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强+曹学+王艳华
摘 要:海外工程的迅速发展在有效带动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当地化色彩浓重、施工条件复杂以及对技术设备水平的要求较高和人力资源调配难等问题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实施难度。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结合项目的相关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确保我国海外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关键技术装备;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71-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海外工程产业发展迅速。在复杂环境与异地领域的高水平作业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已成为衡量海外工程项目执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理解和分析,并针对当前海外工程项目的难点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已成为此类项目的执行单位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1 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概述
工程承包是对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组合、配置和转化的过程。承包商、设计商以及业主围绕所建设的项目共同组成了含设计、施工两关键过程的工程建设网络。其参与主体包括了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以及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和劳务等[1]。
从过程层面来看,工程承包则是具有施工资质的承包者通过与业主,即工程项目法人签订承包合同,从而承建工程项目的过程。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是承包商在海外所承包的项目工程,包含类型较多,通常包括土建工程、基础设施、高层建筑等。
2 海外工程项目难点分析
2.1 施工条件特殊
施工条件特殊是海外工程项目开展的一大难点。例如,根据某些项目所在国的相关劳工法律,施工分包只能够在当地进行,而对于国外及其相关地区的工程单位施工习惯、施工能力以及施工标准均与国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同工程建设信息具有较强关联的因素均需要项目部工作人员展开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再同国内的相关标准与施工经验进行融合,在做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满足当地施工要求和国内设计标准与技术水平的项目管理模式。
2.2 当地化支撑不足
当地化支撑不足是海外工程项目的另一难点,也是海外建设中较难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地区语言与文化差异。由于海外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在国外,而对于部分尚未使用英语的地区而言,若要针对海外工程项目的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材料与设备供应以及施工细节和竣工结算等各个环节同海外相关劳务人员和工程合作单位进行高效的交流与沟通是较为困难的,从而降低了工程项目的效率,并在延长工期的同时,增加了项目成本。②海外工程项目需要以当地工程公司与供货商为基础,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只有部分投标单位在目标区域具备与自身建立合作关系的当地工程施工公司与供货商,而对于多数投标单位并不具备这种支撑,从而使其投标最终以失败告终[2]。
2.3 关键技术装备不足
对国内多数海外工程承包公司进行分析可知,其尚不具备公司自己的研发基地与设备制造基地,同时,相关项目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故同拥有研发与制造基地和掌握自主技术的国际老牌工程公司相比,在海外项目的竞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也是制约海外工程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由于缺少研发基地与设备制造基地,导致项目敲定后,建设单位不得不以相对较高的价格采购相关材料和设备,从而增加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因专业技术体系的缺失,导致技术成本也相对增加,并使得施工质量控制难以获得良好效果。
2.4 人力资源调配困难
人力资源调配难长期以来制约着海外工程项目的进行,进而阻碍了海外工程产业的整体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海外工程项目所在地在国外,且工程工期较长,加之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工程项目的从业人员并不愿参与到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即对于工程项目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2015年期间,我国海外工程从业人员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到2015年,海外工程从业人员数量仅为25万人,同比下降6.3%,而在下降比例的人数当中,约有78.6%是受海外工程项目的地点和国外环境影响而主动退出;另一方面,对于本地人力资源而言,其雇用的成本和建设项目质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国家而言,海外工程项目可从该国直接引入相关人力资源进行项目建设,但因此类国家人员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对项目建设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对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而言,其雇用的成本较高,不利于海外工程项目效益的提升。
3 解决海外工程项目难点的相关对策
3.1 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成败,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首先,应该对设备与服务提供方进行招标优选,即以招标的形式构建竞争机制,通过对承包商的选择、标底的制定与开标优选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以健全的考评机制甄选出符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承包商。其次,应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和设计、施工员工的培训。由于项目经理部构成成员不同,其对相关文件与项目管理制度的熟悉程度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为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开展对项目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学习、讨论,确保其能够对各项工作流程予以熟练掌握。此外,还应对工程设计、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开展土建、安装与调试等各项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其能够将施工地区和本国的相关施工技术和经验进行融合,提高工程质量。
3.2 海外工程项目的当地化建设
海外工程项目的当地化建设工作应包括:①加强人员交流与沟通。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同当地人员进行积极交流的重要性,通过翻译人员为中外员工在项目沟通方面提供协助,围绕项目的相关问题促进中外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与沟通,确保其对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具有高度一致性;②积极寻找当地化工程公司与供货商。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对项目具体所在地的工程公司、供货商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并从中甄选出与所建项目相符的本地公司与供货商,预先签订工程合同和供货合同,以长效的合作机制为降低成本和提高项目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3.3 加强设备、技术创新
加强设备与技术创新是确保提高海外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对于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而言,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研发计划,既要同高校和相关研究单位建立长期的科研机制,也要与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同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构建满足自身项目要求和公司整体发展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形成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自给自足。此外,工程建设单位还应针对目标区域的项目计划,同国内知名技术装备制造商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围绕海外工程具体项目形成技术合作联盟,从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技术、设备保障。
3.4 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首先,我国海外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其人力资源录用标准、具体工作和薪资待遇的宣传,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面向全国招聘满足符合其工程建设要求的相关人才,并以健全的激励机制为保留人才提供保障。其次,当所招员工尚未满足工程对员工类型与数量的需求时,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在项目所在地区招聘相关人才,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建设单位应组织统一的培训工作,确保其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而言,建设单位应率先针对相关技术和施工要点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通过的,则予以录用并根据资金的实际情况满足此类员工的工资需求,而对于考核未通过的员工,则不予录用,由此为海外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概念进行说明,进而对当前海外工程项目仍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海外工程项目中施工条件制约、当地化支撑不足、关键技术装备不足和人力资源配置困难等难点问题重点研究,分别从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当地化建设、加强设备技术创新和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等方面着手制定合理策略,为确保海外工程产业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谭光宇.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结构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5,01(23):313-314.
[2] 贺蕾.浅谈国外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15,12(05):60-62.
[3] 吴灵生.浅谈安哥拉海外工程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9,10(13):208-209.
[4] 丁兆琪.浅谈海外工程项目如何开展工会工作[J].价值工程,2014,10(21):187-188.
[5] 王锟,张士全,朱玉娈.浅谈海外建设工程劳动力组织管理的难点与风险控制[J].华东公路,2013,02(1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