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月兰, 彭 剑
(扬州江都区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
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与MRI诊断的关系
吉月兰, 彭 剑
(扬州江都区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与MRI诊断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均给予MRI检查。结果:52例患者中40例MRI显示有骨髓水肿,发生率为76.9 %;Ⅰ期坏死分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少,且都为1级;Ⅱ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Ⅰ期明显增加,以1级多见;Ⅲ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进一步增加,多为2级;期间骨髓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中骨髓水肿的发生率比较高,有很好的MRI影像学特征,且与坏死分期存在一定关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MRI诊断;临床分期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防止股骨头坏死的发展,改善预后[1]。股骨头坏死常会出现骨髓水肿,可造成股骨头发生一系列不可逆性改变。而在诊断中,MRI检查相较X线平片,能有效显示明显临床症状的股骨头坏死,并且骨髓水肿病理改变可以通过MRI脂肪压抑图像而确认[2]。本文研究了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与MRI诊断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18岁,男女不限,均符合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单侧发病,在我院行MRI检查且时间间隔≤2周者,病程>半年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曾行股骨头手术治疗患者,检查中不能配合者,影像学图像不清晰者。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6.33岁,病程(4.22±1.98)年;发病位置:右侧28例、左侧24例;病因:激素性坏死22例、酒精性坏死18例、特发性坏死12例;临床分期(按照世界骨循环研究会骨坏死的国际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12例、Ⅱ期30例、Ⅲ期10例。
1.2 MRI检查方法 MRI检查设备为MAGNETOM Verio 3.0T超导磁共振和GE Signa Ovation 0.35T永磁型磁共振,用体部线圈以自旋回波序列行股骨头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STIR序列行冠状面扫描,视野375 mm×375 mm,矩阵256×512,层厚5 mm,层距0.5 mm,视野375 mm×375 mm,矩阵256×512,采集次数2次,T1WI TR=579 ms,TE=15 ms,T2WI R=1800 ms,TE=110 ms,STIR TR=1815 ms,TE=120 ms,在扫描中,患者取仰卧位,范围包括双隔侧髋臼和股骨头,进行连续扫描。
1.3 骨髓水肿分级 依据冠状位扫描的图像进行骨髓水肿分级。由关节专科两位医师经双盲法独立评阅MRI,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骨髓水肿影像学特征 52例患者中40例MRI显示骨髓水肿,发生率为76.9 %,表现为在坏死灶周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股骨上部边缘模糊的片状TIWI低信号,而T2WI和STIP序列成像高信号。见图1。
2.2 骨髓水肿与坏死分期的相关性 经过观察,Ⅰ期坏死分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少;Ⅱ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Ⅰ期明显增加,以1级多见;Ⅲ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进一步增加,多为2级,期间骨髓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与坏死分期的相关性(n=52)
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临床表现为下肢活动受限,髋部感觉不适或髋部疼痛。在其发病过程中,早期主要表现为以细胞坏死为特征的骨坏死阶段,然后出现以血管再生、骨化再生和死亡骨小梁吸收为特征的修复阶段[3]。
X线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股骨头坏死检查方法,但是诊断效果一直不太好,往往延误病情。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I诊断得到了广泛应用。MRI表现能反应股骨头坏死的病变过程,坏死病灶的MRI信号强度低于正常骨骨髓,在活骨与坏死骨相邻处有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病变区炎性反应加重,坏死区死骨吸收并骨化再生,血管肿胀充血明显[4]。
当股骨头发生坏死后,邻近的未坏死骨髓内间充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纤维肉芽组织大量增生,吸收死骨的同时并在其外侧成骨。从发病机制上分析,股骨头坏死导致骨内压增高引起股骨上段静脉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骨髓间质含水量增加。MRI其典型影像学特征为股骨头坏死灶周围、股骨颈、粗隆间区的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或高信号[5]。本研究显示52例患者MRI显示有骨髓水肿40例,发生率为76.9 %,表现为在坏死灶周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股骨上部边缘模糊的片状TIWI低信号,而T2WI和STIP序列成像高信号。骨髓水肿不是MRI上的早期表现,多发病于坏死的Ⅲ期,骨髓水肿与继发股骨头塌陷紧密相关。本研究显示Ⅰ期坏死分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少;Ⅱ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较Ⅰ期明显增加,以1级最多见;Ⅲ期发生骨髓水肿的几率进一步增加,多为2级。
总之,股骨头坏死中骨髓水肿的发生率比较高,有很好的MRI影像学特征,且与坏死分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1] 郝丽,王琪.MRI征象及定量测量坏死体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6):427-431.
[2] 汪利合,李慧英,孟东方,等.髋关节类坏死疾病误诊为股骨头坏死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7):658-663.
[3] 陈海松,李晓飞,耿青,等.病变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征象在良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中的表现特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3):199-202.
[4] 方舒,邢伟.T2弛豫时间图在膝关节软骨下骨髓水肿与软骨损伤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4(14):367-369.
[5] 资绿林.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2):2093-2094.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