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恰当、策略正确是高考胜利之宝

2016-11-19 19:18张会文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方法

张会文

摘 要:一旦进入高考复习,面对繁杂的历史知识,时间紧、任务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正确的策略。该文对高考历史复习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历史;备考;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1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4.102

一、通读历史教材

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第一步就是通读教材,而读教材需要读的内容有哪些?笔者认为需要读目录、读引言、读课文、读插图、读材料、读地图、读引文、读注释、读思考题、读大事年表等。通读教材需要教师给学生提出三个明确的要求:其一,在了解章节目录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二,通过分析与归纳,弄清每一个方面都讲了几点,每个点又包含了哪些内容,且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其三,找出每个章节的关键词、核心语,明白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并划出来加强记忆。

二、整合知识结构

每一块知识都有其结构,高中历史教材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两部分,再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而中国古代史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每一社会又分若干时期。这些知识结构我们仅从教材的目录上就能看出个大概。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个历史概念也常常有固定结构,如一个历史事件一般包括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性质等几个方面。甚至其中每一个方面做分析时也是有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也包括:一是资本主义的蓬勃兴起;二是原有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直至激化,于是便爆发了革命。

教师要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进而从构建知识体系中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本质特征。

三、联系知识点,融会贯通

每一个历史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复习时不能将其割裂开来,要善于联系,只有善于联系,才能整合贯通。联系知识点,最主要的是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纵横联系。纵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的,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特点也不同,一定要将其前后连贯把握,切忌割裂。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的,就是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的特点不同,要学会横向的比较进行联系。

二是中外联系。中外联系就是复习中国历史时,要将历史现象或者事件放置于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复习世界历史时,也千万别忽视了要联系中国。比如,复习列强侵华的历史,就一定要联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再如,复习三次科技革命,就一定要联系其对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但是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机遇等问题。

四、注重探究思维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观点论证评价题,这类试题因为只有总的答题观点,所以特别有利于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特别有利于学生灵活地思维,见仁见智地进行探究,也最能反映不同層次的学生的探究水平。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与评价,让学生根据情境性问题自觉迁移,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找准论证评价的角度,综合论证评价的要素,进而形成丰富的答案。

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由于受知识面与视野的影响,由于答题丰富性的差异,所以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一定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思维模式是不是完整恰当,对问题的认识是不是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是不是能较为完整地解答认识观点比较复杂的问题。事实上,优秀的学生在考场上均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具体表现为在解答观点论证评价题时思维灵活,能够有效地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利用历史思维模式组织答案,考虑问题全面,认识问题有深度,而且常常能发表自己鲜明而独到的见解。反之,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的是思维狭窄,知识贫乏,证据与观点之间缺少联系,推理不合乎逻辑,论证评价苍白无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加强这一类题型的训练,促进学生灵活地思维,从而避免考试的模式化与程序化。

五、重视限时训练

我国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抽样,能力覆盖。事实证明,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要想取得高考的最终胜利只能是空想。所以,在历史高考备战中,我们必须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内容如下。

1.重点训练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快速、准确而完整地完成题目的解答的能力。

2.重点训练正确地解读并充分地利用给定的材料,特别是文言文材料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

3.重点训练分析能力、概述能力、比较能力等。

4.重点训练找准答题角度的能力,并在关键词上下足功夫。

六、精选练,重评析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我们不主张学生拥有过多的资料,只要重点选用一本即可。而教师则与之相反,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料,且学会精心选题。在选题时,准备让学生做的题,教师一定要自己先试水,对一些偏题、怪题、难题、超范围题、答案模棱两可的习题,坚决不让学生做。在编制试卷时,一是要根据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选编,做到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的统一。例如,试卷的长度、题量、题型、分值、难度系数等均要与高考保持一致,要具有示范性。如此,学生既能熟悉多种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又能从心里明白高考各项能力的要求。二是编制的试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在平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心编选,要找出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档案”,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做到“题不错二”。

对试卷的讲评也要模拟化,要求教师对高考的答案做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教给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与解题技巧。许多教学同仁有这样的体会,即讲评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讲评重在思路和方法上的点拨。有一位高考研究专家说得好:“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能超过多次的单纯的习题练习。”上好讲评课,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数次的不必要的书面练习,可以克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弊端,可以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精选精练,注重评析,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考模式不断变化又经常出新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加强对复习方法的研究,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复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进而实现最优的复习效果。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方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3000亿元养老基金入市“备考”
可能是方法不对
语文作文题立意解析与备考探析
古诗难懂之因探微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