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缓解中小学教师压力

2016-11-19 07:16王笑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规划目标

王笑梅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过度的压力会使教师出现焦虑、压抑、担忧、冲动、易怒、失去自信、对工作不满意等现象,甚至出现严重头疼、头晕、疲劳等生理反应,这应该引起重视并予以解决。我们认为,引导中小学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是有效缓解中小学教师压力的方法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类型

一般而言,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可分为学生管理压力、个人发展压力、教学工作压力三个方面。学生管理压力多来自于教师对班级学生的成绩、习惯、道德发展,特别是在对个别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造成的困扰而形成的压力;个人发展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师对职业前途的担忧、对待遇方面的不满和需求、对家人照顾不够、个人能力提升得不到满足等方面;教学工作压力主要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备课、上课、教学方法的提升以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和期望等方面给教师造成的压力。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形成原因解析

中小学教师压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是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在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形成中小学教师压力的主观原因。

工作动力的缺失。工作动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理想和目标的缺失。很多中小学教师缺乏思考,所以不清楚自己处于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这就直接导致许多教师迷茫、混沌,在工作上表现为被动地听领导安排,单纯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没有自己的追求,这样就容易产生压力和倦怠。

自我认同欠缺。教师自身需要在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现在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缺乏自信。所以也不能做到正确地反思自我、肯定自我和调适自我,因此形成了很大压力,最终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工作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深化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势必对担负着学校教育责任的中小学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就有很多教师会感觉到自我工作能力的不足,在新形势下很难适应教育的变革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工作方法不科学。新课改要求中小学教师拥有多重角色: 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伙伴;既是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决策者;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研究者。很多教师感觉难以胜任这么多的“理想角色”,因此形成了压力。其实,这中间存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的问题,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合理地分配精力和时间,多重角色也可以扮演得很出色。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引导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来解决。

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途径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涯就是人生的发展道路。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个人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等基础上,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措施所做的整体设计,即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规划、计划与落实。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包括职业发展方向的树立、自我评估与自我定位、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目标和路线规划、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定期评估与反馈六个步骤。它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有其详细可行的方法。

自我生涯规划能够引导教师在认清自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和理想,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努力践行。同时,生涯规划具有较为完备的科学规划方法,可以指导教师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发展自我的目的,具体如下:

1.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教师明确工作目标,使工作生活更具活力和热情

很多中小学教师因为缺少目标追求,才会感到沉重的压力。只要中小学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远大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并为之奋斗,那么,教师职业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工作的压力感和疲劳感就会相应减少。

新课程改革为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平等的自我发展的契机和平台,教师只要对自我生涯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在职业生涯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一步步踏实走好,就能够做到立足现在、把握未来,就会不断地取得事业的成功。

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教师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要将目标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最佳特长、最大兴趣和最优性格上;目标的高低要恰到好处,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过高,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标准,否则会使教师丧失信心,放弃努力;目标不宜过多,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最好集中为一个或两个;发展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些目标要分别与教师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相对应。

2.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

内驱力即内在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教师内驱力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发展的助力,只有具有强大内驱力的教师才有生气,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从而充满活力。

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教师拥有自己的职业信仰,坚信自己的教育活动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拥有对教育价值的认定和承诺,追求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有了这种规划和信仰,才能使教师排除干扰,勤奋工作,感受工作的成功,受到学生的爱戴,从而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与激情,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当一个个目标实现之后,能够使教师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使教师增强对自身教育活动、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做到既不推卸责任,也不过分自责,做到从实际出发,增强成功的信心,从而缓解工作压力。

3.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从成长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提升、创新的过程。

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使教师通过自我实现的方式实现专业成长。 “自我实现”来源于以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真正含义是当人们获得了生理、安全和情感需要的满足以后,就要追求自我实现的满足,即在与环境积极协调与适应的前提下,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通过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教师不断地超越自我、发展自我,这也就自然地促进了教师在专业上的自我成长;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教师通过规划自己美好的职业生活蓝图,在规划中不断反思总结、树立目标,实现幸福的自我专业成长,从而使自己切实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动力;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有益补充。在许多教师培训中,教师教育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来实施,仍然将教师摆在一个纯粹受教育的位置,至于教师的个人角色意识、实践需要和追求,则没有受到重视,而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主动关注自身专业成长,加深了其对职业价值的理解,使其不会在教师生涯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4.自我职业规划有助于提升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学生,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自信从容、乐观向上、锐意进取、勤于思考、意志坚强、宽厚仁爱、努力执著等内容。

自我职业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为了实现自我规划的目标,需要具备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及时反馈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锻炼的过程。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规划目标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