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考

2016-11-19 15:19王美芝
百年潮 2016年4期
关键词:纪念册校歌青年干部

王美芝

1940年初,一所用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干部学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创办。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用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干部学校,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对于这所专门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目前仅在一些文章中有零散记述,且提法多有不妥和不实。笔者有幸查阅到有关史料,为这所学校的研究与考证提供了坚实的史实依据,并依此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创办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大批爱国青年为了抗日救国,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为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抗战教育与技能培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临近延安的国统区创办了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以后又相继改称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安吴青年训练班。当1939年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战时青年训练班即安吴青年训练班继续在国统区办下去已无可能。194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根据当时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议在延安开办青年干部学校,将中央党校青年班和安吴青年训练班的学员转入该校学习。会议批准了这一提议。

此后,经过一个月的筹备,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基本就绪,中共中央决定将这所学校定名为“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0年2月14日的《新中华报》报道说:用毛泽东的名字作为这所学校的名称,“就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的名字,是中国人民解放的旗帜,同时也是中国青年解放的旗帜,中国青年在这一旗帜的指导之下,将得到光明的自由和幸福。”学校的办学方向:“是要帮助青年干部去掌握革命理论与实际的武器,精通青运指导与方法,养成勇敢活泼,民主互助,团结进步,艰苦奋发的战斗精神。”

由于5月4日是青年节,延安要举行盛大的纪念大会,所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虽是5月4日正式开学,但开学典礼提前于5月3日下午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安吴青训班校友、各机关代表及中央领导同志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吴玉章、邓发等,与300多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共10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所新型高等干部培训学校的诞生。师生们高唱着《泽东青干校校歌》,将开学典礼推向了高潮。副校长冯文彬首先报告该校创办经过及教育方针,他在报告中指出:“把毛泽东的名字作为校名,即是要全体学生来努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学识,革命方法,伟大的精神。”接着,王明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学习毛泽东》的讲演。他说:“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学生应该以‘学习毛泽东为中心任务。”即“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始终一贯忠于革命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勤于学习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勇于创造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长于工作的精神”“学习毛泽东同志善于团结的精神”。

学校的组织概况

1940年2月14日,《新中华报》报道:中共中央“决定由陈云同志任校长,冯文彬同志任副校长,刘光同志任教务处长,丁浩川同志任副处长,黄华同志任生活指导处长,史洛文同志任副处长”。5月4日学校开学时,学校则正式设正副校长,分别是陈云、冯文彬;正副校长下设教育处,教务长为黄华。教育处下设三个科:教育科、干部科、总务科。分工是:教育科的任务是确定各班的教育计划,组织学生的学习,研究适合于各班的学习方法,沟通教员与学生间的关系,努力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计划的实现。干部科的任务是:审查学生的入学条件,了解干部,帮助干部,分配干部与使用干部,从干部的管理上来保证学生的品质培养,来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总务科的任务是:改进学生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从物质的供给上来保证教育计划与学习计划的完成。

学校里从教师到学生都有共产党员,为加强党的领导,学校设中国共产党总支委员会,直接领导学校里的各个支部,管理学校党的组织与教育工作,从而确保学校教育计划与学习任务的完成。

学校里还设有学生总会与学生分会。学生总会与学生分会都由学生自己来管理与领导,一方面领导同学们的社会活动与课外学习,一方面与学校配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完成教育计划而努力。

学校根据学生的文化理论水平及不同的求学性质,分成六个班。第一班是高级班,学生的文化政治理论水平较高,有相当时期的前方或大后方的青运工作经验,学习期为一年半,偏重于个人的自学,深入地研究马列主义的精神与方法,总结青年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以集体学习配合与辅助个人学习质量的提高。第二班、第三班是普通班。学生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出来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是从前方工作岗位回来的,学期一年,教学主要是给予一般的政治理论知识,基本的青年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学校更多地组织他们学习,给予更多的具体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各种疑难问题,以辅助他们个人学习的不足。第四班是陕北干部班。学生全数是陕北地方干部,大部分是农民出身,有一年至四年以上的青年工作经验,文化理论水平较低,学期一年,在教学上首先注重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他们的政治教育,并且要求他们学习青年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第五班是军事班。学生大部分是陕北各地的农民青年,有高小程度的文化水平,一年以上的军事政治训练。对这些学生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创造与建设地方青年武装和军队武装准备干部。这一班的教学重心,是关于军事和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第六班是儿童班。这个班的儿童都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参加过抗战中的各种儿童组织,经过前方一年的工作锻炼,政治水平和工作经验都高于一般儿童。对这班儿童教学,最主要的是文化教育,让他们学会阅读和宣传,了解最基本的自然现象、生理卫生等基本常识,以便能够成为儿童中的新生力量,去开展全国的儿童工作。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除儿童班以外,总的是培养区县以上的干部。这些区县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和青年工作理论和方法。

学校实行军队式生活。学员每天早上6时随军号声起床、跑步,早饭后开始学习。午饭后午睡,午休后开始工作或学习。晚饭后自由活动,10时熄灯号吹响,开始休息。学员每人每月发一元边区纸币津贴,每年冬天发一套棉衣裤和棉鞋帽,夏天发一套单衣。被褥也由公家发给。学校设有图书馆。图书馆继承了战时青年训练班的书籍。开学之时,就开始筹建医务所。七八个学生住一个窑洞,每个宿舍中有一张五尺长的大木桌子和八条木板凳,学生的文具用品,由学生会与学校共同

解决。

学生的成分与构成

学校开学时,共有学生300人,大部分是青年知识分子,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与少数工人及自由职业者。他们来自前方、大后方及边区各县。这300名学生,大概情况如下:

来校前的工作活动及特长:

从事青年工作者69%,从事文化教育者11.5%,从事机械工作者□□.45%。

年龄构成:

14-15岁4.35%,16-17岁10.74%,18-19岁22.32%,20-21岁33.01%,22-23岁17.46%,24-25岁7.76%,26-28岁4.35%。

文化程度:

大学6.4%,高中21.4%,初中28.2%,小学27.8%,识字6.8%,文盲1.5%,专科2.5%,师范5.5%。

籍贯:

□□□4.85%,山东8.74%,河南5.83%,山西6.31%,江浙7.98%,安徽4.37%,湘鄂赣3.87%,四川30.1%,陕西11.16%,□□2.91%,□□2.48%,陕甘边区13.5%。

性别及婚姻:

男84%,女16%,已婚23.3%,未婚76.7%。

成分:

学生54.33%,工人3.89%,农17%,商0.97%,军□3.39%,法政2.92%,文教12.63%,店员学徒4.86%,医学0.97%,军队0.48%,其他10.4%。

这个统计资料是可靠的,是从查找到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原始档案上摘抄下来的,但其中有的百分比累计不上。

校歌与校训

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办的大学都有校歌和校训,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也一样,也有自己的校歌和校训。校歌的名字叫《泽东青干校校歌》,F调,4/4拍,乔木词,星海曲。歌词全文如下:

生在英雄的时代/长在人民的旗帜下/毛泽东的双手/抚育我们长大/坚定意志/艰苦传统/互助精神/民主作风/我们学习/胸怀若谷/我们奋斗/浩气如虹。

记住仇敌未平/破碎河山未整/同胞正在呻吟/天下正待澄清。

太阳照临我们的肝胆/大地倾听我们的誓言/愿将热血灌溉人间/种出自由灿烂春花一片。

学校的校训为:

坚定的意志,

艰苦的传统,

虚心的学习,

民主的作风,

互助的精神,

活泼的生活。

这是从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原始档案上发现的校歌与校训,校歌歌词与当今若干回忆文章中关于胡乔木诗词的记述有不同之处,如:“长在人民的旗帜下”,当今回忆成“站在人民的旗帜下”,或“长在人民的旗下”;“互助精神”,当今回忆成“革命精神”;“记住仇敌未平”,当今回忆成“记否仇敌未平”;“天下正待澄清”,当今回忆成“天下尚待澄清”;“种出自由灿烂春花一片”,当今回忆成“结成自由春花一片”。也有人在关于胡乔木这一歌词注解中说:“此篇作于1940年夏。”其实此篇作于1940年5月4日前,即1940年春。因为5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时,学生们已经会唱此歌;5月4日学校正式开学这天,校歌已经油印出版。校歌的名称为《泽东青干校校歌》,非今人所认为的《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歌》。

毛泽东给学校的亲笔信和题词

毛泽东在学校开学时,既给学校写了亲笔信,又写了题词。

信的全文是:

青年干部学校的同志们,盼望你们努力学习,不但学好一般的革命理论与革命经验,而且学好团结青年群众参加革命运动的理论与经验,而在目前一切的目标,就是为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题词是:

打日本救中国

1941年春节期间,毛泽东还给前来拜年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代表题过词“肯学肯干,又是革命的,必定是有益的,必定是有前途的”,已为人们熟知,这里不予赘述。

开学纪念辞

蒙古文化促进会,于1940年初在延安开始筹备,4月31日正式成立。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时发来祝词,全文如下:

青年是社会的中坚分子。没有青年,要战胜日寇和建设新中国,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青年,要推翻人类中的剥削制度和创造合理幸福的新社会,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加紧培养青年干部是很重大的事情。因此,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就肩负特别重大的责任。我们的意思,这个学校不但要努力培养汉民族中大批的青年干部,而且应当设法吸收国内各少数民族中的许多青年干部到这学校中来,帮助他们,给他们以革命的教育,使他们,等回到自己的民族中后,以从事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工作。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当时在延安具有很高威望、被中共中央称为“全党和青年们学习的榜样”的吴玉章,写来了祝词:《祝贺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全文如下:

青年男女同胞们和同志们:

我羡慕你们生在这社会的大变革的时代,而又有这样好的环境让你们学习。在我青年时代虽然有恨那黑暗的社会,陈腐的生活,而苦无正确的指南来引导我去提高坚实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我前往苏联碰了近十多年,直到我深刻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尤其是唯物理论辩证历史唯物论以后,才觉得在生活中添了新生命,才觉得感到愉快活泼。只恨和他们相识太晚。你们现在以十多岁的青年就能得到前人数千年或数十年所不能见到的事,这是何等幸福啊!但愿你们努力学习,武装自己,不要有到了这座山望那山之叹。

前进吧!

大时代正在等着你们。

将来的时代是你们的。

开学纪念册

在学校开学之日,学校印发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纪念册》。这本纪念册为32开本,封一为套版彩色油印,其余均为白底红字。封一写着:“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纪念”字样,画着一青年人骑着骏马奔腾前进等装饰图案;封二为纪念册目录,封三为校歌,封四为校训。纪念册正文为白底黑字,共25页。这个纪念册,保留下来许多珍贵史料,使当今的读者依然能够一睹当年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和题词的风采。

在这本纪念册出版之际,冯文彬副校长撰写了祝词:《对青年干部学校的希望——为开学纪念册而作》,全文如下:

今天,是中国青年光荣的日子,战斗的日子——中国青年节。同时,又是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开学的日子。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创办,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有极重大的意义,因为,它的开学将培养出一批更坚强的青年干部,这种干部的产生,对于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上,青年组织的巩固与扩大上,对于青年干部的理论水平的提高上,都有决定的作用。使青年统一战线的创立更有了保证。

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所创办起来的学校中,每个学生学习的方向上,不仅需要有一般的革命理论,还需要有青年运动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必须具备青年干部的条件。因此,青干校的每个学生必须朝着以下的方向努力前进:

坚定的意志

艰苦的传统

虚心的学习

互助的精神

活泼的生活

民主的作风

这就是青干校的校训,也就是培养青年干部的标准,和选择青年干部的条件,以及青年运动中每个青年干部必具的品质。只有这样才不辜负我们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对于我们的期望,以及党中央对于我们的要求。

这是我对于青年干部学校的希望,我也和同志们一起,共同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希望各先进长辈对于我们指导,以及各校友的帮助。

这本纪念册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真实情况,清晰地展现出来,不仅澄清了今人的许多模糊认识,而且保存下来了毛泽东给该校的信和题词,保存下来了老一辈革命家如吴玉章、胡乔木、冼星海、冯文彬、黄华等人的墨宝。这本纪念册,是今人难得的珍贵历史文献,也是研究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珍贵史料。

(编辑 黄 艳)

猜你喜欢
纪念册校歌青年干部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编读往来
“张钟俊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册首发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
青年干部要有“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