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华,党雪岩
(河南科技大学a.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b.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困境与出路
杨玉华a,b,党雪岩b
(河南科技大学a.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b.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遭遇深刻的实践困境,其完全实现的所有制条件正在被实践所改变,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劳动者通过市场与劳动条件结合提供了实现条件。随着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结合方式呈现出迂回、多样性的特点,按劳分配的实现也呈现出曲折、迂回的路径。劳动者通过劳动产权、公有产权和国家管理实现其权益;通过市场机制,劳动者分享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双重权利。生产要素所有权被普遍承认和依法保护,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性、创造力,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公有制;产权制度
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按劳分配原则,[1]96在随后出版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进一步论证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现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以及按劳分配的内容和特点。[2]432~436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分配理应根据劳动进行分配,但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并不完全统一,甚至是冲突对立的关系。价值分配是按照所有权进行分配,少数占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资本家阶级凭借着对生产资料垄断的占有权占有由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经济剥削。马克思科学地预见到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实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及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在生产关系上,将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在运行机制上,将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直接统一,彻底消灭因少数人对生产资料垄断占有而形成的剥削现象,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实行直接的按劳分配。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公有制内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直接结合,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实现了直接统一,但由于缺乏价值规律对生产单位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客观度量和评价的机制,按劳分配在实践上就被扭曲为横向上的平均主义、纵向上按照一定的资历进行分配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计划经济的实践以“平均主义”的形式取代了按劳分配原则,追求分配公平的制度设计严重地损坏了经济效率,导致长期偏离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削弱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遭遇越来越深刻的实践困境: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按劳分配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机制和分配标准;另一个方面,实现按劳分配的所有制条件正在不断被实践所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社会条件亦发生变化。
1.所有制结构多元性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使传统按劳分配的所有制条件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单一所有制结构逐渐被打破,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被党的十五大报告概括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按照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现了劳动者共同占有,“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因为在改变了的情况下,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么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2]434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完整发展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还远未完成,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十分不平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十分不成熟,还不具备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条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推动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利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化解和避免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缺陷和问题,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条件,逐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大量存在不仅提供了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等其他生产要素可能性,形成事实上生产条件占有机会的不平等,因此,就不可能排除一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获得剩余价值,而且所有制结构多样性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的分配方式。在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内部,具备实施按劳分配的所有制条件,而在非公有制经济内部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由于生产资料采取非公有产权形式或者混合产权结构,这就排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可能性,因此,这些经济体内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分配准则,要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按照统一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否则,就必将造成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形成事实上歧视性政策,这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所以,统一的分配原则不可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因为在大多数经济体内部不具备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
现代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上现代分工协作劳动,即社会化生产劳动。现代生产方式是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形式、产权结构日益突破单一产权所有制界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任务,积极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取向。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要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制度基础,股份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实现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混合产权的所有制经济彻底改变了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在混合经济内部,不可能实现按劳分配。因为实施按劳分配不仅抹杀不同所有权的利益边界,也排斥了不同所有权的经济利益,就会造成劳动侵蚀资本的现象。混合经济彻底否定了按劳分配的最后的实现条件——在公有制经济内部,随着所有权多元化,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生产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普遍存在“资产阶级权利”作为前提,而该体制是排斥按劳分配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2]434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依靠对生产条件的垄断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的现象,但由于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劳动还没有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第一需要,劳动还只是劳动者谋生的工具,劳动者还不得不“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的需要,也就是社会还不具备消灭劳动力个人所有权的条件。所以,虽然实现了生产条件面前人人平等,但“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是平均来说才存在,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2]434在这里,资产阶级权利很明显是指生产要素所有权以及按照价值规律实现生产要素权益的权利。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诞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生产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爆炸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1]874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则是在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特殊的革命形势下,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而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比如中国,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远没完成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达到的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史的自然产物。”[1]97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逐渐认识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放弃了超越国情不切实际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是以承认生产要素所有权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着“资产阶级权利”,如果实行按劳分配,则意味着劳动对其他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剥夺;如果承认普遍存在的“资产阶级权利”,就意味着劳动者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拥有相同的参与价值分配的权利,因此,承认资产阶级法权本身就意味着排斥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市场机制作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根本手段,就意味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仍然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样存在着分离与对立状况,不可能实现计划经济条件下所达到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完全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其他经济规律一样作为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发挥作用,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依然存在。个人劳动仍然像在资本主义那样“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不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2]303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仍然会在经济规律作用下转变为占有规律,少数人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依然可以占有剩余价值,不同生产要素所有权依然可以依法参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必须作为劳动力商品参与分配。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劳动对单位的依附关系和超经济强制依然存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劳动者独立自主的个性正在形成,劳动力越来越被市场作为特殊的商品,获得了自由流动的权利。在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的分配关系并不属于典型的按劳分配关系。由于该共有产权属于“集体”产权无法量化和分割,在实践中就必然排斥绝大多数在理论上拥有该产权的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参与按劳分配。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而言,该生产资料所有权只能是理论上的抽象产权,而不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公有制经济容易导致所有权虚置现象,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劳动侵蚀资本权益的现象发生。虽然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权的外部边界是十分清晰的,由原来行政管理转化而来的生产公共产品部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却在实践上就必然导致另一个问题,那就必然形成对市场的绝对垄断或者称为行政垄断。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3]4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外部环境,为劳动者通过市场、迂回曲折地与自己所拥有劳动条件结合、为消灭少数人利用占有生产资料的特权奴役劳动者提供了实现的基本条件。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
实际使用中,不少机组将蜂窝汽封用于低压缸末三级叶顶汽封,认为借助其除湿功能可以减少叶片水蚀,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核电厂汽轮机由于蒸汽参数低,叶片水蚀现象突出,汽轮机在制造时充分考虑到了蜂窝汽封除湿功能,在末几级隔板安装汽封的凹槽内设有疏水孔。蜂窝部分与汽封块母体采用分段间隔焊接的方式,留出了疏水通道,这些部位的蜂窝汽封起到除湿作用。但是,火电厂的汽轮机原设计使用的基本是梳齿汽封,没有上述的相应措施,滞留在“蜂窝”内的积水无法排出,因此即便使用蜂窝汽封亦无法发挥它的除湿作用。
虽然所有结构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导致传统意义上的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但这并未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仅表现在传统公有制经济和新型公有制经济依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而且体现在国有(国有控股)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对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激活了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崛起的中流砥柱。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54家国有企业进入全球财富500强,117家央企实现利润1.3万亿元,上缴税金1.9万亿元。中国建材、中国国际航空等一批竞争性央企,近两年相继成为行业内全球排名第一的企业。国有企业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控制力方面,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国防、能源、通信、冶金、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多,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4]马克思认为:“一定的分配形式是以生产条件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因此,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地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5]996也就说,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所有制基础依然牢固。
2.劳动力产权的统一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产权制度基础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所有权既是社会劳动力所有权又是个人所有权,具有双重性。劳动力产权两重性是由劳动者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一方面,劳动力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者个人参与价值分配的依据,成为劳动者获取生活资料谋生的工具;另一方面,劳动力产权又是属于全社会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作为全社会的一般剩余劳动产品,成为全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产权的权利与其实现结果存在一定分离和差异。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作为“天赋人权”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但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劳动力权利必须在生产关系中得以实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力产权性质,公有制基础上劳动力产权的本质就是劳动对生产条件的全面占有和控制,从而消灭生产资料对劳动的奴役和剥削。马克思在论及无产阶级所有制的特征时指出:“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3]1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采取了市场化间接形式,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劳动条件与劳动者依然采取分离、独立的状态。劳动的社会性质与私人性质的对立和冲突依然存在。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拥有了控制劳动力的权力,并利用生产资料作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恩格斯指出:“在生产自发地发展起来的一切社会中(今天的社会也属于这样的社会),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6]316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的建立为保障劳动力不受剥削提供了制度基础,但公有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采取了“资产阶级权利”的形式来实现其生产的目的,迂回地体现其社会主义的性质。公有产权直接与部分劳动者结合,从根本上排除了资本奴役和剥削劳动的条件,使创造的剩余价值最大限度为劳动者服务。通过公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辐射和引导作用,为其他非公经济的劳动条件改善和劳动待遇提高提供了舆论环境和参照坐标,从而极大地降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奴役程度。通过无产阶级国家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手段,调控和引导劳动与资本关系协调发展,从而减少和最大限度地避免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和冲突,不断扩大劳资合作的范围,提高劳资协作、共赢的程度。
3.按劳分配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和冲突将会长期存在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去实现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达到的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马克思认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7]25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产权为社会主义服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完善,就是为社会主义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和生产关系条件。“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因此,资本一方面会导致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靠牺牲另一部分人来强制和垄断社会发展(包括这种发展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的现象将会消灭;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会为这样一些关系创造出物质手段和萌芽,这些关系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式中,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物质劳动一般所占用的时间的更大的节制结合在一起。”[5]927,928“资产阶级权利”的普遍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利用资产阶级法权逐步打破“人的依赖关系”,培养和塑造“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创造条件”。[8]104所以,由资产阶级权利引发的这些社会弊端仍将长期存在。“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2]435
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实践经验来看,随着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结合方式呈现出迂回、多样性的特点,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呈现出曲折、迂回的路径来。如图1所示,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主要通过劳动产权、公有产权和国家管理三种基本路径实现其权益,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产权的形式通过间接地、迂回地与自己拥有的劳动条件进行结合得以实现的。
图1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1.劳动力产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流动。劳动者通过劳动力市场与不同生产资料产权进行结合,进入到不同所有制经济内部,按照劳动产权获得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收入。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力有权获得公平的非歧视工资待遇。即使是在公有经济内部,劳动力依然在形式上表现为特殊商品,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结合依然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间接结合。因为按照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关系,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都有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权利,但对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有经济所吸纳的劳动又是十分有限的,也就说,按照马克思设想,劳动者与其所拥有的劳动条件进行直接结合,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不具备实现的条件。所以,像资本主义市场那样把每一个劳动力都作为特殊的商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就是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选择。
2.公有产权
这里公有产权包括集体产权、国有产权以及混合经济中的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由于无法提供给拥有该产权所有劳动者以充足的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而真正与公有产权相结合的少数劳动者也只能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配置,而不能根据所有权进行直接配置。所以公有产权只能与其产权所有者进行间接结合,如前所述,即劳动者均以劳动力所有者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市场价格进行市场化配置。而作为拥有公有产权的劳动者通过市场机制,根据生产资料所有权依法享有资产的收益,这样,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通过市场机制,分别以劳动力所有权身份和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实现了按劳分配的所有权益。按劳分配原则是基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设计为基础的,避免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少数劳动条件的垄断者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攫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劳动者无法直接与其拥有的劳动条件直接结合,但通过市场机制,其“资产阶级法权”得到完整实现,劳动者充分享有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双重权利。正如托马斯·皮凯蒂在其《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自序中展望的那样:中国公有资本比例之高“是一个极大的特例”,“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9]
3.国家管理
建立在现代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国家,不仅作为阶级统治工具,而且肩负着发展现代生产方式,维护现代生产方式运行环境,协调内部利益关系冲突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2]56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的政权,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虽然消灭了,但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还十分广泛地存在着。因此,国家不仅要作为“总的理想资本家”代表“资本”发展整体和长远利益,凌驾于私人资本之上,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干预和控制,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对生产关系进行必要调整,以适应资本、生产社会化巨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保护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利益;国家更要作为“总体工人”代表,最大限度地把剥削和收入分化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保证社会财富分配有利于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现代生产方式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揭示了劳动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凸显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尊严,为资产阶级否定封建专制、宗教神权提供了批判的理论武器,为无产阶级捍卫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工具,也为社会主义价值分配提供了参照坐标。市场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告诉我们,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总量和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二者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价值的分配者常常与价值创造者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权被普遍承认和依法保护,有利于充分调动资本、技术、管理、劳动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力,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劳动者通过市场与劳动条件间接结合,劳动者主人公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通过公有产权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管理不断得以巩固和实现,既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又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奠定生产关系的基础,按劳分配的原则以市场化、间接地、曲折地得以贯彻和实施。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国企撕掉亏损标签:54家国企进入全球财富500强[N].北京:人民日报,2013-04-15.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XVII.
责任编辑:郑洪昌
F046.1
A
1005-2674(2016)06-020-07
2016-04-25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5BJJ080);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基金项目(14JD710043)资助;河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基金(2013WCX006)资助。
杨玉华(1967-),男,河南汝南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洛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党雪岩(1990-),男,河南孟津人,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