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兰,邓银城
(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分类管理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王洪兰,邓银城
(湖北工程学院 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湖北 孝感 432000)
随着国家明确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各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已开始进入实践操作层面。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引导各高校有序转型,是各相关管理层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湖北省属本科高校进行实证分析,以巴斯德象限为基础,把湖北省属高校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类管理的相关建议,以期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巴斯德象限;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高校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向应用型转型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之举。但是,各地方高校在办学历史、办学质量及专业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引导他们积极、有序向应用型转型,如何进行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的局面,是需要各管理层和高校慎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进行了分类管理研究,以期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湖北省是一个高教大省,根据《湖北教育统计年鉴》和教育部网站、各省属本科高校网站提供的数据,湖北省属高校的基本发展状态如下:
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普通本科高校68所,其中部(委)属本科高校8所,省属院校60所。在管理体制上,湖北省属本科高校共有60所,其中公办院校28所,民办院校32所。在民办高校中,除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之外,其他31所是在公办本科高校举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办学地域上,在省会武汉市的高校38所,在省会武汉之外市州的高校22所,其中十堰5所,荆州3所,黄石3所,孝感2所,恩施2所,宜昌2所,襄阳2所,黄冈、荆门、咸宁等市各1所(参见湖北省教育厅网站)。
在办学规模上,在校学生(含研究生、留学生,但不包括成教生)20000人以上的高校有9所,10000至20000人之间的高校有33 所,10000人以下的高校有18 所。60所省属本科高校平均每校学生是13159人,略低于教育部网站提供的2014年全国本科高校校均学生数14358人。60所省属本科高校平均每校专任教师是721人,略低于教育部网站提供的全国本科高校校均专任教师人数1028人。
在办学层次上,28所公办学校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6所,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11所,2011年有3所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获得了专业硕士授予权,目前还未获得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授予权的公办学校有8所。32所民办高校都没有获得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
在学科专业结构上,学科门类在10个以上的高校有6所,本科专业在60个以上但学科门类未达10个的高校有8所,这14所高校可以归于综合性大学。有9所高校的本科专业在20个以下,可视作单科性高校。如湖北警官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一些民办高校。介于二者之间的37所高校应归属于多科性大学(数据来自湖北省属本科高校各官方网站)。
表1 湖北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状况分析表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大支持力度,有序开展改革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目前湖北省教育厅已经确立了一些高校和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进行转型试点。为了使湖北省属高校能够更好地转型,必须对湖北省属高校实施分类规划和分类管理,引导省属高校科学定位。
1.划分依据。如何对高校进行分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从不同的视角或根据不同的标准,高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多种划分标准,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版以课程计划为基础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法,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从举办者、学科构成、研究功能、教育功能、选拔功能等多纬度进行的分类法。其中巴斯德象限划分法给了本文重要的启示,司托克斯在其著作《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中,提出了新的科学研究模型——象限模型。即科学研究由过去的两象限演变为三个象限。第一象限:波尔象限,代表好奇心驱动型的纯基础研究;第二象限:爱迪生象限,代表为了实践目的的应用研究;第三象限:巴斯德象限,由解决应用问题产生的基础研究。此观点一经提出,便在欧美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根据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新的科学政策导向需要重视巴斯德象限,即对应用背景引发的基础研究从政策上、项目组织和社会评价上予以重视,建立科学和社会之间新的联系。[2]
以司托克斯的理论为基础,根据其所处理的高深学识的性质,由此可衍生出三种类型的高校:第一类,玻尔式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即使有应用研究,也是以理论导向的研究,为知识而知识。这类学校又可以分为两类:以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如哈佛等;以教学为主的私立小型文理学院。
第二类,巴斯德式大学: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甚至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技术,实现技术的商品化。也可以称之为研究-应用型大学。如埃兹科韦茨的创业型大学、MIT、斯坦福。
第三类,爱迪生式大学:主要跟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将其成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转化为生产力。培养的是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熊彼得意义上的创新)和工程实践人才。根据新制度主义理论,可以说,玻尔式大学主要是制度性组织;爱迪生式大学是工具性组织;而巴斯德式大学则兼具制度性和工具性。
显然,作为工具性组织的大学,都可以称之为“应用型大学”,只不过是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有所差异。其实,在欧美,“创业型大学”就是一种应用型大学。其中,既有MIT、斯坦福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一书提出的另一种类型的“创业型大学”。埃兹科韦茨的创业型大学是知识原创基础上的服务型大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则是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服务型大学,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见余东升《知识生态和创新模式中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发表于湖北工程学院澴川讲坛,2014年)。
2.湖北省属高校类型划分。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结合湖北高校基本状况,以巴斯德象限划分中各高校所处理的高深学识的性质为基础,对湖北省属高校可进行如下类型划分,如图1。其涉及核心指标或要素具体有三个:科学研究的内容、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对象。这三个核心指标互相联系,其科学研究越强,基础理论知识越突出,学科专业建设越好,其服务对象也不同,人才培养定位也有差异。
湖北省各部(委) 属高校被划分为理论研究型,即玻尔式大学,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即使有应用研究,也是以理论导向的研究。因其不属于地方高校,所以不作详细讨论之列。
图1 湖北省属本科高校类型划分
湖北省属高校中,应用型Ⅰ的5所高校:都具有博士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其博士点的二级学科都在10个以上,硕士学位二级学科都在100个以上(除中医药大学单一性学科外)。科学研究内容既有知识的基础原创,也有应用研究,服务对象是国家级社会层面的重大或应用——基础问题,这通过统计各学院及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项目可得出。
应用型Ⅱ的28所高校:长久以来也一直在进行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科研实力,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或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承担过国家一些“两科”基金。但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为解决行业企业发展的问题,有些技术研究也走到了国际前沿。服务对象是解决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遇到的近期或迫切问题,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生态及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农副产品深加工问题,这与德国、瑞士等国的所谓“应用科学大学”有相似之处。这类学校解决问题及研究难度并不亚于应用型Ⅰ的高校,都同样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扎实的科学研究,只不过服务对象、内容及方式不同。
应用型Ⅲ的32所高校:极少有硕士或专业硕士授予点,因建设时间短,教师以年轻教师和退休人员居多,缺少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氛围,主要以教学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通过教学为区域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根据此分类法可以看出湖北省属高校的不同分类,不同类型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要体现不同特征,见表2。这三种类型高校呈现本科、硕士、博士三种类型的生态发展,形成各有所长的学科和研究。当然,从高校现实情况看,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面边界会有较大重叠。
表2 不同类型高校特征分析表
这种划分法,也给我们重要的几点启示(参见余东升《知识生态和创新模式中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发表于湖北工程学院澴川讲坛,2014年):第一,今天,任何系统和任何高校都有文理基础性理论知识和学科,也有应用型的实践知识和学科。差别在于主导型的知识和学科有所不同。第二,理论主导的高校和应用主导的高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校,没有高下层次之分(与古典时期相反)。第三,理论知识/学科-应用理论知识/学科-技术知识/学科-工程知识/学科,交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生态关系。
1.应用型Ⅰ院校的政策。政府对这类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应倾向于重大社会问题研究方向引导,建立大视野研究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更倾向于学术型师资队伍,与其他应用型为主院校形成错位竞争。
2. 应用型Ⅱ院校的政策。这些院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服务方面,都与应用型Ⅰ本科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存在着交叉重叠。而这些院校在我省又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本科院校转型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我省整体转型的基础,是与地方产业建立紧密联系的产业链,以人才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
对这些院校可进一步进行专业分类管理,分类拨款。即是说,第一,对这些院校已有的不同学科专业,按照基础强弱、质量高低进行投入,例如,农学、电子、化材、建筑、医学、机械、师范(方向)等,以此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对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进行重点扶持,有的放矢。对比较强的专业,优先给予资金等扶持或政策支持,如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第二,对地方亟须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高校没有或比较弱的进行建设、改造或扶持,使这些新型产业一开始就建立在高起点、应用型方向上。第三,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适当撤销或改造不合时宜的专业。但对于一些基础性专业,需要慎重保留。
因此,如果要实现湖北省高校的尽快转型,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建立与地方区域、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产业链,以人才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政府就需要对这些院校的各方面给予比综合本科院校更多的政策鼓励,不至于在转型过程中与其他综合院校差距更大。
3.应用型Ⅲ——独立学院政策。对独立学院政策,政府则通过行业专业评价,对其专业和专业群进行重点扶持,并依据效果跟进配套资金。原因在于,第一,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在学校改革发展上,其民办性质决定了其更自主、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与行业、企业结合上,有更强的主动性。故政府对其的改革管理方式的政策扶持无法投入太多,以引导为主。第二,在教学与科研上,独立学院主要是年轻老师和聘请、兼职的教师,学校并未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实力,建议政府和主管部门资助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工程训练方面而不是科研上更为合适。这与对其他两种类型本科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应该有较大差异。
[1]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教育年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65.
[2] 司托克斯. 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M].周春彦,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3.
(责任编辑:张晓军)
Classified Management with Regard to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to Application Mode: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Honglan,Deng Yincheng
(ResearchCenterofUniversityReformandDevelopment,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As the country’ s guidance of the transition for a number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 particular the new established colleges, all of the colleges belonging to provinces have begun the practice of the operation. Base on Pasteur quadran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mpirical cases of colleges in Hubei Province,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s.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classified management.
Pasteur quadrant; college transformation; classified management
2016-07-06
王洪兰(1977- ),女,山东聊城人,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讲师,博士。
邓银城(1953- ),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工程学院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中心教授。
G648.4
A
2095-4824(2016)05-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