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绍龙,周志成,彭曙光,周孚美
(1.湖南省烟草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2.耒阳市烟草分公司,湖南 耒阳 421800)
黄板对烟蚜茧蜂繁蜂小棚内有翅蚜的诱杀效果研究
伍绍龙1,2,周志成1,彭曙光1,周孚美2
(1.湖南省烟草公司,湖南长沙410004;2.耒阳市烟草分公司,湖南耒阳 421800)
为了了解黄板对繁蜂小棚内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规律,观察了黄板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利用有翅蚜的假死习性,通过轻拍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聚集地的方法,观察了黄板距离繁蜂小棚顶不同平放距离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黄板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均有显著的诱杀效果,从早到晚,诱虫比率逐渐下降,在15:00以后,黄板对繁蜂棚内有翅蚜的诱杀效果会显著的高于烟蚜茧蜂;将黄板放置在距离繁蜂网10 cm时,黄板对烟蚜茧蜂的伤害值显著的高于20、30和40 cm的处理。在实际繁蚜过程中,可以采用悬挂黄板的方法,监测和剔除繁蚜棚内的烟蚜茧蜂;利用蚜虫假死性,轻拍繁蜂虫网,将黄板平放在距离繁蜂网顶20、30、40 cm时,黄板可高效剔除混合聚集在繁蜂网上的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而几乎不伤害烟蚜茧蜂。
黄板;烟蚜茧蜂;烟蚜;繁育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蚜茧蜂科(Aphidiidae),是烟蚜的专属寄生蜂[1-2],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寄主蚜虫种类多、自然寄生率在34.4%左右[3-4]。烟蚜茧蜂易于繁殖,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于危害烟草、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上的蚜虫的生物防治中,并取得了较显著的防治效果[5-10]。至2016年止,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已在全国烟草面积应用超过90%,大农业推广面积超过30%。
烟蚜茧蜂的繁育是推广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前提,繁蜂过程主要包括烟蚜茧蜂和蚜虫的保种和扩繁2个方面[9-10]。然而,在实际繁蜂过程中,繁蚜棚有时会被烟蚜茧蜂污染,影响寄主蚜虫的繁育。繁蜂后期,受扩繁棚内温度、湿度和烟苗健康程度等环境的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产生有翅蚜,有翅蚜迁飞出繁蜂棚,势必引起蚜虫危害。
黄板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均有诱杀效果,单纯采用黄板防治繁蜂棚内的有翅蚜,必定伤害到烟蚜茧蜂[11];繁蜂小棚内,有翅蚜常与烟蚜茧蜂聚集在一起,直接采用电动装置收集有翅蚜也会伤害烟蚜茧蜂。然而,烟蚜茧蜂在上午11:00左右喜好在繁蜂棚内上部活动[12],而有翅蚜在上午11:00和下午3:00左右是有翅蚜的迁飞高峰期[13]且有翅蚜有着显著的假死习性[14]。鉴于此,试验依据烟蚜茧蜂和有翅蚜活动时间和部位的差异性,观察了黄板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利用有翅蚜的假死习性,通过轻拍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聚集地的方法,观察了黄板距离繁蜂小棚顶不同距离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以弄清黄板对繁蜂小棚内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规律,旨在为烟蚜茧蜂的扩繁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1.1供试材料
烟蚜茧蜂和烟蚜来自云南烟草科学研究所,蚜茧蜂近年来一直用于防治烟田蚜虫。寄主植物为云烟87,于2016年1月20日播种,采用浅水育苗法育苗。繁蜂小棚安置在温室大棚内,繁蜂小棚为长、宽、高分别为10、1.2和0.8 m的拱形棚,用60目防虫网罩住,防止烟蚜茧蜂逃逸。供试黄板长宽为20 cm×30 cm大小的双面可粘性黄板。
1.2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6年4月10~15日在长沙市宁乡县喻家坳乡金淳烟叶合作社育苗大棚内进行。
1.3试验方法
依据湖南长沙地区4月份的日短昼长的时间关系,将白天时辰大致分割为11个时间段处理,分别为7:00~8:00、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17:00和17:00~18:00;同时,为了解黄板白天和夜间的诱杀效果差异,将18:00~7:00设置为一个夜间处理,对比研究了白昼条件下黄板单位时间内的诱杀数量。当烟蚜茧蜂扩繁棚内,产生大量有翅蚜时,将黄板垂直悬挂在距离繁蜂小棚棚顶30 cm处,记录各处理条件下,每块黄板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数量。每个处理重复12次。
另外,将黄板平行放置时,距离繁蜂小棚网顶的距离设为处理因子,共设置10、20、30和40 cm 4个处理,利用有有翅蚜的假死习性,采取轻拍繁蜂小棚网顶的办法,用平放黄板的方法收集蚜茧蜂和有翅蚜共同聚集地的有翅蚜。观察记录每收集100头左右有翅蚜的情况下,黄板诱杀到的烟蚜茧蜂数量。每个处理重复10次以上。
1.4数据处理
采用方差分析了黄板在不同时间段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效果、黄板放置不同高度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效果。数据分析用R统计分析软件。
诱杀比率= 诱杀到的烟蚜茧蜂数量/诱杀到的有翅蚜数量×100%。
2.1黄板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
2.1.1不同时间段的诱杀数量变化由图1可知,黄板对烟蚜茧蜂烟蚜均有显著地诱杀效果,单块黄板(双面)在7:00~8:00、8:00~9:00、9:00~10:00、 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17:00和17:00~18:00对有翅蚜的诱杀数量分别为31.75、39.70、49.15、61.00、60.45、55.40、55.90、56.50、60.58、59.45和51头;对烟蚜茧蜂的诱杀数量分别为38.75、43.95、47.06、60.10、56.85、50.45、46.60、45.90、26.35、24.70和18.95头。总体来看,从早上7:00到10:00,单块黄板(双面)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数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此之后,黄板对二者的诱杀效果均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对烟蚜茧蜂的诱杀效果在15:00以后,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在15:00~17:00之间,黄板对烟蚜茧蜂的诱杀数量最低。而相比之下,黄板对有翅蚜在10:00~17:00之间,均表现出较高的诱杀效应。由图2可知,在7:00~18:00之间,在各个时间段,黄板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虫比率分别为1.22、1.11、0.97、0.99、0.94、0.91、0.83、0.81、0.43、0.42和0.37,从早到晚诱虫比率逐渐下降。在15:00时,诱虫比率出现显著性的下降拐点,黄板在15:00以后对有翅蚜的诱杀效果显著的强于烟蚜茧蜂。
图1 黄板在不同时间段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诱杀数量的影响
图2 黄板在不同时间段的诱虫比率
2.1.2白昼的诱杀效果差异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单位时间内,黄板在白天对有翅蚜虫的诱杀效果均显著的高于夜间,而对烟蚜茧蜂的诱杀效果极显著高于夜间。在1 h小内,单块黄板(双面)在白天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数量分别为49.96头和38.99头,夜晚的诱杀数量分别为0.90头和0.87头(图3),白天和夜间的诱杀效率分别为0.78和0.96(图4)。黄板在白天和夜晚对有翅蚜的诱杀数量均高于烟蚜茧蜂,有翅蚜和烟蚜茧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图3 黄板在白昼不同时间段的单位时间内诱虫数量的比较
图4 黄板在白昼不同时间段单位时间内诱虫比率的比较
2.2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蚜茧蜂和有翅蚜的诱杀效果
由图5可知,将黄板平行放置距离繁蜂网顶10、20、30和40 cm情况下,黄板对有翅蚜的诱杀数量分别为109.1、106.1、102.27和101.2头,对烟蚜茧蜂的诱杀数量分别为10.18、4.20、4.09和3.90头。在诱杀到几乎相等量有翅蚜的情况下,当黄板放置位置为10 cm时,对烟蚜茧蜂的伤害作用会显著地高于20、30和40 cm的处理,而20、30和40 cm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图6可知,黄板在10、20、30和40 cm高度下,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诱杀虫比率分别为0.093 3、0.039 6、0.040 0和0.038 5。黄板放置在距离繁蜂小棚网顶10 cm的诱虫比率是20、30和40 cm三个处理的2倍以上,而其它三个处理之间相差不大。
图5 不同放置距离的黄板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诱杀数量的影响
图6 不同放置距离的黄板对有翅蚜和烟蚜茧蜂诱虫比率的影响
黄板对繁蜂小棚内的有翅蚜和烟蚜茧蜂均有较强的诱杀作用,且白天的诱杀效果显著的大于夜间,而在下午15:00以后,黄板对有翅蚜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烟蚜茧蜂。在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共同聚集地,将黄板平行放置距离繁蜂小棚网顶距离20、30、40 cm时,利用蚜虫假死性,轻拍繁蜂棚网,可高效剔除有翅蚜,而对烟蚜茧蜂的伤害最小。
有翅蚜具有显著的假死性[14],因而在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共同聚集地,轻拍繁蜂棚网,有翅蚜会脱落至黄板上;同时,轻拍虫网也会引起烟蚜茧蜂活动,黄板放置距离太近,就会有部分烟蚜茧蜂因飞行路线问题,而被黄板粘住。由于夜间没有光线,烟蚜茧蜂和有翅蚜无法对黄板的黄色做出趋性反应,因而夜间的黄板对烟蚜茧蜂和有翅蚜诱杀数量显著的低于白天。而在白天,烟蚜茧蜂有强的趋光性和向上性[12,15],所以在早晨7:00的时候,黄板对烟蚜茧蜂的诱杀量会大于有翅蚜;但是,在10:00~11:00以后,繁蜂棚内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均利于有翅蚜迁飞,有翅蚜会继续保持迁飞的习性[13],烟蚜茧蜂会逐渐飞行到繁蜂棚的下部,寻找寄主发生寄生行为,这就可能就是15:00以后,黄板对有翅蚜的诱杀效应显著的强于烟蚜茧蜂。利用有翅蚜的假死性,能更有效地剔除繁蜂小棚内的有翅蚜,其黄板的诱杀效率(小于0.09)显著性的低于悬挂黄板时的诱杀效率(大于0.37)。
黄板能够诱杀烟蚜茧蜂和有翅蚜,因而在烟蚜茧蜂的繁蚜棚内可以适当悬挂部分黄板,以随时监测繁蚜棚内是否有烟蚜茧蜂混入,也可及时剔除繁蚜棚内的烟蚜茧蜂。利用有翅蚜的假死性,在有翅蚜和烟蚜茧蜂的共同聚集地,将黄板平行放置在距离繁蜂小棚网顶20、30、40 cm时,轻拍虫网,可以高效剔除有翅蚜而几乎不危害烟蚜茧蜂。
[1] 赵万源,丁垂平,董大志,等.烟蚜茧蜂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0,1(3):405-415.
[2] 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等.我国烟蚜茧蜂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0,1:27-30.
[3] 陈家骅,官宝斌,张玉珍.烟蚜与烟蚜茧蜂相互关系研究 [J].中国烟草学报,1996,3(1):8-12.
[4] 柴正群,况荣平,朱建青.烟蚜重寄生蜂种群动态初步研究 [J].中国烟草科学,2013,34(1):61-65.
[5] 赵万源,丁垂平.烟蚜茧蜂生物学及其应用 [J].动物学研究,1980,1(3):405-415.
[6] 汤玉清,陈珠梅.烟蚜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4,13(2):119- 125.
[7] 忻亦芬.烟蚜茧蜂繁殖利用研究[J].生物防治通报,1986,2(3):108-111.
[8] 毕章宝,季正端.烟蚜茧蜂 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 生物学研究-Ⅰ.发育过程和幼虫形态[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2):1-8.
[9] 王树会,魏佳宁.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和释放技术研究 [J].云南大学学报,2006,28(S1):377-382.
[10] 谷星慧,杨硕媛,于砚碧,等.云南省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1):1-7.
[11] 黄继梅.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及推广应用 [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12] 吴兴富,赵立恒,魏佳宁,等.烟田烟蚜茧蜂的活动规律及其对烟蚜的防治效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327-330.
[13] 刘向东,翟保平,张孝羲.蚜虫迁飞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4,41(4):301-307.
[14] 孟凡明, 梁醒财.昆虫假死行为研究历史及现状,昆虫知识[J].昆虫知识,2009,46(6):985-991.
[15] 何 琬,李学芬.环境因子对阿尔蚜茧蜂(Aphidius ervi Haliday)生殖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1982,3(1):89-94.
(责任编辑:肖亮)
Study on Trapping Efficacy of Yellow Boards to Alatae of Myzus persicae (sulzer) in the Breeding Greenhouse of Aphidius gifuensis
WU Shaolong1,2,ZHOU Zhicheng1,PENG Shuguang1,ZHOU Fumei2
(1. Hunan Provincial Tobacco Company, Changsha 410004, PCR; 2. Leiyang Branch of Hengyang Tobacco Company, Leyang 421800, PC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pping law of yellow board to Myzus persicae(sulzer) and Aphidius gifuensis, observed the captured insect amount of yellow board in different time. And according to the death-feigning of aphid, observed the captured insect amount of yellow board laid flat in different distance by the way of beating the gathering place of alatae and aphidius gifuensis. It turned out that the yellow board could capture Myzus persicae(sulzer) and Aphidius gifuensis effectivly, and the captured insect ratio would decline from morning to night. The trapping efficiency of yellow board to alatae would be higher than yellow board to aphidius’ from the time of 15:00 to 18:00. The yellow board would be bad for aphidius, when the distance of yellow board to net of breeding aphidius is 10cm,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treatment of 20 cm, 30 cm and 40 cm. In the reproduction process of aphid, the way of hanging yellow board could be used to supervise and remove the Aphidius gifuensis. And putting the yellow board at the distance of 20 cm, 30 cm, 40 cm to the net top, the yellow board would remove the alatae from the place where had gathered alatae and aphidius gifuensis, while almost had no influence to aphidius gifuensis.
Yellow board; Aphidius gifuensis; Myzus persicae(Sulzer); Breeding
S572
A
1006-060X(2016)10-0065-04
2016-07-30
湖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专项基金(14-16ZDAa02)
伍绍龙(1986-),男,湖南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