和动作示范结合的方式讲解技术性规则,竞赛性的游戏可以用音乐、鼓点等信号提示等,而幼儿参与活动中,更是需要老师随时用眼神、手势、口哨等提醒孩子们遵守规则,因此,信号提示策略可以说几乎贯穿体育活动始终,也是老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之一。
三、显性情境暗示策略
“显性情境暗示策略”即在体育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暗示幼儿理解规则,掌握规则。
案例7:显性情境暗示策略应用于秩序性规则——安全秩序。小班“熊和木头人”体育游戏中,孩子们都开心地扮演着“木头人”,当熊来了“一动也不动”,可是由于孩子们太怕“熊”了,有的孩子竟然四处奔跑躲藏,为保护孩子游戏中的安全,教师连忙在地面上划出“熊”“木头人”的家,告诉孩子“木头人”要在自己家里的噢,要不然迷路了更危险的,有的孩子连忙补充“还会有大灰狼、大老虎的”,大家自然地在情境中理解了游戏的秩序要求。
案例8:显性情境暗示策略应用于技术性规则——学习匍匐爬行。大班体育活动‘‘学做解放军”教师引导幼儿练习“匍匐爬行”时,给孩子创设“解放军过隧道”的情境,在软垫上方做上支架,以软质网状物盖上好似‘‘隧道”,‘‘隧道”上方在网上系上铃铛做敌人的“报警器”,要求孩子们选择不同高度、不同长度的隧道尝试根据动作要领通过,规则要点就是不能碰到上方敌人安装的铃铛“报警器”。“报警器”的安置给孩子们练习身体着地匍匐爬行的动作要领提供了暗示效应,每个孩子都努力地按规则练习。
案例9:显性情境暗示策略应用于任务性规则——学习肩上挥臂投掷。大班体育活动“愤怒的小鸟”中,教师创设了“愤怒的小鸟”和“绿小猪”的游戏情境,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扮演“愤怒的小鸟”(胸前贴标记)手拿“纸球”练习动作要领,而后继续在森林游戏情境中由配班老师不断呈现远近不同的“绿小猪”投掷目标,“小鸟们”练习投远,然后再由配班老师演示不断移动的“绿小猪”投掷目标,“小鸟们”练习投准,孩子们在角色扮演和游戏情境下掌握动作要领并按规则完成了游戏任务。情境暗示策略更适用于小班幼儿,他们天真,易于情绪化,常常被周围环境影响,教师可以尝试运用。
幼儿体育活动规则巧妙灵活地运用显性呈现策略,能有效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活动中因规则执行而产生的消极等待、纪律维持、重复讲解、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等弊端,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