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报
教育应该如同甘露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涵养着富有色彩的生命。学校以“温润”为教育理念,营造和谐温暖、内涵丰厚、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成才。
1.“攒劲儿”助学体系
学校积极构建帮学生“攒劲儿”助学体系,提出了“开阔时空视野,使正劲儿;养成良好习惯,使顺劲儿;培养广泛兴趣,不败劲儿;打下坚实基础,有后劲儿”的培养目标。
养成好习惯,学生才能知书、达礼。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常抓不懈,倡导“动静分明、内外有别”的文明行为,从路队秩序到学习行为,从读写姿势到听课习惯等各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精细化管理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采取了“趣味教学”模式,教师开拓思路,带领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学生们兴趣浓厚,课堂已经俨然成为他们的“研究所”“数字王国”“播报天地”“智能竞技场”……基于学生兴趣的广泛性,教师鼓励学生走出“知识”课堂,自主观察、探索,一个个小科学家诞生了;鼓励学生读书、写作,一个个小作家脱颖而出;鼓励学生唱歌、跳舞,一首首略带幼稚却信心满满的童歌飘荡在校园里……有了“兴趣”这味良药,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一步步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成就的大楼才会越建越高。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教学目标,一节课一个小目标、一单元一个整合目标、一学期一个阶段目标……在不断打牢基础的过程中,积攒充足的后劲儿,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基。
2.“快乐家访”
学校创新性地实施了“快乐家访”家校沟通方式。每到周末,教师就带领一些学生到一周内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同学家中进行访问,被家访的同学带着满心的自豪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带领同学参观自己的卧室、书房,或者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目等。家访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们由害怕家访到期待家访,由害怕教师的“威严”到喜欢教师的“笑脸”,此项举措在学生、家长和社会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快乐家访”,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孩子加入到“快乐家访”的队伍中。
3.个性化评价
学校创新评价体系,采用学型制评价和个性化评语,让评价更加科学,更有人情味。
学校开展了低年级“学型制”评价,即把每一个学生按照综合表现及学科学习情况分型评价。每个年级有不同的教师期盼:一年级——“我是苗圃新芽芽,老师盼我快长大”;二年级——“我是百草园中花,老师把我美姿画”……综合表现评价型分为6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每个学科也有独特的评价方式。
学期末,班主任写出个性化评语并在班级内宣读,学生根据评语内容,说出相对应的学生的名字。教师将个性化评语传递给家长,开学后,家长将反馈意见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还采用书信评语、“淘宝体”评语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综合实践
德育实践基地是学校德育的特殊载体,为德育活动提供了宝贵平台。学校先后开拓了“红领巾”超市、“红领巾”邮局和鸽子养殖、吊兰种植等实践基地,并适时开展了校外超市体验、“学雷锋见行动,爱满校园”等活动。
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启动了“我是小助手”学生校园义工活动。学生义工在教师义工的带领下,深入银座商场、百货大楼、胜大超市等地担任结算小助手和超市服务人员等;前往老年乐园与老年人一起聊天、交流;深入社区进行治安巡逻、秩序维护、小区清洁、爱心传递等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着“服务、奉献、互助、友爱”的义工精神。
5.魅力校本课程
学校整合本校教师、家长、职业学院学生、老年大学师生、社会专业力量等多方面资源开发了具有“温润”特色的校本课程,包括艺术、运动、科技、实践、形体、棋艺六大类。每周利用周四第六、七节课时间(进入课表)进行走班制学习。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也为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