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洪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改革与教学中,快乐教与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借助于语言媒介表达作者的内心体验、情感和思想。其在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形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语言的美,语言表现力及其异常丰富的情感色彩——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有力手段,我们借助它触动着儿童心灵最隐蔽的角落。”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该是在课堂中渗透美的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一、巧设情境,观察中感知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为组织者、设计者的我们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从学生丰富的、纯洁的、个性化的认知角度中汲取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就是说,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千差万别的思维火花恰恰是调节教師课堂思维的一剂良方。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语文课本中,配有众多的插图,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助手,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时机。如看图学文《马踏飞燕》,图画的是一幅出土文物“马踏飞燕”的照片,这匹铜奔马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形象生动,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可以这样教学:1.自由观察弄懂图意,感受造型之美。引导观察:你觉得这匹铜奔马的外形哪些地方很美?2.在讲解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再次指导看图想象,要学生以“这匹马跑得多快啊”为开头说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领会铜奔马的姿势美和设计美。3.理解难点段(第四自然段)时,再要求学生观察图,找找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想想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体会铜奔马的平衡美。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如:《鱼游到了纸上》,其中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着许多人围在金鱼缸旁边,看一位青年画金鱼。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多方面作出辨析和判断,理解外貌描写的特征、作用,并由学生入境入情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出内心的赞叹。进而充分地感知青年内心世界的美好,产生对青年的敬佩之心。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实践中发现美,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有一节作文课,题目是《美丽的校园》。我带着学生到校园里四处走走,观察校园里哪些地方很美?美在哪里?其中有一位学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呆呆地站在一棵芙蓉树下,此时,芙蓉万花竞相开放,很美。很多学生看不久就走开了,唯独她还站在芙蓉花旁,我便问她:“你为什么还不走?”她认真地说:“老师,您看那两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中嬉戏,多好看!”我心里不由地闪过一丝微笑:“是呀,真美!动态的美。希望你仔细观察。”而后,她写的作文便有了一段精彩的语句“那两只漂亮的蝴蝶在花中嬉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相互追逐,时而停立在花头,吮吸甘美的花汁,多么像两位飘然而至的仙女。我心里想,如果,我也是蝴蝶那该多好呀!”多好的发现,多美的语言。
三、注重课堂阅读,在想象中创造美
少年儿童正处于这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我们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展开神奇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美好事物,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就像开发肥沃的土地。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翱翔。《落花生》一课中,父亲有一番话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他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他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他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桃子、石榴、苹果更美,更好吃。”这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桃子、石榴、苹果很美,那花生的可贵之处在那里?”从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花生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感受花生的内在美。《狼和小羊》一课的教学,可将狼的凶狠、狡猾和小羊的善良作比较,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如:《菩萨蛮-大柏地》一课,毛主席这首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一首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幅美丽的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把文字描绘的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以深入理解词的意思,欣赏词所描绘的美妙意境。按思考练习1的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再想象一下这两句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2.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生口述想象的情景,再引导学生绘出词中表现的画面。前两句的彩虹,就用其中色笔描出一条美丽的彩虹。三、四句写大柏地的雨后壮丽景色,可自由想象上色。学生画虽未必高明,但却可以从想象中体会词的妙处,从而赞叹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美的意境。好书可以精读,一读再读。读到一些对自己有触动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看完书的感想,可以随手记录下来,这就是看书的收获。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语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能力,达到大纲提出的“陶冶爱美的情趣”为目的,使儿童“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