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机智

2016-11-19 12:48杨辉
亚太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机智

杨辉

摘要:教师备课再怎么充分,总会有意料不到的情况,所以,要让遗憾少一些,除了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还需要快速的临场应变能力,即教师机智。

关键词:机智;随机应变;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41-01

我读大学时,我们的中教法老师反复强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是一个富有机智的人,因为语文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备课再怎么充分,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要让遗憾少一些,除了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还需要快速的临场应变能力,即教师机智。

我觉得课堂机智需要以下四点:一、学会冷静。有了冷静就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找到最佳应对之策;二、学会发散思维,它可以帮助你实现思维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三、学会幽默,可以化解尴尬,赢得思考的时间,加课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四、加强练习,“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只有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机智。

我在平时的上课中,遇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是机智帮助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为我赢得学生的雷动的掌声。

一、兰芝漂亮吗?

比如我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最后一课我们来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的人物形象以及产生悲剧的根源,当分析到兰芝时,大多数学生都说到能干、知书识礼,对爱情的坚贞等,但有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她也很漂亮。”顿时,全班一片哗然,却觉得这个同学有点“那个”,他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脸胀得通红,这时,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好,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兰芝漂亮吗?同学们都众口一词:“漂亮。”在文中有描写吗?同学们说有,我问在哪里,怎么说的,学生就说她被休回家时的打扮,“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口如含朱丹,指如削葱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我说很好,是正面指写还是侧面描写,同学答,是正面,我及时肯定,又问有没有侧面的,在哪里,学生开始找,后来形成了统一观点,其作为被休回家的女子,并不是一文不值,反而倒成了抢手货,如县令的儿子和太守的儿子都争相来提亲,在那样的社会,如果不是绝代风华,是不可能有如此礼遇的,所以,说兰芝漂亮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还剩十多分钟的时候,我问同学还有没有疑问,有些同学使用“反弹琵琶”的计策,提出了一些非常“刁钻”“古怪”而又让我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以下两个:

二、焦母嫉妒吗?

第二个问题,文中焦母休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但是文中却说兰芝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那兰芝其被遣的主要原因是不是他们感情太好,焦母嫉妒?

听完学生的问题,我自夸了一下,“都说名师出高徒”我今天算是见识了,学生们大笑,为自己赢得了思考的时间,接着我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第二句是:嫉妒是女人的天性。第三句是寡妇的儿子最好不嫁。不是她儿子不好,而是多年来她已经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年轻的丈夫,她在他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期待了太多的未来,一旦另一个年轻女性和他结合了,陪她的时间自然减少了,老人家的“恋子情结”一发作,真的是“爱如潮水”,刹那间把这位年轻女性淹没,学生大笑。

三、大团圆有必要吗?

第三个问题,焦刘二人去世后,是焦家理亏,使刘家白白损失了一个好女儿,毁掉了一门好亲事,而焦家也失去了独生子,按常理,两家定是势同水火,怎么会有大团圆的结局呢?有这个必要吗?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只讲了两句话,一是惯性的力量无比巨大,大家已经习惯了大团圆的结局,如果不这样,反而觉得不伦不类。所以必须大团圆,在人世间团圆不了,在天堂也要团圆。比如后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合葬,双双化为蝴蝶,两者发生的时间相差千年,但是结局都一样,可见,传统的惯性有多大。第二句是中国人特别讲究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好人生不能同存,死了也要同穴,表达的是一种良好的祝愿和对美满爱情的向往,有时不单中国有、西方也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亦是如此,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要不然中国一个戏剧家汤显祖怎么被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呢?学生掌声雷动。

四、刘邦为何能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

在上《鸿门宴》时,有学生问项羽兵强壮,为何会让刘邦在鸿门宴上逃跑,以至成千古遗憾。我略微思索了一下,主要有三点:第一,是项羽太自信,他觉得刘邦的军事实力和地盘远不能和他相提并论,没有必要在宴会上杀他,担当不义的罪名,还不如放他回去,在战场上打败他,让他输得心服口服,自己赢得理直气壮,光明正大,这也是1945年重庆谈判蒋介石没有杀毛泽东的原因之一;第二,是他们双方的性格造成的,刘邦阴险、狡诈,在鸿门宴之前就已经拉拢了项伯,与项伯约为婚姻,项伯已经在项羽面前美言了多句,项羽对刘邦的敌意已经消除了几分,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纳谏,错过了范增提供的一个又一个计策,所以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第三,是双方的谋士勇将对比,刘邦的谋士张良,对刘邦循循善诱,顾全刘邦的面子,屡出奇招,樊哙也舍生忘死,勇闯军帐,质问项王,为刘邦开脱罪名,而范增不顾项羽的面子,脾气暴燥,动不动就“吾属今且为所虏,竖子不足与之谋”,这样的口气,叫项羽怎么听的进去,项庄也在项伯的翼敝下不知变通,毫无作为,所以,刘邦能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

反思这堂课,我再次体味到机智的重要。语文课堂复杂而微妙,往往出现一些出其不意,始料不及的突发问题和难堪局面,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有效化解,当然机智也不一定都是为了教师摆脱困境,击退学生的“刁难”。但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教师就可以如虎添翼,和学生共同营造一种积极融洽温馨的课堂氛围。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中学)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机智
机智的小松鼠
机智闯关
机智的妹妹
机智的斑马线
机智的警察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