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
10月31日,北京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真可谓“谁冷谁知道”。而相关部门根据供暖气象会商的结果,今冬提前供暖的可能性已近渺茫。
事实上,随着气温持续走低,难以招架的寒冷,让许多民众翘首企盼有关部门可以及时启动“看天供暖”,甚至认为这不是个难事。然而,自从“看天供暖”的标准被硬邦邦地捆绑在“机制”上后,这还真就成了一件难事。
何为“看天供暖”?2010年相继施行的《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及《北京市临时调整采暖期时间程序规定》中规定:北京市法定供暖日11月15日之前,如未出现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的情况,暂不提前供暖;以及因气候情况对居民用户启动供暖时间为不早于11月1日,结束供暖时间为不迟于3月31日。
这也就是说,即便连续4天平均气温低于0℃,理论上也是不能启动“看天供暖”的。
如此看来,“看天供暖”这个以民为本的民生福利机制,由于设计标准过于呆板,导致不可预估的变量出现时,有关部门不得不受制于机制本身,而按照原有标准机械化执行。
有人将标准执行“机械化”与供热机制“市场化”联系起来分析“看天供暖”启动难。认为提前供暖对供热企业而言是没有损失的,或者说损失部分已由政府财政兜底解决了,关键是看政府想什么时机去兜这个底了。
以2015年冬北京居民供热面积5.7亿平方米计算,如果提前15天供暖,按2009年每平米0.41元的补贴标准,政府全额补贴,将负担约35亿元。也就是说,政府要在常规补助供热企业20亿元的基础上,再负担35亿元。??
北方供暖本来就带有半福利性质,提前供暖后,财政成本大幅增加,也是政府决策要考虑的因素。这就和民众居家过日子一样,该买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必须得买,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暂时还用不上或者不着急用的,拖一拖、等一等也就过去了。
机制设计缺少灵活性也好,政府决策要计算成本也罢,这些都是影响“看天供暖”顺利启动的因素。那么该如何排除这些影响性因素,让民众在寒冷的冬季更好地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温度?
笔者认为,首先,城市管理者应该适时完善“看天供暖”机制,采取更灵活的办法,或赋予有关部门更灵活的执行权限。
其次,在加快“热计量改造”的同时,城市管理者还应多措并举,研究并制定可行方案,加快改善楼体的保温层,尤其是老旧小区以及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重点单位。有试验证明,楼体保温层加装或改造后,在供热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可以提高2℃至3℃。
实际上,利用已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推广城市居民供暖计量收费,早用早交费,晚用晚交费,多用多缴费、少用少缴费、不用不缴费,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