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产区桑椹病虫害的初步调查

2016-11-19 08:23卜令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桑椹亳州调查

卜令雷

摘 要:桑椹为药食兼用的果实。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调查了亳州桑椹产区的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亳州产区桑椹主要有以下几种病虫害:白杯盘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 (P. Henn.) Wketz引起的肥大性菌核病、白井地杖菌Mitrula shiraiana (P. Henn. )Ito et Imai引起的缩小性菌核病和肉阜状杯盘菌Ciboria canrunculoides (Siegl. et Jank)Whetz. et Wolf引起的小粒性菌核病。此结论可为桑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管理及深入研究等积累科学资料。

关键词:桑椹 病虫害 调查 亳州

1.引言

桑椹(mulberry sorosis)别名桑枣、桑果、桑实、乌椹等,为桑科(Moraceae)由中国营养学会认定为20种药食同源果蔬之一,桑椹红色素被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此外,桑椹性寒味甘酸,更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传统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桑椹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等症,对降脂、减缓神经衰弱、增强免疫力、等均有效。

桑树种植遍布全国各省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果园树龄的增加,加上主要产区在果实收获时恰逢梅雨季节,桑椹病虫害的发生影响到药材生产的质量与效益。为确保药品食品的安全、促进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本文对安徽省亳州市桑椹产区的病虫害进行了初步调查。

2.调查方法

选择地处安徽省亳州市作为调查地点,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桑园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某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进行预测预报等,采用定点调查和查阅文献等相结合的方法。

2.1定点调查。

第一次调查时,选择亳州桑园内,确定调查样点,做好标志,观察样点的桑病虫害发生情况,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和数据,以便掌握桑园的病虫种群动态、季节变化和长期规律。

2.2查阅资料和座谈访问。

桑病虫调查是一项连续性较强的、系统的工作,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前人所做的调查工作结果和经验,使调查工作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广大蚕农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对当地的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等,有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是调查研究不可忽视的方面。

3.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已经威胁桑椹生产的病虫害有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桑螟虫、桑象虫、桑蓟马、天牛、红蜘蛛及茶翅蝽等,其中由真菌引起的菌核病危害最重。桑椹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该病具来势凶发病快、发病时间基本一致的特点,严重时可造成桑园颗粒无收。

3.1肥大性菌核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白杯盘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P. Henn.) Wketz,其分生孢子梗基部粗、顶端细小、丛生;分生孢子单胞、卵形无色;菌核萌发产生1-5个肉质杯状、具褐色长柄的子囊盘(直径0.5-15cm),侧丝细长;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无色单胞,具1-2个隔膜。该真菌侵染桑椹花被使之厚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病果膨大,中心有一黑色菌核,病椹弄破后可散出臭气。

3.2缩小性菌核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地舌菌属的白井地杖菌Mitrula shiraiana (P. Henn. )Ito et Imai,其分生孢子梗细丝状具分枝,端生卵至椭圆形、无色单胞型分生孢子。从菌核上产生单生或丛生的子实体,子实体有灰褐色长柄,柄部扁平(有的稍扭曲),生有茸毛;子实体头部长椭圆形,具数条浅褐色纵向排列的稻纹,子囊生在头部外侧子实层里,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被侵染的病椹显著缩小,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暗褐色细斑,病椹内形成黑色坚硬如鼠粪状菌核。

3.3小粒性菌核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的肉阜状杯盘菌Ciboria canrunculoides (Siegl. et Jank)Whetz. et Wolf,其分生孢子近球形。子囊盘杯状具长柄,子囊圆筒形,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肾形,有半球形小体附着。侧丝有分枝,有隔或无隔。桑椹花期受侵染后病果膨大,内生小粒形菌核,病椹灰黑色,容易脱落而残留果轴。

以下是诱发桑椹菌核病的主要真菌种类:1.白杯盘菌(桑实杯盘菌),菌特征:分生孢子单胞、卵形无色;菌核萌发产生1-5个肉质杯状、具褐色长柄的子囊盘(直径0.5 -1.5cm),侧丝细长;子囊孢子8个,椭圆形、无色单胞,具1-2个隔膜。病灶:病果呈乳白色或灰白,膨大,中心有一黑色菌核,弄破后可散出臭气。2.白井地杖菌,菌特征:单胞型分生孢子;子实体有灰褐色长柄,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病灶:病椹显著缩小,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暗褐色细斑,内形成黑色硬如鼠粪状菌核。

3肉阜状杯盘菌,菌特征:分生孢子近球形。子囊盘杯状具长柄,子囊圆筒形,内生8个肾形子囊孢子。病灶:病果膨大,内生小粒形菌核,病椹灰。

4.结论与讨论

桑树病虫及其被害植株在田间的分布型常因病虫的种类和发生期而异,同时也受地形、土壤、栽培方式以及桑田小气候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亳州产区桑椹主要有以下几种病虫害:白杯盘菌(桑实杯盘菌)引起的肥大性菌核病、白井地杖菌引起的缩小性菌核病和肉阜状杯盘菌引起的小粒性菌核病。此结论可为桑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管理及深入研究等积累科学资料。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05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1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66-2067

亳州市园林植物调查药用价值分析。项目号:KJ2013Z221

猜你喜欢
桑椹亳州调查
亳州司尔特——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桑椹(外一首)
桑椹
居· 文化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更年期滋补可用桑椹膏
历史名城亳州与古代军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