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琳
【摘 要】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又是得到最充分发展的文学体裁。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尤其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北师大版教材中,它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引导者,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意,提高学习古诗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地授课。教师要捕捉诗歌的微妙鉴赏点,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行的教育与修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插图、文字、形象、音律等各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领悟诗歌的优美意境,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笔者结合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节课的内容,学生都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理渴望着,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古诗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课前激趣很重要。在学习《静夜思》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圆的月亮,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然后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静夜思》这首诗又会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情感。如此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
二、“诗”读百遍,其义自现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课标》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如我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要求学生结合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不丢字添字。自读后,指明学生大声朗读,相互评议,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绘声绘色的领读,、抽读、齐读等,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学生在读的乐趣中,既悟出诗的意境,又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的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古诗,要欣賞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语言描绘情境
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二)紧扣语言赏析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望庐山瀑布》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赏析诗的语言。
1.咀嚼字词。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2.换词对比。在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的写出来了。
3.诗句想象。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的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三)以图配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在教学《小池》时,我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看插图,边试着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预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四)想象漫游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四、不求甚解,朦胧亦美
古诗词中的谴词造句,有很多是为了追求韵律美,形之式美不得不为之的。例如通假、倒装、押韵,平仄等,除有特殊兴趣的学生,需深入探究外,一般学生不求甚解亦无妨。在学生“明诗意”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注意让学生用现代白话来翻译诗词的意思,学生描述大体的意思,怎么说都可以,倒也并不需要像释字环节般的字字落实。如《宿新市徐公店》一句里的“无寻处”,究竟是儿童天真无奈地无处可寻呢?还是余兴未尽的欲寻无处?让学生争论或保留自己的观点都比落实了更好。
五、讲究品味,培养语感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祖国文化渊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古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殿堂,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