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幼儿心理特点 提升绘本对话成效

2016-11-19 08:41朱静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幼儿心理对话绘本

朱静

摘要:幼儿与绘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绘本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幼儿已有经验理解绘本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只是把绘本当作儿童识字或者教化的工具,孩子就失去很多绘本阅读的乐趣,儿童与绘本的对话过程,是一个涉及到知识经验、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幼儿心理 绘本 对话

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一般包括幼儿与成人的对话、幼儿与幼儿的对话、幼儿与自己的对话及幼儿与绘本的对话。而幼儿与绘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绘本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理解绘本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体验的过程。在对幼儿与绘本对话的实践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以下几组镜头:

镜头一:“小鸡和小鸭是一对好朋友……”小二班语言区里传来了沙沙稚嫩的童音,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她正模仿老师在讲故事,手里却捧着一本倒置的图书,环顾四周,其他小朋友也有这种情况。

镜头二:在阅览室,一些幼儿选好图书后,开始漫无目的乱翻,有的从头翻到尾,有的从中间看起,有的从后往前看,嘴里一边看一边说着与图书有关或无关的内容,有一定的联想,但有时偏离绘本内容主题。

镜头三:小、中、大班幼儿在看图书时,都能根据自己对角色的表情、动态的理解,去想象角色的对话,而在对角色的心理活动的了解上存在着年龄特点。中、大班幼儿能描述出主角的某些心理活动。如“小鸡心里想着……”“小马担心过不了河……”虽都属较表层的心理活动,但也表现了幼儿已开始能离开画面进行联想,把画面以外的事物结合到图书画面上去理解内容,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根据幼儿在与绘本对话的具体表现,我们发现幼儿的行为受其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托班和小班的幼儿对话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明确目的,对话内容以自我为中心,属于对话的低级阶段;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小班幼儿更喜欢用耳朵而不是用眼睛“看”。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对话目的,属于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对话的高级对话。幼儿的对话内容是否生动、独特,与他们在讲述时是否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能像小、中班幼儿一样只停留在观察图片所能观察到的具体、表层的内容,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幼儿通过联想、想象,根据图片中所提供的线索,“看”到图片的内容(如“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内容),只要留有时间让幼儿充分联想、想象,幼儿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1.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

幼儿在与绘本对话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绘本的角角落落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通过眼睛所看到的画面来通过自己的想象判断绘本的情节,猜测画面中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这除了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更需要借助想象力进入绘本世界,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想象,它依赖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及阅读经验的积累。

2.有利于幼儿进行运用语言的经验积累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从伊呀学语到规范使用语言的过渡期,而语言经验的积累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绘本对儿童的认知和语言都非常重要。幼儿与绘本对话的过程中,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运用到孩子现有的语言积累。这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建立与绘本对话的多元化活动模式,也是孩子从观察到运用语言再到理解绘本的良性循环。

3.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与成人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并不满足于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如果那样他们就不会要求一遍遍反复听同一个故事了。幼儿之所以反复听同一个故事,是因为他们在这其中获得了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可能是过去经验的生动重组,也可能是经验的扩展,或者是一种新的经验的产生。

1.关注心理——从看见儿童到看懂儿童

在对儿童与绘本对话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儿童在与绘本对话时的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认知、理解和表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首先要针对儿童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绘本。例如《黄色的,是蝴蝶吗?》这类绘本,它提供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具象的凭借物,而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时期的幼儿想象的一个特点就是更依赖图像、图形。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特别是前期,使用的绘本应以图片为主,绘本内容的生动性还是很必要的。对于能力较弱的儿童,可以让他和同伴或老师一起阅读,以增强阅读的兴趣为前提,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字的认读,图加文的形式能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

2.多样尝试——从单一走向多维发展

三至七岁的儿童开始以“我”为中心,这一时期是儿童词汇量突飞猛进的时期。所以我们对儿童的这种趋势加以充分引导,在“我”的同时增加“你”的概念,从两个范畴丰富儿童的词汇量,双向的发展幼儿的对话能力,尤其是将绘本作为相对于“我”的一个“你”,在对话中推进儿童的联想思维,发展他的对话能力。同时要关注到孩子不同性别的心理特点,鼓励孩子的发展从单一走向多维。比如男孩子开始注重冒险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往往会将自身代入,成为书中的男主角,如王子之类。女孩也开始在与绘本的对话中将自己化身为女性的角色。对于这种不同,老师要加紧指导,注意对儿童的引导,从不同的切入点,将他们导入不同的方向。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其在于绘本对话时的兴趣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作为老师所要注意的地方。

3.有效介入——从禁锢儿童变为放手等待

幼儿对绘本的欣赏和理解的过程是能动的再创造的过程,是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绘本中有很多意境是隐藏在图画和文字当中的。对于儿童来说,与绘本对话的过程,不但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更是一种幼儿自发的学习过程。幼儿通过与绘本中人物的对话,借用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情感,正是这种全面而深刻的活动过程巩固了绘本阅读体验。所以老师在发现幼儿与绘本对话时,有时并不一定要马上介入,不做过量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充分了解聆听幼儿在与绘本的对话中的表现和想法,领会并尊重幼儿的意图,一旦发现幼儿遇到困难,再提供支持性帮助,让孩子在对话中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小学附属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心理对话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园色彩创设与幼儿心理引导探究
动画“情结”
由半朵小红花想到的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