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写作中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给人深刻印象,能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同时增添文采。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和大家一样,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能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课后题“研讨与练习四”:“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你怎樣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将春天比作别的什么吗?”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绞尽脑汁想,教师启而不发,最后憋出三五个比喻句,此题不了了之。今年又遇到“瓶颈”了,怎么办?
学以致用——运用“五觉法”妙写比喻句!
《春》第五段在描写春风时,就是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突出春风和煦与清新的特征。文章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作者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更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再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使得春风中带着一种特有的芳香了。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声响。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但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演奏了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作者从不同感觉写来,把难以捉摸的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作者在文中第四段描写春花时,同样是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个角度描绘春花竞放景象的。多种感官的感受勾连映衬,烘托渲染,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画面立体感很强。
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描写景物。运用“五觉法”,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写作时,最好用上适当的拟声词);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课本中我们提供了运用此法的范例。如,鲁迅的《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句话写出了“天空”“月”“西瓜”的颜色分别为“深蓝”“金黄”“碧绿”,也写出了“月”的形状是“圆”的,西瓜地的大小是“一望无际”的。作者首先用眼睛仔细观察,然后用文字再现了眼前的景物。还比如《济南的冬天》《风雨》《紫藤萝瀑布》《秋天》……
那么,赞美春天的比喻句,可以用这种方法吗?
可以由此启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感知春天的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将获得的特殊感受化为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将春天比作可以看的东西,可以听的东西,可以闻的东西,可以吃的东西,一切能给人带来美好感受的东西!比喻成什么样的事物?学生文思泉涌,比喻句似随手拈来!
春天像一支画笔,描绘出绚烂的图画。
春天像一把巧剪,裁出大地片片新绿,浓淡相宜。
春天像刚绽开的花蕾,里面装满了新奇。
春天是把小提琴,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春天像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春天像闹钟,催醒了花草树木,鸟兽鱼虫。
春天像朋友银铃般的笑声,慰藉身心,使你舒展眉头。
春天像一瓶香水,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春天像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我们不自觉地靠近,靠近……
春天像一块德芙巧克力,甜甜的,香香的,令人回味无穷。
春天像活泼的孩子,蹦着,跳着,笑着,闹着。
春天像恋人的笑靥,时时刻刻温暖着你的心。
春天像一场电影,如梦如幻,令人如醉如痴。
……
学会这一种方法,尤为重要。如题:
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格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又如题: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者: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这只是仿写题,更多的则是学生自由书写性灵。学会此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大有裨益。
“五觉法”的妙用是多渠道的,富有立体感的:用视觉,可以察形观色巧描绘,使人如见其状,历历在目;用嗅觉,可以吞芬吐芳妙描摹,使人如闻其馨,沁人心鼻;用味觉,可以含英咀华泼浓墨,使人如品香茗,秀色可餐;用听觉,可以聆听妙音精绘画,使人如雷贯耳,余音绕梁;用触觉,可以身临其境细体会,使人如影随形,真实可亲。我们要想在写作中运用“五觉”法来写比喻句,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学会使用多种感官,展开联想与想象,还要把喻体写充分,写细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