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惠发
文本细读的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
一、明确年级细读文本阅读总目标,让文本细读训练有方向
一篇文章可细读的内容很多,小至一处标点、一个词、都能品读出不少内容,不是所有内容都要细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他们年级的阅读阶段训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文本细读。
例如,低年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包括:字词方面,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句子方面,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篇章方面,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积累方面,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标点方面,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阅读速度方面,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段、高年段在各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教师都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聚焦单元阅读教学目标,突显文本细读训练目标
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细读每个单元的导读,清楚每个单元训练目标,为下面细读文本指明更准确的方向,这是实现年段目标的有力保障。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目标训练点: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教师要求学生细读文本时,可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其次画出文中重点体现词句,体会人物形象与品质。
三、制定文本细读的工具,提高文本细读目标的实效性
为了让学生的文本细读更有实效性,我规范地讲授了一些常见的细读文本的符号与方法,如直线适用于文中概括的句子,波浪线适用于文中描述性的句子,着重号适用于句中关键性的词语,双横线适用于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地方,等等。除此之外,我要求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用上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
四、走进文本,探索文本核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在课题处细读,读出文本的主旨。(1)质问课题,揭示主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我先让学生对课题质问并提出问题:“钓鱼的启示是什么?”(2)把脉课题,理清思路。有些课文的题目一看就知道是写了什么内容,如《桂林山水》,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题,猜一猜、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再读课文检测自己的猜测。(3)抓住课题,直入文心。如《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抓住“毁灭”这个重点词解读。
2. 在顺疑处细读,读出文章的主旨。一位老师在教授《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阿炳第一次跟师父到二泉边赏月,师父让他听流水声时,他说什么也没听见,而多年后阿炳再次来到二泉时,他却听到泉水丰富的声音?”师:“此时流水声与十多年前的流水声有什么不同?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细细读,细心体会。”学生们细读后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3. 在关键处细读,读出文本的表情达意。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让学生先细读课文,找出文章关键的句子,再提问:“请大家默读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子了不起在哪?”
4. 在空白处细读文本,读出文本的另一面。(1)填时代背景空白,领会文章内容。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我先布置学生课前查找当时的背景资料,了解日本鬼子的凶残,体会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爱国思想。(2)写故事空白处,提高想象力。《穷人》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我请学生谈谈接下来会怎样。有的学生说他们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但是他们非常乐观。有的学生说他们在艰苦中把孩子抚养成人,孩子们都懂事、孝顺。有的学生说他们虽然把两个孩子带回来养,但孩子生病没钱医治,结果还是离他们而去了。(3)悟文本内涵空白处,提高品文能力。《晏子使楚》一课,结尾处“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让学生细读这空白处,楚王吸取这次教训后,他以后怎样尊重晏子呢?请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故事延伸下去。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