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毒病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浅析

2016-11-19 04:46樊士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果花脸病株

樊士新

苹果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严重影响苹果的优质高产和生产效益,且在苹果产区发生普遍并有流行扩展的趋势。已成为苹果产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苹果生产的重要障碍。苹果病毒根据危害特点分为非潜隐病毒(Non-Latentvir- us)和潜隐病毒(Latentvirus)两大类。近年来,苹果病毒病发生较为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生产经验,简要分析苹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一、苹果病毒病种类

苹果主产区病毒主要有苹果花叶病毒、苹果锈果类病毒、苹果绿皱果病、苹果茎疸病毒、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6种。其中,苹果花叶病毒、苹果绿皱果病、苹果绣果类病毒,这三种病毒症状明显,易识别,称非潜隐性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成为潜隐性病毒,不表现症状,呈潜隐性病毒。

1.苹果花叶病毒。在我国苹果主产区普遍发生,主要通过受病毒侵染的砧木、芽和接穗等在嫁接过程中传播扩散,也可通过病株和健康植株的自然根接传播。许多栽培品種对其表现敏感,如乔纳金、金冠等。

2.三种苹果潜隐病毒。苹果潜隐病毒主要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三种。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均有广泛发生,通常单独或混合侵染苹果树,而且混合侵染率高。潜隐病毒症状一般不明显,但影响嫁接亲和性,以及苹果树的发育和产量。

3.锈果病等苹果类病毒。苹果锈果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造成果实形成锈果、花脸、斑痕、凹陷等畸形,且花脸果硬度增加,风味变劣,不耐贮藏,导致苹果无商品价值。此病毒通过嫁接、介体昆虫传播,在果园中传播速度快,且在植株间通过根接传播。目前苹果栽培品种多数感病,幼果的症状均已表现。

二、苹果病毒病症状

潜隐性病毒对生长结果无明显影响,但易引起树势衰弱,生长不齐,果实成熟晚,个头小、品质劣、产量降低等现象。

1.苹果花叶病症状。苹果花叶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由于品种的不同和病毒株系间的差异,可形成五种类型症状。

(1)斑驳型。先从小叶脉上发生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呈鲜黄色、边缘清晰的斑驳。有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块带状病斑。

(2)镶边型。在叶边缘形成一条很窄的黄色镶边状黄化,病叶的其他部分完全正常。

(3)环斑型。病叶上产生鲜黄色环状线纹斑,环状条纹或环斑。

(4)花叶型。病斑不规则,有较大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色变,边缘不清晰。

(5)条斑型。病叶上产生黄色线纹斑。有时变色部分较宽形成黄色条纹,有时主脉和小叶脉均呈现较狭窄黄色,导致整片叶呈网纹状或仅主脉和侧脉黄化形成带纹。

2.苹果锈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有些品种的幼苗也有症状。

(1)镑果型。发病初期在果实顶部产生淡绿色水溃状病斑,逐渐沿果实纵向扩展,形成5条木栓化铁锈色条斑,条斑长短因病势轻重或品种不同而异。

(2)花脸型。果实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实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白色斑块,致使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散生白斑或呈红、黄色相间的花脸状。病果着色部分稍凸起,病斑部分稍凹陷。病果变小,品质变劣,呈“花脸”状。

(3)复合型。病果表面出现既有锈斑又有花脸的复合症状。

3.苹果绿皱果病症状。苹果绿皱果病仅危害果实,主要有三种类型。

(1)斑痕型。在果面发生浓绿斑痕,斑痕中间木栓化。

(2)凹陷型。病果可生长到正常大小,但因局部发育受阻或加快,致使果面出现凹陷条沟或丘状突起,凹陷或突起部分木栓化,产生粗糖果镑。

(3)畸形果型。病果在落花后20天左右,果面出现水渍状略凹陷的斑块,斑块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随着果实发育,逐渐变为凸凹不平、果实畸形。7月下旬以后,病部果皮呈铁镑色,木栓化并产生裂纹。

4.苹果茎痘病症状。在木质部上产生凹陷的茎痘斑。6月下旬后,在主干皮层表面产生形状不规则的坏死斑,内皮层也产生密集的褐色坏死斑块。木质部表面有凹陷斑,通常凹陷痘斑密集连成裂沟。有些病株顶端枯死,严重时产生数条凹陷的茎沟。

三、防治方法分析

1.严禁从疫区调购苗木,严格检疫。检疫部门确定疫区,严禁从疫区调出苗木、接穗。

2.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母本园、采穗圃、示范园、繁育圃繁殖无毒苗木。制定苹果无病毒苗木行业标准、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开展苗木无毒化栽培。

3.增强树体抗性。土壤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沼肥和菌肥的应用力度,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育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达到沃土养根壮树。

4.合理负载。合理修剪,消除大小年现象;调整树体结构,园内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5.高接换种。对于花叶病毒病树体,若不挖除,可高接成金冠,嘎啦品种,以减轻果实花脸程度。

6.刨除病株。对刨除的病株,将病株处的泥土翻开,暴晒5-7天,所用工具需曝晒两小时以上。对不能刨除的病株,应做记号,果园施肥和剪枝时,先对未表现症状的果树开展精细管理,最后对病株施肥和修剪,且所用工具需曝晒两小时以上。

7.消毒工具。发生病毒病树的果园内,需准备两套修剪工具。禁止采用修剪过发病带毒树的剪锯,在未消毒的情况下再去剪锯无病毒的植株,否则易造成病毒的机械传播。

8.药剂治疗。发病树用病毒特500倍液灌根,春季发芽前灌根1次,发芽后灌根1次,且在开花前和开花后,树上连喷2次病毒特500倍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小燕,蔺国菊,葛红霞,等.苹果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趋势[J].北方园艺,2002(3):66—67.

[2]程玉琴,韩振海,徐雪峰.苹果病毒及其脱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O3,19(1):72—75.

[3]士伟.苹果潜隐陛病毒的检测与脱除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1303.

[4]洪霓,王国平.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9,29(1):77—78.

[5]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中国果树病虫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病果花脸病株
花灯和花脸
凯特杧果肉溃败与钙营养关系分析
游离钙离子在‘砀山酥’梨“铁头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本是同根生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有猫如弟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花脸一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