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五个日期里同时出生
西元160年,游牧长城的北匈奴西迁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撒马尔罕,在中国唐朝时成为中亚最负盛名的城市),在时间进程中继续向西;两三百年后,一个叫阿提拉的匈奴王出现在欧洲,被称为“上帝之鞭”,对罗马帝国进行了致命性打击。
西元160年,古罗马帝国处于从鼎盛走向衰亡的微妙转折点,五贤王中的最后一名安东尼·庇护生命垂危。他在次年故去,传位给马可·奥勒留,一位以哲学家名世、著有《沉思录》的王者。之后五年,马可·奥勒留派遣的使臣自埃及出发,经由印度洋,到达东汉统辖下的日南郡(今越南境内),然后北赴洛阳,向汉天子进献礼物。此时,古罗马大规模瘟疫已经爆发,最严重时罗马一天有2000人死去,总死亡人数高达500万。
东汉称古罗马为“大秦”。此时,东汉死亡率惊人的瘟疫也已爆发。名医张仲景家族二百余人死去三分之二,著名的“建安七子”有四人死于瘟疫,汉帝国总死亡人数2000万。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人口仅为东汉盛时人口的十分之一。
西元160年、东汉桓帝延熹三年,汉帝国正在走向衰亡。这一年宦官势力达到顶峰;帝国境内,一年内有五处爆发民乱:九月,劳丙在今山东的泰山郡起义,攻州县、杀官吏;秋,长沙蛮人起兵叛乱;十一月,泰山郡叔孙无忌起义,今属越南的日南郡蛮人起兵叛乱;十二月,今湖南常德西的武陵郡蛮人起兵叛乱。
西元160年、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关羽的肉身降临在河东解县。同年,日后被关羽斩杀的河北猛将颜良出生。
黄河在遥遥的地方积聚着力量,一路奔腾而下。在晋陕之间由北而南,于壶口咆哮而出,跃过龙门,猛然掉头,向东绝然而去,滔滔入海。这个急转弯三角地带,因位于黄河东岸被称为河东。关羽的家乡地属河东。
古中国最初的光芒在河东绽现,在河东名称出现以前,这里已经一片辉煌。我们民族所知最为古老的战争,即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很可能就是在这里爆发。在浊水充斥散漫的涿鹿原野,传说中人身牛蹄、耳鬓如剑戟、头有角,有兄弟81人、以金作兵器的蚩尤最终战败,被黄帝大卸身首。黄帝与蚩尤这一场涿鹿之战,具体发生在阪泉。阪泉的位置,一说是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东南,一说就在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盐池附近。
解州地名的来由,便含有黄帝杀死蚩尤并肢解其体的意思。光绪《山西通志》中说,蚩尤城现名从善村,就是早期的古解城。之所以叫做解,是由以蚩尤神的肢体在此分解而得名,又说被杀死肢解的蚩尤,其血化为盐。北宋学者沈括在著作《梦溪笔谈》里也谈到,方圆一百二十里的解州盐池大涝不溢、大旱不干涸,盐的色泽发着红光,人们传说这红盐是蚩尤之血所化。
解,一个隐藏着惨烈往事的地名。日后生于斯、尚未成神的关羽在异乡身首异处,更使解州这一地名蒙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解似乎更像一个谶言,在远古时代,已冥冥中昭示了大神关羽肉身将以激烈的方式毁灭。温热的血喷溅在“解”这一词上。
东汉时分天下为十二郡,分别为并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徐州、荆州、扬州、雍州、凉州、益州、交州,外加与州平级的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部统辖京城洛阳附近的地方,包括现今山西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西北部、陕西省的中部。现今山西的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统归河东郡管辖范围。
解县,是河东郡的一个县,即指今天的运城市解州镇一带,关羽的家乡在解县常平里常平村。州、郡(或国)、县、乡、亭、里,是东汉时逐级范围递减的行政单位,里为最基层,相当于现在的村。里下设什、伍;一说里下设甲,每甲十户,十户设什,五户设伍。因此,关羽的家乡全称当为:
司隶校尉部河东郡解县常平乡下封亭宝池里五甲。
另一说法,关羽的家乡为宝池里下冯村。
解州是其家乡下冯村旧时的州府所在地。在一些书籍中,往往载关羽为解州常平下冯村人。至今晋人读解州作“骇”州,解,一个发音果断、严厉的汉字,让人联想到沉重而锋利的刀猛然挥下的动作。
一切没有什么异常,没有任何吉瑞或不祥的征兆:没有孔丘诞生时显现的麒麟,没有帝王自母腹中落地时发出的红光,或者散发的满室异香。不远处的条山,像今日这样巍巍然矗立着,仅仅是多了满眼的葱茏。这时候如果有善望气者站在山上,也许可以望到汉家天下此时已蔓延开来的令人不安的雾瘴,宫中阉人呼出的气息流动在雾瘴里,他们刺耳的尖喝凝结在雾瘴里。望气者在这一天,也许还可以望见山下那个叫下冯里的村庄,望见那村庄在正午异乎寻常地明亮,有如为刀光所反射着的日光。他在这一天夜间可以望见星辰排列位置陡然发生的变化。
但是什么也没有。没有谁记下这些,甚至连关羽的出生日期都变得可疑:关羽成为一个在五个日期内同时出生的人。这五日分别为四月八日、五月十三日、六月二十二日、六月二十四日和四戊午。
四月八日被认为是关羽再生的日子,关羽在那一天成为大帝;
五月十三日在中国明清两代,是朝廷祭拜武庙、纪念关羽诞辰的日子,至今海外华人仍保留着在这一天祭祀关羽的习俗。在民间,五月十三日又被称为关羽的磨刀日。磨刀须用少许水,干旱的北方地区在这一日往往有雨落下。北地人在这天举办赛会纪念关羽,并有求雨之意。笔者行文至此,恰好是五月十三日午时。所在的太原市暴雨突降,约十分钟后陡然雨止。
但是遍检历史文献,五月十三日既不一定是羽出生之日,也肯定不是羽的忌日。这个日期纯系宋元杂剧提出来的。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中玉泉寺长老说,关羽一年内享有三祭,即四月八日、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元代郝经《汉义勇武安王庙记》描绘金朝祭祀关羽的盛况也说,金元时期人们在夏五月十三、秋九月十三祭羽。到明清时,五月十三这个祭日得到国家认可,以之为羽的生辰。
但为什么是五月十三日呢?五月在汉末被视为恶月,需用禳祈之法方能平安渡过。而五月所生之子是不祥之物,东汉王充在著作里明确说,正月和五月所生的孩子会杀死父母,孩子不能要。如果要了,其父母会因祸致死。成书于魏晋的《世说新语》则载有经历六帝、次做登太尉的大官员胡广的事迹,说胡广生于五月五日,父母把他放进葫芦中扔到河里,为人所救,胡广遂以胡为姓。
东汉人极为迷信,对这类忌讳奉之若神。而对“五月为恶月”的信奉,在荆楚一带尤为严重。
当世有学者认为,之所以五月会成为羽的诞辰,与羽身后享祀始于荆州有关;而荆州将五月作为忌的诞辰,又与从汉末三国初到宋元期间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羽始终被作为“厉神”在民间享祀有关。
五月十三日,后来又成为关羽的长子关平的生日。
四戊午的说法显然出自阴阳家的杜撰。四戊午是指按照天干地支记时法,年月日时全部是戊午。五行理论称四戊午为帝干支,年、月、日、时均属阳刚。世人似乎认为,唯这样的时辰才符合关羽一生的雄烈。但查东汉纪年,灵帝光和元年为戊午年,是唯一的可能年份。该年戊午月中并无戊午日,仅此一点,已可舍弃四戊午的说法。
奇怪的是解州百姓世代相传六月二十二日关羽生于人间,此说无法得到史料佐证。但关氏后裔不同版本的族谱,如安邑上古村、解州小曲村、临猗关原头村,以及许昌、福建等地的关谱,都认为六月二十四日乃是关羽的生辰。同样的认定,也出现在多种碑记里,最早为西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张法孔所撰的《关圣祖茔田碑记》;稍后的清代,则有西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王朱旦所撰的《汉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西元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卢谌所撰《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西元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张镇编著的《解梁关帝志》。
关羽生于六月二十四日,成为目前世人认可的说法。清代《碑铭》作者王朱旦还附会地说,关羽生之日,有黑颜色的龙隐约在室中环绕。
那已是关羽殁后一千多年了,仍有人在以蹩脚的手段,竭力使关羽的降生不同寻常,以弥补史载空白遗留下的缺憾。
关羽所在的乱世里,有太多著名的相士,如桥玄,如闻名于史册的许子将。后者在曹操青少年时,便断言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关羽在成年后未必未遇到过那些相士,但是,何以没有一人,能够望见关羽在生后无边无际的荣耀?
二 《春秋》大义
陈寿在《三国志》里,用了九百多字来记叙关羽的一生。虽则简短,但文中关羽天神一般的勇猛、他的真实、他的骄傲和尊严还是令人为之震撼。这个人可以被活捉,可以被杀死,但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折辱他。在混乱的世事中,一切不可挽回地颓败,似没有什么可以永久;而他以大力坚守某些事物,令其不可更改。他的骄傲,并不在于他对同世之人的傲慢,而在于他对女色、对背叛、对财富、对肉身死亡的深入骨髓的蔑视。“虽万千人,吾往矣!”书生曾子熹微的呼喊沉寂了数百年,在关羽的时代突然震雷般地轰鸣,并应验到关羽的身上。关羽,他生前已拥有天神一般的禀赋。
千秋之后,随着关羽的神灵升腾,世人对陈寿记录关羽文字的简短心生怨怼。一个连俗世帝王都须参拜的人物,怎可那般怠慢他?世人甚至不断地质疑陈寿的个人品质及治史能力。
陈寿对关羽的陈述的确过于粗略,以致我们不能从中得知关羽的家世,不能得知关羽少年时的成长经历,他又从哪里学会了一身惊人武艺,以及他如何在青壮年时被迫离家远走。
但东汉末年,河东郡恰恰是出猛将的地方。除关羽外,大将徐晃是河东郡人。马超联合“关中十部”首领反曹,十部首领中的程银、侯选、李堪等均为河东郡人氏。这些将领都属骁勇之材,可惜史书没有留下他们更多的事迹。
关羽后来率领蜀汉强大的水军,那么他应该自幼便学会了习水,而且有一定的水性。他是在家乡的解池与解州不远处黄河的风陵渡学会习水的吗?
史书里说,关羽最初的字并不是云长,而是长生。“长生”,这像一个晋南人少年时的小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中关羽成为一个铁匠。他甚至并不姓关,而是叫做冯贤。郭沫若曾讲过“传说关羽是铁匠出身”。毛泽东于1954年春,在杭州与当时浙江公安厅厅长王芳讲话时曾谈到关羽的姓氏,说让查《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考》,指出那里讲过“曹操并不姓曹,关羽并不姓关”。
名人效应,自然带来轰动,但这显然不确。我们难以想象无处可受教育的冯铁匠,手捧一册《春秋》读得津津有味、甚至忘记打铁营生的情景。
《春秋》乃指左丘明所著的《春秋左氏传》,在关羽的时代,它已是较为古奥的书,非略能识字断文的人所能读懂,更不会为其所喜爱,以致达到手不忍释、时常阅读到深夜的地步。而据史书所载,关羽好《左氏传》,能够背诵。这更不是生于一般家庭的人所能做到的了。
《关侯祖庙碑记》中的说法似乎更可信一些。关羽生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祖上三世皆习《春秋》,且以《春秋》之学教子传家。祖父关审,生于西元90年、汉和帝永元二年,逝于西元157年、桓帝永寿三年,他做过当地的蒙师,无意于仕途,曾隐居于家宅附近五里处的石盘沟潜心治学,深研《易》与《春秋》,被称为“石盘公”。关审逝后三年,关羽才来到人世。关羽是在年少时受父亲关毅传授《春秋》家学的,以致年长时谙熟于心。
那么《春秋》到底是一册什么样的书?
“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孟子在说。纵观关羽在乱世中所坚持的事物我们可知,关羽为维护所谓的春秋大义,用尽了他一生的力量,直到血自他的头腔里喷涌而出,身体远处的头颅上殷红的血缓缓滴下,黏住他飘逸一生的长须,渗入异地他乡的泥土。
《春秋左氏传》,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兵书:所记242年历史中,记录军事行动多达483次。孙权把《左传》看作和《孙子兵法》一样的将帅必读书;东吴名臣张昭,晚年时专心研究《春秋》;南宋名将岳飞,喜欢读《左传》和《孙吴兵法》。
依当下的眼光来看,关羽一生的作为更像书呆子,所不同的是他以行动实践他的梦想,而非空想。他无视一切,我行我素。史中所载他“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那种以一人面对一支军队而视若无人的气概,恰是他终其一生自由的精神状况的真实写照。他坚持着,看世人放弃;他厌倦地看世人去攫取财富,去为美女、为生命而不断变换立场。一切习以为常,他甚至不能够憎恶,于是在深夜每每孤独地隐身于《春秋》一书中。
而这个人内心有着何等的高傲。在演义小说中,三国人物中唯有他称“某”,他的朋友和敌人称他“云长”,同僚、下属和盟国敬畏地称他为“君侯”。
他更是一个性情中人。与三国时的吕布不同,关羽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有为和不为之外天马行空。这是一个具有如此强烈的真实的人,以致普天下人都窥知他内心的骄傲,没有人敢于正面擢其锋芒。他似乎不屑于掩饰什么,他的一切昭昭然呈现于日光月光之下——
他不可能在曹操的阵营久留,曹操早已看了出来。他就要离开时曹操有所察觉、差大将张辽询问,他并不讳言。他镇守荆州,虎视江东之地,有吞并之心。江东自孙权以下的大小臣僚自他进驻荆州之日起,便日夜宛若芒刺在背。
他其实不懂什么政治,也许还憎恶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虚与委蛇。他终其一生,也没有学会那些虚伪。他的个人品质,却高高翔舞于三国混乱的天空之上。
因此,视关羽的高贵气质,他也不可能出生于一个贫寒的、为生计奔波不暇他顾的家庭,更不可能没有受过教育。从另外一方面看也不会这样:他在日后相识并结为生死之交的两个朋友也非凡俗之辈。与表面看上去的不同,这三人似乎都有着强烈的艺术气质。刘备虽不喜读书,但好狗马、音乐、美衣服;张飞性豪,却擅长书法,其八分书颇有造诣,清代文人纪晓岚曾赋诗称赞。张飞还擅长画仕女图,其画与三国魏文帝曹丕齐名。《历代画征录》载:
“张飞,涿郡人,善画美女。”
刘关张三人皆有异相。他们共结死生之后,往往同榻而眠,除却共同的志向即兴复汉室之外,他们间不可能没有彼此相似的情趣和共同话题来使他们的心灵走近。从史载中我们得知,关羽“美其须髯”,与“好美服”的刘备一样,关羽对个人的仪表也注意修饰。一个在戎马生涯中留长须并不断梳理的将帅,还不算注意修饰个人仪表吗?
三 乱世亡命
由于史料的缺失,我们无法得知关羽幼年在家乡的成长,但是却可以由历史环境来旁窥他的生活环境。关羽在家乡解州的少年时期,天下已经纷扰不断,河东解州一带也极不太平。
关羽2岁时,汉桓帝正式拍卖朝廷官爵,关内侯、虎贲、五大夫等职位价格不等。西北一带羌人造反,攻打并州、凉州。东汉的第四次大瘟疫爆发。病状有类于当今西元2003年的非典,人民纷纷高烧不退而死。
关羽3岁时,长沙、零陵、艾县一带农民起义,兵乱在大汉帝国长江以南地区迅速蔓延,今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一带的朝廷官吏纷纷投降。起义三年以后才得平息。
关羽4岁时,凉(今甘肃、宁夏一带)羌人起兵造反。
关羽7岁时,包括关羽家乡河东郡解州在内的司隶校尉部和豫州地区,发生大饥荒。史书称两个地区饿死的人将近一半,有的家族因饥饿灭绝。第二年夏,大雨连下两个多月,又成涝灾。关羽7岁这一年,朝廷刚正的大臣、司隶校尉部的长官李膺,与朝廷其他有正义感的大臣及太学生联合,抨击宦官。宦官诬称他们结为朋党,图谋不轨。信任宦官的汉桓帝下令捕拿党人下狱,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
关羽10岁时,桓帝死,12岁的灵帝继位。宦官捕杀大批有正义感的大臣,因牵连被杀者达800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关羽12岁时,家乡河东郡发生大地震。震后河东郡地面裂缝有12处,最大的裂缝有十里零一百七十步长,裂缝最宽处有三十余步,史书中未载明裂缝的具体位置,也未讲明裂缝的深度,只说裂缝“深不见底”。
我们无法得知,这是一场里氏多少级的地震,对百姓损害又有多大。但是通过史书中对震后大雨、冰雹不断、山洪喷涌的记载可知,12岁的关羽,在家乡度过的又是一个人们纷纷饿死的灾年。河东郡有五百多户人家的房屋在地震后被大水冲走。笔者生活和写作的当今,亦为全球地震频发的时代,百姓惶恐不安。而在东汉年间,地震爆发的次数更甚。关羽未出生时的东汉桓帝年间,地震爆发9次;关羽生活的汉灵帝时代24年间,大地震爆发8次。
同年三月,东汉第五次大瘟疫爆发。
关羽13岁时,会稽郡、今浙江乡民许生起兵造反,自称越王。
关羽17岁时,以贤臣雅士为代表的党人得到都城洛阳三万太学生支持,与宦官斗争。第三次党锢之祸爆发。宦官捕拿千余名太学生,将所谓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连及五族尽数罢官并捕捉下狱。这一年,蝗灾爆发。
整个东汉年间,蝗灾不断,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达16次之多。关羽18岁时,大规模的蝗灾再一次爆发。遮蔽天空的蝗群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飞行,一旦落下,所落处所有绿色植物野草、树叶、庄稼片刻内成为黑色——蝗虫趴满每株叶子。蝗群起飞的时候,天空瞬间变黑,地上所有的绿草植物像北方冬天一样光秃秃。树木的条条嫩枝,则被蝗虫食尽枝叶,连树皮都被食尽的枝条像人的白骨一样森森然伸展在天空中,触目惊心。
蝗虫的繁殖率惊人。一旦蝗群形成规模,几乎无以抵挡。蝗群一边飞一边吃庄稼草木,一边吃一边繁殖,捕不尽杀不绝,种群越来越多。蝗灾,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意味着田地颗粒无收,意味着天下百姓将被饿死。
关羽20岁时,东汉第六次大规模瘟疫爆发。此后在关羽生活的时代,大瘟疫又爆发三次。
关羽大约在20岁时,被迫离开家乡。关于离开家乡的原因,史书《三国志》中仅涉一句,含糊地称:(关羽)亡命走涿郡。
亡命的原因,无非是负有命案,或因其他不为当时法律所容之事而被官府通缉。
民间传说关羽在20岁时,遇到郡里豪族吕熊辱人妻女。吕熊势大,党连七姓,上与郡里权贵勾结,行恶肆无忌惮。关羽大怒,杀其全家而后逃亡。
但是在传说里,吕熊这个名字,仍然有可能属于后人附会所伪托。天下姓氏多矣,何以关羽年轻时所斩杀的恶人,竟然与他后来的敌人吕蒙同姓?
怒杀豪族,这有类于当今某人,得知某官员贪得无厌且多有恶举,怒而杀之,但如真有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失于草率、令世人惊愕的。
关羽在当时的举止,使他生平第一次为他所秉承的义付出了惨重代价。豪族党羽颇多,关羽的行为一定累及了家人。民间传言关羽逃亡后,他的父母皆畏于报复,相向投井而去。他妻子胡氏的娘家也受到牵连。
关羽的兄弟呢,姐妹呢?他的宗族呢?所有的一切,全部没了。
这样的经历,有可能是关羽一生平民情结的根源:他敌视豪族、士大夫,却善待士卒和百姓。一种对大族不可遏止的仇恨始终笼罩着他。
我们且看关羽家乡河东郡的局面。前面已经谈到过,河东郡在东汉末年名将迭出。一个出名将的地方,除了民风悍勇的原因之外,大概与地方豪强与官吏压榨、逼民反抗有关。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河东解池的盐业发展。
汉时解县应该已经工商经济发达、人烟稠密,一个小小的解县竟然有四座城池,分别为桑泉城、臼城、解城和瑕城。日籍华人作家陈舜臣,在历史传记作品《曹操》中认为,东汉时国家大部分赋税仰仗盐税。因盐税甚重,私盐贩子甘冒严厉刑罚逐利而来,群聚于此。对来自官府的打击,私盐贩子大多采取地下组织形态武装抵抗。解池一带因而成为游侠豪客互通作息的中心,而在众侠客组织中最具实力的当属关家。而关羽逃离家乡,与解州地区侠士冒犯法律、买卖私盐活动有关。
陈舜臣是东汉名士陈寔的后人,陈寔的孙子陈群与关羽同时代,陈群更曾投靠刘备,在吕布来攻时献策,刘备不听,后大败之余大悔不用陈群之计。在刘备麾下,陈群无疑时常与关羽相见,想必他的后人陈舜臣写到三国人物时,分外多了几分亲切感。
时间晦暗、文辞记录模糊,陈舜臣的解读,昭示了关羽逃亡原因的另一种可能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关羽逃亡是因与盐商发生冲突。
史书中另一则传记,昭示了河东郡因盐业发达而招致的危险与不安。有清官之名的史弼被贬到河东郡做太守,皇宫中太监的手很快便伸到了解池上空:派人来向史弼再三索要盐税。史弼大怒,将来人棒打数百。史弼因此被太监诬陷,免官入狱。
继任史弼来河东郡做太守的,是董卓。众所周知,此人的贪婪、暴虐和倒行逆施,是东汉帝国崩溃的直接原因之一。他做河东郡太守、驻大军于河东的结果,可想而知。天下大乱,为时已经越来越近了。
我们可以想象青年关羽被迫离家远遁的情景。他满怀惨痛和悲愤,他沉重的心事无法向任何人诉说,到处都是他的敌人,随时可能有人出卖他以邀功请赏。
而他的亲人全部消失了。天地太大,他却突然之间,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多年以后,他在深夜的灯下翻阅《春秋》,古时的黑夜光源稀少,夜黑得有如固体一般。他坐在灯下,像是那一点微光的源头。惨烈的往事会不时地涌上他的心头。
而他可能自出走以后,一生再未能回到故乡。因在后来,解州成为敌方曹操占据的地盘。
他也未必愿意回去。故乡什么也没有了。他身边也没有父母,没有兄弟;他麾下强大的水军,未必有一个属于来自解州的士兵。
故土于关羽成为一个难以启齿的词。也许关羽从此变得沉郁寡言,但有可能,他原本就是少言语的人。在《三国志》中我们看到他刺颜良的情景:他一言不发地杀人。即便在多有虚构和讹误的小说《三国演义》里关羽也如此。张飞上阵会自称燕人张翼德,赵云会自报常山赵子龙,马超会高叫西凉马超,但关羽不提及家乡。甚至什么都不说,策马向前,举刀,关羽眯起眼睛,刀在瞬间穿过肉体又进入虚空,方听见刀最初劈开风发出的怪啸。他不去看那喷溅起的鲜血。这杀人时的沉默,分外有一种骇人凶狠和可怕力量。
传说关羽在逃离家乡、遁出解州城门时,以血涂面易容,在遭到盘问时指关为姓。这显然是世人联想到英雄失路的悲壮,在以故事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感触到的真实。
今人甚至推测了关羽的逃亡路线:
解县——宝池里——蒲津渡——军渡——忻州——飞狐陉——唐县——望都——卢奴高就——范阳——涿县。
关羽从此开始漫长的逃亡,在背离家乡的路上越走越远。一个世家子弟,在突然间失却一切后,他如何承受内心的崩溃感和生存的逼迫?民间传说里关羽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卖豆腐、打铁、贩卖粮食、贩卖红枣。
关羽应该是在逃避官方通缉和吕熊族人追杀的过程中,为掩饰身份和应付生计从事过这些卑微的行当。他感同身受了豪族的欺压,这加深了他内心的仇恨,也使他日后下意识地维护社会底层的人们。后者也缘于他内心的高傲:他要维护从事着他昔日从事过的职业的那些人们。
关羽在其当世、在社会底层人们中间,已具有惊人的感召力。《三国演义》里提到揭竿而起、加入黄巾军的周仓,感慕关羽之为人,千方百计地得到关羽的接纳,甘愿做关羽一世的侍从。
如果说这只是小说家言、不足为凭,那么史书里另外的记载,也可以佐证关羽在下层人民中的影响:关羽后来领军北伐,当时距洛阳仅60公里的弘农郡陆浑县民孙狼(陆浑县在今河南嵩县北)因不堪沉重的徭役,起义造反前往投靠关羽。关羽授其官印并分兵给他,令他回原地作为游军以牵制曹军。
在长达数年的逃亡中,关羽由不谙世事的毛头后生成长为赳赳武夫。经历家乡巨变的伤痛之后,他的心由最初的茫然而变得坚硬。他或许就是在逃亡中,完成、完善了个人道德、人格的重建,此后一生再未改变。他已知他在短暂一生中要什么。对死、对生,他有了自己的了悟。一个人的过去完全成为虚无时,他必须从自己开始重建一切,以他自己为根源,建立一个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万物重新命名。如若不能做到,那么他的生命将一点一点干瘪,他的生命将为人笼罩,他的人生足迹将比有所为者的影子还要黯淡。
一个人要么在疼痛中死去,要么以疼痛为基再生,从而更加强大。关羽显然属于后者。他的内心已足够坚忍。日后我们在史书中看到他对肉体疼痛的蔑视: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伤,愈后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入于骨,须割开手臂刮骨才能完全康复。史书在此处的描写令人哑然失色: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是何等的威仪和风度。当时没有麻醉剂,医治外伤,往往得用绳子把患者捆住;也无酒精,以艾草烧刀消毒,而后生生割开患者的肉。为防患者疼痛难忍狂呼乱叫影响行医、甚至疼昏时咬伤自己舌头,有时还须事先将布条之类的软物塞堵入患者口中。
关羽所做的外科手术,不是简单地从肉体中取出一个箭头之类,而是深深剖开臂肉、令骨头呈现,刮去骨上粘着的残肉,再用刀尖一点一点刮那曾中箭镞的骨头周围。而关羽“言笑自若”。
世人自然感到无法理喻。其实,相对于家乡惨变时青少年的关羽内心的疼痛、狂乱和很多年昼夜不可或止的煎熬,现在这一点肉体的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呢?刮骨疗毒这一场景,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了刻意的安排。左臂变成了右臂,那没有名字的医生成了神医华佗,饮宴成了下棋,还要加上华佗医毕后对关羽“惊若天人”的喟叹。
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关羽在逃亡以后的生命或许就此在历史中消黯:他会隐身埋名,娶一个妻子,过村氓村妇般平静、平庸而无聊的日子。
但历史不容假设。假设非但不具备意义,而且根本不成立,因为历史中一切的偶然,只不过是更为隐秘的必然性罢了。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有着无以数计的人之思维所不能察觉的事件暗指向它,它必须发生。
本章的开头,我们已经提到关羽出生时汉家天下蔓延开来的那令人不安的雾瘴。此时东汉灵帝在位,这是一位与其父汉桓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昏君。他命令嫔妃和宫女们全部穿开裆裤,给自己喜欢的狗戴上各级官员的帽子。他又热衷于做买卖,在宫中建起一座市肆,即自由市场,自己装扮成卖东西的商人,坐在店里饮酒作乐。他还别出心裁,在市肆里设了一家“卖官店”,各级官职明码标价,比如两千石俸禄的职位两千万钱,四百万俸禄的职位四百万钱。此外售官价格还有灵活的调整,比如某人身份地位高些,买官的价格就可以调低一些;反之,某人身份低,那么买官的价格就高于正常规定的价格。曹操的父亲曹嵩花一万亿枚五铢钱,买到“太尉”一职,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
汉灵帝信任太监,经常恬不知耻地讲“张常侍是我爹,赵常侍是我妈”。张常侍、赵常侍,指做中常侍官职的太监张让和赵忠。以这两名太监为首,太监官员们结成横行一时的太监集团,把持朝政,贬罢清正的大臣,并委派各自的亲戚朋友把持各地郡县要职,史称“十常侍之乱”。
汉灵帝幼时,在一个道士家长大,幼年的生活经历在他继位后继续延伸。他喜好神道鬼道的事物,同时对异域风物大有兴趣。史载他喜欢穿胡服、住胡帐、坐胡床胡座,爱吃胡饭,喜欢观赏胡人的音乐和歌舞。如果说这些只是个人爱好,则无可厚非;但上行下效,在上层社会传播开来的影响,则又不可小估。另一方面,胡风盛行,也说明胡人在大汉帝国的势力在急剧增强。
今天我们读三国史,会看到一个国际性的开阔局势:鲜卑族、乌桓族在中国东北一带兴起,羌人在中国西北一带兴起。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则南迁,东汉末年南匈奴王先驻扎于山西离石一带,后驻扎于现今山西临汾一带。临汾在东汉时属河东郡,与大汉帝国的核心洛阳已不是很远。后来蔡邕的女儿、东汉第一才女蔡文姬,就是沦落入南匈奴王刘豹的手中,成为其妻妾,为刘豹生了两个儿子。蔡文姬后来被曹操重金赎回。
现今的朝鲜、韩国,在东汉末年属于东汉帝国的管辖范围,为乐浪郡;现今的越南北部,属于大汉帝国的日南郡。
三国时所谓的胡人,不过是一种统称,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外”。胡人所指既包括以上所说的少数民族,也包括大秦即罗马帝国的使者,包括安息国即现今伊朗的商人,包括来自天竺即现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佛教徒,更包括现今中亚一带的民族。
末世的水灾、震灾、旱灾、蝗灾、瘟疫之灾,并行于天下。各种宗教势力一时俱现,所有教派不约而同地,一边行医一边传道。我们知道,汉明帝时都城洛阳,已建起庞大的佛寺白马寺;汉灵帝之前的汉桓帝本人喜好佛教,经常前往佛寺祭拜,佛教在民间迅速发展起来。到汉灵帝时候,佛教已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宗教力量。佛教徒在中国北方各地,十几人结为一组一边走一边诵读经文,随时停下来向百姓施舍药物。他们光着的头颅在天光下射着反光,其中有汉人,双手合十向百姓答话;有黄发碧眼、满面虬髯的胡人,操着生硬的汉语,斜披的僧衣上侧方露出浓密的胸毛。弄不清他们是天竺人、大食人,还有大月氏人、安息人或者别的什么人种,历史也没有留下只字片语记载。他们从大汉帝国的腹心洛阳散往四面八方,或从四面八方汇往洛阳,百姓们从畏惧地远观到好奇地走近。那时候人们不知,佛陀——这种陌生的事物,将在以后数千年里深入人心。
在逃亡的途中,关羽或许见到过四处传教的佛教徒,或者还曾出现在围观佛教徒的人群中。我们无从得知,关羽看到佛教徒这一景观时的内心反应。他当然不会得知,在他身后久长的岁月里,他会与佛教发生关系。但是在当世、在逃亡的路上,他更看到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势力的迅速蔓延。
这时候中国传统的道教,正犹如洪水猛兽般发展。张鲁在汉中地区奉行五斗米教,世称米贼。五斗米教,以入道者须交纳五斗米而得名。张鲁自称师君,初加入五斗米教的称鬼卒,有一定资历后称祭酒。祭酒统领一定的部众。五斗米教的教义,是要求人诚信、行善、不欺妄。我们现在看来,五斗米教应该是吸收了佛教一定的教义,比如它禁酒,春夏两季禁杀生;五斗米教为人治病时,先把病人放在净室之中,让他自己思过。然后病人向祭酒坦承自己曾犯的罪过,在三枚纸笺上书写自己名字,一张纸置于山顶,向天帝通告;一张纸埋于地下,令地祇得闻;一张纸沉于水底,使水神得知。这就是所谓的三官手书。这一仪式完毕之后,祭酒宣告病人的病名,令病人饮用符水,即泡有写满咒文的纸张的水。五斗米教又令祭酒在各地建立义舍,义舍里放置米、肉,给过路行人食用。行人尽饱而已,若拼命吃或吃了又拿,鬼神便会惩罚他。教徒若有小的过错,修路一百步左右即可免罪。
张鲁的五斗米教,主要流行于巴蜀。东汉时候所称的巴,指现今的重庆一带;蜀,指成都一带。张鲁曾派使前往大汉北方,和太平道教的张角联系。流亡在途的关羽,可曾遇到过张鲁的使者?
这时,巨鹿人张角已传道十年,所传太平道教已在汉帝国北方风起云涌。西元171年大瘟疫再次爆发时,张角与弟弟张宝、张梁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冀州的邺城,为百姓治病。张角熟悉民间医术和巫术,对东汉时候流行的谶纬之学也颇有研究。他自撰《太平经》,自称大贤良师,手持九节竹杖,用法术、符水为百姓治病,被治百姓往往不药而愈,对张角信之若神。张角一边行医一边传教,先后有三四十万人加入太平道教。许多百姓为了投奔张角,不惜变卖家产,千里迢迢、争先恐后,沿途挤得水泄不通,据说半途被踩死就有一万多人。
巨鹿,今位于河北平乡县西南。但张角传教的范围遍达汉帝国三分之二地区。他于是将青州、冀州、幽州、荆州、徐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八州的信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咒语一般的口号流走于天下。
张角的传教活动如火如荼,汉朝廷虽则昏庸,也并非丝毫没有觉察。但张角所组织的太平道教,积极与把持朝政的宦官联络,取得担任中常侍官职的宦官封胥、徐奉的支持。在太监的操纵下,地方官员向朝廷汇报张角的举动,成了正面,说张角“以善道教化天下”。
在逃往涿郡的路上,关羽一定听到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谶言,甚至亲眼见到过太平教中人们的传教活动。在士民极为迷信谶言的东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所起到的作用,远非今天的人们所能想象。同时流传于上层社会和市井中的种种异象,更加重了汉帝国百姓心理的恐慌:
有个担任司徒长史官职的人,叫冯巡,他家的马生下了一个男婴;
洛阳一座庙里,在墙壁里出现了一个黄人,脸、胡须、眉毛,都是黄的。数万人前往观看,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这些莫可名状的异象给人们的强烈的心理暗示,便是国家要出大事了。
现在关羽在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一点一点走近了涿郡。命运安排关羽在涿郡结识两个人。
这已是西元183年。涿郡桃园里的桃花,已经在传说里等待开放。
四 桃花,桃花,桃花
涿郡,今属河北涿州市,在当时已属于大汉王国的边疆地区,属幽州管辖。涿郡,是太平道教徒活动频繁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出没、战乱频仍的地方。在西元183年前后,涿郡境内应该有羌人出没,有中国西北一带乃至现在中亚一带的异族在这里贩卖货物及马匹,其中有波斯人、大月氏人,有匈奴人甚至天竺僧人。中国东北一带叛乱的乌桓部落时常兵犯涿州,鲜卑族的铁骑也会扬尘而来。史载东汉末年灵帝在位时,鲜卑族多次兵犯大汉帝国的幽州、冀州、青州乃至大汉西北的凉州。
这样一个空气中充满不安和危险的边城,恰恰也是一个逃亡者理想的匿身之所。
在民间传说中,关羽在涿郡以贩粮为生。刘备家住涿郡楼桑里,他以贩卖草鞋为生;张飞在涿郡桃庄开店卖肉。
西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的《汉张桓侯古井碑记》中,传奇性地谈到了关羽与张飞、刘备的结识。飞以屠为业,每日将卖剩的肉吊入一口井中,上覆巨石,石上写能搬开石头者可取走肉的字样。关羽来到涿郡见了,揭石取肉而去。张飞怒而追来,二人角力。刘备路过劝和,三人后遂约为兄弟。
张飞叫做桃庄的肉店在东汉时位于通往涿郡的驿道西侧,现名忠义店;刘备家乡涿郡楼桑里,二地距离涿郡治所涿县不过十里。河北民间至今传说着这个所谓“一龙分二虎”的故事,说他们在距桃庄三里处的桃园结为异姓兄弟,地址在今涿州市松林店乡楼桑庙村三义宫。
桃园三结义,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便写到这个故事。刊于元代的《说三分》和《三国志平话》、无名氏所作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都对关羽和备、飞二人的结义有着类于《三国演义》式的描写。《三国志》里的记叙则简约得多,仅仅说关羽在涿郡与备、飞相识,“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侮”。说三人同床而眠,“恩若兄弟”,又提到关羽年长于飞,“飞兄事之”。
在经多年的漂泊之后、在一无所有之后,突然间有了两个恩同兄弟又志趣相投的朋友,内心的欣慰可想而知。他是如此珍惜这份情谊——至死也没有叛离过。他曾因青春的义愤和一时有失周全的孟浪举止,连累全家甚至全族;这一次也许他在噩梦中都会唯恐失去他的两个死生与交的朋友。很多年过后,关羽殁去,他已贵为帝王的朋友备不顾一切,举全国之力为他复仇。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云:“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使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关羽另一个朋友张飞,此时是仅次于关羽的蜀中大将,哀兵未发已遭小人暗害。张飞所部军队派急使火速前往向备报告,备一见来使就明白了一切。
“噫!飞死矣。”
夜读史书的人们也许有人,可以从这句话中读出不尽的恻然,读出骨肉之亲间那种心脉相通的伤痛和悲愤。兴兵复仇的备心中的仇恨又加了一倍。两人已去,他也许意识到他也要去了。
他意绝,他必要孤注一掷。蜀国的宫殿,在近一千八百年前的章武元年农历七月的某个深夜,传出玉器惊人心魄的破碎声。
备在次年秋天兵败于吴,悲愤成疾,又一年后故去。临终时的备内心一定是幸福的,黑暗的桃花铺满了他前往的路,他的两个朋友早已在冥冥中为他备好了酒。他们等待了他数年,那等待常常使他的心灵一阵阵地抽搐。
《三国演义》中所述桃园结义的情节,以其浩浩荡荡的真情、置万死于不顾的义,成为后世人们结异姓兄弟时的典范。但是关羽与刘备、张飞三人,真的曾经结为兄弟吗?
陈寿所修的史书中并无三人结为兄弟的记载。此外关于他们结义,有一个致命的悬疑:按照关羽生于西元160年、60岁卒的说法,关羽其实大刘备一岁——刘备生于西元161年。
但这已是细枝末节了。他们的生死情谊,曾经在历史上活生生地存在过,这就足足地够了。
这一年刘备23岁,张飞20岁。关羽24岁,在民间流亡3年,他的内心已变得平静和深沉。在涿州,一个卖草鞋的,一个杀猪的,一个铁匠或卖枣卖豆腐的,三个无依无靠、没有任何根基的人结为一体,开始他们痴人说梦式的梦想和冒险。
又过了很多年,他们终以三人的情谊为基立国。这的确是历史的奇迹和人性的胜利。人性战胜社会、环境,在历史中也并不多见;在笔者所在时代,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绝迹的事了。所幸的是,世人还记住了关羽神话一般的故事。
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玄武,在西元2005年的夏日深夜写下莫名其妙的句子:“若有三个人在同一个晚上,做相同的梦,那么这三个人如果发愿做同一件事,一定可以成功。”
现在,关羽、刘备、张飞三人做着同样的梦,在共同努力做和梦相同的一件事:从军建功立业。
三人结识的西元183年,大汉帝国到了崩溃的边缘,同年,西方的罗马帝国的王马可·奥勒留死去,古罗马帝国不约而同地,与东方的大汉帝国走向衰亡。
以巫术和行医闻名的张角党徒迅疾地游走在庞大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句昔日隐秘的谶言,如今更是成了充满暴力倾向的誓言。
西元184年,正是所谓的甲子之年。白石灰写就的“甲子”二字,一夜之间出现在汉帝国各个郡所、县所的大门上,出现在百姓的院墙上,出现在京都洛阳的城门上。“甲子”是起兵的暗号。太平道党徒约定,于三月五日这天,天下各地的太平道教徒齐聚邺城举事。邺城,今属河北临漳。
二月十五日,起兵事泄。太平道教骨干马元义被车裂于京都洛阳,同时有千余名的太平道教徒被捕杀。张角于是提前起兵,他诡异的、裹着黄色头巾的党徒在一夜之间,瘟疫一般显现在所有地方。与此同时,汉中五斗米教的张鲁起兵响应。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称作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天下三十六方太平道教徒数十万人一时俱起。幽州刺史郭勋被杀。南阳太守赵谦被杀。巨鹿附近的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被俘……
汉帝国急派卢植、皇甫嵩、朱俊等镇压反叛。董卓,历史上著名的巨贼董卓也在镇压黄巾军反叛的事件中粉墨登场。
西元189年,董卓以诛宦官的名义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辨为弘农王,立9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西元190年,群雄并起讨伐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杀弘农王,焚都城洛阳,迁都长安……
豪强大族以剿灭黄巾军的名义纷纷起兵。到处都是兵,到处都有死亡,到处都有人被砍头、被吊死、被烧死、被淹死、被活埋,被拽在奔驰的马匹后面活活地拖死。皇甫嵩击杀张梁,3万黄巾军被杀,5万黄巾军落河而死;击杀张宝,张宝麾下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官军的骑兵的马匹无法奔跑,因为马腹之下悬挂的累累人头几乎垂到地面。
袁术以诛宦官的名义率军进驻皇宫,见到不留胡子的男人便杀,宫中被杀者有两千多人。巨贼董卓,在洛阳更是暴行累累。他将捉住的黄巾军用白布裹住、浇上猪油,从脚部点燃;他宴请百官,席间置一大锅,带上数百名反对他的人,当着百官的面,砍去这些人的双脚、双手,割掉舌头、剜去眼睛,将这些人被砍掉剜去的手脚舌眼煮进锅里,给每个人盛一碗肉汤,强令百官喝下。刀斧砍下时溅起的鲜血迸在官员们的脸上身上,那些被剁去手足的人尚在席间蠕动挣扎……
这活脱脱是一幅人间地狱的形象。董卓在宫中随意奸淫皇室公主、宫女,在洛阳疯狂敛财,隔三岔五以谋反名义捕杀大族,没收其财产。命吕布率领专门成立的盗墓部队掘墓,将汉王室历代王陵盗窃一空。又熔化洛阳处处可见的铜人铸造伪劣钱币,致使物价飞涨,米价最贱时32公斤米售5枚五铢钱,涨到售几万枚钱。他又纵兵强劫百姓,趁百姓参加集市的机会,将男人全部杀死,将血淋淋的头系在车辕上,将集市上的妇女掳于马背上带回作为士兵妻妾。回到洛阳,将头颅集中焚烧,谎称是叛贼的头颅。将洛阳虏掠一空之后,他强令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强迫居住在洛阳的所有百姓一同前往,为杜绝百姓思念洛阳,纵火烧毁洛阳并附近村落,致使洛阳城外方圆80公里内荒无人烟,数百年名城由是荒残。从洛阳到长安须行500公里,沿路无数百姓倒毙。到长安后,董卓在郿县建立“郿坞”,坞即土墙围起的小城。董卓的郿坞,高七丈厚七丈,其中存放可以支撑三十年的粮食。坞中金有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更有无以数计的财宝被董卓秘密埋葬,一直到数百年以后,还有人试图寻找这批财宝的下落。董卓到长安时,长安还有数十万户人,董卓死后汉天子东归洛阳,长安城身体好一些的百姓跟随逃走,身体差的百姓相互吃掉对方。两三年里,长安城里竟空无人烟。回到洛阳,洛阳早已被董卓大火烧毁,百官们都无处可住,更没有吃的东西。官员们靠着断墙残垣歇息,不少人就这样靠着墙饿死了。
到处都有饥馑,到处都有人饿死,一些大族都无法维系,曹操的堂兄夏侯渊连自己的小儿子都无法养活,被迫将小儿子扔掉。到处都有人迫于饥饿去割下尸体上的肉。袁术军队居然吃人肉干,将死人的肉晒干充当军粮,广陵、今扬州一带,惨到大官吃小官、小官吃士兵的地步。曹操属下的将领中郎将王忠有过迫于饥饿吃人肉的经历,曹营皆知。有一次曹丕捉弄王忠,将骷髅头挂在王忠马鞍上来羞辱他。
很多时候,百姓加入军队仅仅为了吃饭,军队打仗仅仅为了军粮。为一批军粮,正攻打某方的军队可以立即易职,与被攻者联合去攻打另一方。相互攻打的军队,因军粮吃尽而罢战的事例不胜枚举。刘备军与袁绍军对敌两年各自罢兵,是因为双方军粮俱尽,连田野里的青草都吃尽了;吕布与袁术交恶,是因为袁术答应给吕布20万斛军粮,事后却耍赖不给;黄巾军精锐张燕军队30万人归降曹操,主要是因为没有吃的;即便是曹操,也曾因缺乏军粮,被迫将刚刚招募的新军解散。在官渡之战时,曹军更因为军粮的问题陷入危急之中,以至于曹操借粮官王垕的头来平息随时可能哗变的军队。
关羽后来的敌人和朋友曹操曾写下著名的诗歌《蒿里行》,在其中描写了他行军途中所看见的白骨千里的凄凉景象:很多地方人烟断绝,百里之内不见一个人。但是查阅史书可知,在诗中悲天悯人的曹操自己就杀人如麻,多次将反对他的人灭族,孔融、董承、马腾、伏完、边让、桓邵、袁忠都被曹操灭族。要知道,古人聚族而居,一族人动辄数百甚至上千!
曹操在率军攻城掠地时,还曾多次下令屠城:
西元193年、初平四年,曹操攻陶谦,徐州大屠城;西元195年、兴平二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西元198年、建安三年,征吕布,屠彭城;西元200年,官渡之战,战争初期,将捉住的袁绍袁军大将淳于琼及士兵千余,全部割掉鼻子放回;在战争结束时,坑杀袁绍降兵七八万;西元204年,攻袁尚,屠邺城;西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征乌丸,屠柳城……
屠城,这两个字在史书中不断地显现:夏侯渊攻韩遂,屠兴国城;攻宋建,屠枹罕城;孙策攻严白虎,屠东冶城;孙权诛杀庐江太守李术,屠城;司马懿攻杀孟达,屠城……
屠城,两个沉默的汉字,频繁出没于浩瀚的三国史籍中。史书对一场场真实发生过的浩劫,除屠城二字再无叙述。史官们面无表情的记录,就像屠城行为本身一样冷酷、绝对和残忍。
我们难以想象一座城池鸡犬不留的场景。幼小的尸身栽在血泊里,手里还攥着玩具,小小的头颅滚在不远处,滚动尚未完全停止。头颅上睁大着的眼睛凝固,眼睛里的恐惧和不解凝固。灶火还暗暗地燃着,床上的被子里尚存留昨夜铺盖被子的人的体温,但是没有人再拉开被子了。杀伐者离去,浓重的血腥冲溢到极远的地方,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嗅得到那血腥气息。
在命如转蓬的时代关羽、刘备、张飞三人能够同心,除却他们的个人品质以外,刘备又有何德何能,令关羽及兄事关羽的张飞为之服膺?随备落魄奔走天下的关羽与张飞非寻常之辈,他们尊汉室也不会眼光差到追随一个毫无指望的庸人。
刘备自称的汉皇室血统自然是备最大的砝码。然当时天下皇族多矣,独刘备以一个贩履织席的身份可疑的破落皇族,得以在众英雄人物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刘备多年来无立锥之地、东躲西藏,先依附公孙瓒,后反复依附袁绍、曹操、刘表、吕布、袁术、袁谭,又依附陶谦、刘璋。即便在这样的情形下,三国人物也无人敢于小觑“刘使君”。名士孔融蔑称拥雄军数十万、占据河北广大富饶地区的袁绍为“冢中枯骨”,陈登谓袁术“骄奢非治乱之主”,两人却都不约而同地推崇刘备。曹操视群雄为土鸡、为守户之犬、为碌碌小人,却举手指向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东吴的周瑜、鲁肃,也皆认为刘备为“天下枭雄”。
刘备在无尺寸地盘的当时已声望隆重,当时人就评价他有仁爱之心。这可能是备众望所归的原因,也是最令关羽心动膺服的真正原因。刘备初任平原相时,一个叫刘平的人收买刺客暗杀他。但刺客不忍下手,于风高之夜显身灯下,说明原委后遁走。是什么样的魅力,可以令刺客为之折服?
后世盛传刘备假仁假慈,即俗语云“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但是观刘备在后来不顾一切政治军事因素兴兵为羽复仇,可知刘备乃是有着真性情的大丈夫。刘备曾依附荆州刘表,刘表临终托国于刘备。从人劝备听从刘表的遗嘱自立,刘备不忍;刘表之子刘琮在备不知情的情况下投降曹操,曹军已抵宛城备才知晓,一时之间危急万分。诸葛亮劝备攻杀刘琮,刘备依旧不忍。又有人劝刘备劫持刘琮,刘备奋然曰:背信自济,吾所不为!
不像世族出身的曹操那样草菅人命、动辄屠城、动辄杀人以数万计,刘备之爱民,时人早有公论。遍查史书,三国枭雄之中,独不见刘备有屠城记录。非但刘备,在整个史书对于蜀汉的记录当中,都找不到任何一人的屠城记录。当曹操大军昼夜皆行,以文聘、曹纯为将,“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曹军以一昼夜行军三百里的速度追袭而来,刘备带着十多万追随他的百姓逃亡,一日仅行十余里。刘备依然不忍,不肯听从谋士劝告、舍弃百姓逃亡,战乱中刘备幼子几乎不存,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从此下落不明;帐下重要谋士徐庶因其母为曹操所掳,被迫投往曹营。在这最为艰难的时刻,史书中记载了刘备温和而坚定的话语:
“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这便是刘备,关羽一生追随、敬爱、视若兄长的刘备。
五 樊城,麦城
自涿郡出发,关羽的肉身还要在世间停留三十六年;《春秋》一书,还有三十六年要被关羽翻开,那书因关羽无数个夜晚目光的浸润而变得越来越沉重。三十六年间发生了太多事,那是关羽对《春秋》的一一印证,而我们不再去详细叙述。
我们谈到了关羽的故乡解州、解州所属的河东亘古以来的地气,那地气在后来伸展为现在的中国;谈到关羽与故乡隐秘的关系。正史中的关羽并不曾温酒斩华雄、诛文丑,不曾过五关斩六将,不曾华容道义释曹操,不曾有过叫赤兔的马,不曾在月亮下面斩杀貂蝉的影子;在笔者所处时代,学术界也基本否定了关羽挥舞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沉重大刀。
笔者努力述说历史中真实的关羽,但其实仅仅叙述了关羽一生的源头,同时有可能,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现在我们要讲述关羽真正的头颅,它在西元219年、蜀汉后主景耀三年飞离开关羽的躯体。
这一年曹操亲率大军攻伐汉中,大将徐晃、张郃随行,自长安进入斜谷。蜀国大将赵云率部力拒之,双方苦战月余,呈僵持状态。曹军进退维谷,所谓的“鸡肋”一词源起于此,曹操在杀掉杨修之后退兵。
七月,刘备称汉中王,授关羽假节钺。假节钺,即王授予大臣符节与斧钺。持符节者,具有自行斩杀犯军令者之权;持斧钺,具有代表王行事的含意。
关羽在所驻守的荆州,发动樊城之战。
樊城,魏国称为“国之巨防”,位于南阳盆地的枢纽地位。由南阳可西入关中;可北出中原,直达许都、洛阳,从樊城出发,轻骑兵一昼夜便可抵达许都。樊城实已超出局部地域性而具有全局性意义。
樊城在地域概念上也属于荆州地区。荆州,上古大禹时代划分的天下九州之一,东汉时其辖境包括现今的湘、鄂、渝、豫之南阳地区、贵之遵义与铜仁、桂之大部分、粤之连县等七省。
荆州是当时最大的地区之一,原属刘表管辖,刘表死后儿子刘琮降曹,荆州之地除刘表长子刘琦坚守的江夏郡之外悉归曹操。此时荆州下辖七郡,其中以北有南阳、南郡、江夏三郡,江南有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曹由南阳郡划建章陵郡,又分南阳郡、南郡部分县建襄阳郡,是为荆州九郡。
荆州首府,刘表时代为襄阳,刘备时代为公安,关羽以后为江陵,后世称江陵作荆州,至今依然。
西元20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夜,赤壁大火冲天,曹军惨败。曹派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引军铩羽北归。
周瑜率军攻曹仁守卫的江陵一年,城拔仁退。期间,关羽驻扎江陵之北阻击曹军增援,张飞助周瑜攻城。刘备率军南下,收复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当此时,荆州四郡为刘备所有;孙权拥有南郡大部以及江夏郡(包括南郡首府江陵),曹操拥有南阳郡、章陵郡和襄阳郡。刘备以刘表部属多归附于己、地狭人稠之故,亲谒孙权借来南郡包括江陵之地用以屯兵。
西元215年,刘备已夺取益州。孙权派使入川,要求刘备归还所借之地,但索取的不是南郡,而是零陵、长沙和桂阳三郡。刘备未允之际,孙权已设置三郡官员强行上任。被其时镇守荆州的关羽逐走。
孙权大怒,派兵二万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万人驻扎巴丘(今湖南岳阳)以御关羽。刘备闻讯,起兵五万东下屯驻公安,令关羽率兵三万南下益阳。吴蜀大战一触即发。
最终双方议和,蜀汉方面作了巨大让步,商定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三郡长沙、桂阳、江夏归东吴;湘水以西武陵、零陵和半个南郡归蜀汉。
江陵之地,北连曹操控制地界,东与东吴相衔,在三国时的地位亦举足轻重、至险至要。它随时会受两大阵营的攻击;而据于此地,亦随时可以向北发展,或顺流而下直抵江东。在战略上,蜀汉占据荆州,于江东的威胁显然更大。
自蜀汉方面讲,荆州成为蜀汉政治雄心最关键的地盘,是地理上呈封闭状态的蜀汉打开的一面窗口。如此重要的地方,蜀汉方面派出的镇守将帅非关羽莫属,也唯有关羽一人足以震慑两大阵营,令谁也不敢妄动。
当时60岁的关羽已名震天下。曹魏集团“壮其为人”,素知关羽“勇冠三军”,实“难与争锋”;东吴方面,周瑜称关羽“熊虎之将”,吕蒙称关羽“实熊虎也”,陆逊称关羽为“当世雄杰”,有“骁气”。
关羽于西元201年便随备进入荆州;于西元211年至214年三年期间,由关羽与诸葛亮、赵云共同驻守,后留关羽一人。关羽经营荆州五年,曹孙两大阵营无人敢犯。
关羽深知所处位置的险要、所担责任的沉重,他要担负蜀汉向北发展的重大军事任务。镇守荆州以来,关羽始终在暗中准备。他大筑江陵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以防东吴进攻;积聚粮草等军用物资;大造舟船操练水军,以便北伐曹魏时水骑步军联合作战。
关羽的军队一定也配备了孔明弩——当时的尖端武器,源起于诸葛亮因蜀国兵力不足、以武器改进提高战斗力的设想。孔明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齐发,有十石机之称。一石合120斤,蜀汉一斤折合现今9两,十石即1080斤。其力量之大、射程之远、穿透力之强,在攻城战中有极强的震慑力。
关羽又联合魏境内反曹势力作为内应。西元217年援助许昌少府耿纪义军;218年联合南阳守将侯音义军。关羽或许早意识到来自东吴的蠢蠢欲动的敌意。临北伐前,关羽增兵加强公安、江陵防备,又在公安、江陵两地附近沿江设置“斥候”,以便随时侦察吴军动向。这样,对吴国形成沿江屯候、公安、江陵内外套城等四道防线。且江陵距樊城前线180公里,轻骑兵一昼夜即可往返。
尽管如此,关羽还是有着极为不祥的预感。《蜀记》中记载:关羽在临行之前的夜里进入了噩梦。他梦到一头猪疯狂窜来,咬伤他的脚趾。醒来时关羽引用《春秋》中的句子,向儿子关平表达内心的感慨:
“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江风吹拂着关羽的长须,那曾经乌亮的美髯里夹杂了花白的颜色。也许正是岁月已不我待的焦灼,致使关羽不顾心头的隐虑,决定去做多年来心头的一件大事。
这是西元219年的七月,河水就要在即将来临的秋季暴涨。关羽率水、步、骑军四万余北上。与此同时致函汉水上游上庸的蜀汉守将刘封、孟达,要求其派兵支援。
关羽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困曹仁、庞德驻守的樊城,发起猛烈进攻。樊城告急,曹操急派大将满宠火速援助,旋即又派于禁率七军共近四万精兵前往解围。
战事瞬息万变,八月暴雨如瀑,汉水暴涨数丈,于禁七军及庞德军被水淹没,于禁、庞德避水登高堤上。关羽在大雨中登大船率军进攻,箭如暴雨,自晨恶战至日中,于禁投降。关羽军擒杀猛将庞德,生俘曹军三万余人。
曹魏集团荆州刺史、南乡太守慑于关羽的兵锋之威,前来归降。洪水距樊城城头仅余数尺了,城墙在洪水长久的浸泡下不断垮坍。城内粮绝,樊城即将失守,率军在城内死守的曹仁几近绝望,苦苦支撑,随时准备赴死。为退洪水,曹仁在鏖战的间歇之际,举行虔诚的“沉白马”仪式:全城下跪,将一匹在大雨中悲鸣不已的白马沉入洪水,以祭水神。古人相信,当白马沉没,即为水神收取了祭物。
断粮无食的将士忍着饥饿,将白马祭神而非杀来充饥;断腿的士卒单腿跪下,神意已成为绝望中唯一的指望。
这已是十月了。关羽在曹魏集团后方的游军与内应也加紧了活动。
然而关羽所虏获的数万曹军的食粮问题成为燃眉大急。围城之内,粮绝;围城之外,无粮。
关羽的援军刘封、孟达迟迟不至。
关羽部属正在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屯公安的将军士仁,负责供给军用物资,不得利,关羽叱责其使,两人怀惧不安。
曹魏集团上下震动。曹操欲“徙许都以避其锋”,为谋臣劝止;又欲亲征,又止。曹急派大将徐晃督大军前往樊城。徐晃军驻扎在距樊城数十里处,犹豫不进。曹又派将军徐商、吕建等助晃。曹操终决意率大军亲征、中途却又停下、驻扎,曹再派殷署、朱盖等十二军助徐晃。徐晃挥师进,曹操又密令镇守合肥的大将张辽,以及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火速率军前来赴援。
此时,曹操已出动了麾下“五子良将”中的四名:曹仁、于禁、徐晃和张辽。其中张辽尚未赶到。
关羽急盼樊城的援军刘封、孟达,仍然未至。关羽当机立断,率军主动撤退。关羽最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出师前不祥的预感在此时应验。江陵、公安失守。因负责军资不利,担心受惩处的糜芳、士仁出卖了关羽:在孙权的诱使下,他们无耻地献城降吴。同样是糜芳,曾经将自己的妹妹献给刘备作为妻妾。也同样是孙权,曾将妹妹嫁给刘备。
始终厚颜卑词、甚至佯装派兵助关羽攻曹的东吴集团,悄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袭击。此前,孙权就密函致曹,希望能以攻关羽取悦于曹,“乞以讨羽自效”。
而关羽以一人之力对抗两大集团,无一兵一卒支援。他手下无一名堪称蜀汉一流的大将;无一名堪称蜀汉一流的谋士。
整个北伐时期,他以四万余之众,前后对抗曹魏的二十余军共计十二万大军,其对手皆为劲敌:曹仁、于禁、徐晃、庞德、满宠及此时尚未赶来的张辽等六人,均属曹魏方面一流将帅。曹仁为曹氏家族中第一大将,曾先后与马超、周瑜对敌;于禁在曹操麾下异姓大将“五子良将”中排第一位,在官渡之战中一战成名;徐晃、张辽同为“五子良将”,徐晃在曹操出兵击溃马超的战役中立下大功,张辽曾以五千骑击溃孙权十万大军,险些活捉孙权;庞德为西凉猛将,成名很早,其勇武与马超在伯仲之间;满宠曾以少量兵力对抗孙权五万军,大败孙权。
曹魏方面还有一流的谋士,如司马懿。而关羽仍以寡击众,杀庞德,擒于禁,消灭曹军近四万人。
孙吴方面,阴谋的策划者集中了东吴最高层的智囊人物:孙权、吕蒙、陆逊、虞翻、吕范。孙吴倾全国之力,兵分三路西进:
一路吕蒙率军,进军公安、江陵,直捣荆州政治中心;
一路陆逊率军,进军夷陵、房陵、南乡,实施大迂回包围;
一路由蒋钦督水军入沔,孙皎为后继,攻击关羽所率水军。特别需要记下的,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作为东吴臣子,也参加了这一军事行动。
关羽功败垂成,悲剧已定。他没有率残军西入汉中,他的骄傲不容许他这样做。他要尽可能将荆州收复。而此时的关羽也明白,他的援军刘封、孟达因为私怨,永远也不会抵达了。孟达与刘备的义子刘封所守的上庸,距离樊城不过四百里。
关羽率孤军南下,试图靠自己的力量夺回荆州。他没有夺回荆州。他所率尽为异乡的士兵,他们因家眷在荆州城,荆州现为东吴占据,无心再战而纷纷逃离了关羽。他返回西川的路途也已被封锁。关羽悲壮地一步一步靠近他一生所秉承的大义。
麦城已出现在眼前。
麦城,东吴的三道防线早已形成:
第一道朱然率军,在麦城西北黄林岗;
第二道潘璋率军,在麦城的九子山、锦屏山和分山岭一带;
第三道马忠率军,在麦城的夹石。
西元219年、东汉建安二十年十二月,60岁的关羽与长子关平、部属赵累在麦城临沮的漳乡、今湖北当阳东北,抵达了他一生所秉承的春秋大义。他缓缓进入了那部名叫《春秋》的大书,他挟带的风云,涨满了书中每一个质朴的汉字。他的躯体被吴国以诸侯之礼葬在当阳,头颅被吴国送给千里之外的洛阳曹操。
曹操将关羽沉重的头颅配以沉香木刻就的身躯,隆重安葬于洛阳南门之外。关羽殁后数日,关羽在东吴的敌人、阴袭荆州的主谋吕蒙疾发。史载吴主孙权千金为之求医而莫能救,又“请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然于事不逮,吕蒙终于在一月内迅速毙命。
又不足三个月,关羽的敌人和曾经的朋友曹操因头风发作痛不可忍,遍访名医治疗无效,于西元220年的正月在洛阳死去。
关羽殁后半年余,兴兵为关羽复仇的、兄事关羽的张飞在梦中丢失了头颅,那头颅里做着的关于复仇的梦凝结、归于黑暗,也归于永久。
张飞死后两年余,关羽一世的朋友刘备于忧愤交加中,在白帝城的春天亡故。
关羽两个敌人在关羽殒殁后迅速莫可名状地离奇死亡,关羽誓共死生的两个朋友先后追随关羽而去。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令后世读史的人们感喟之余,不断猜度它们所具备的意义。
那些事件在黑暗中存在着。它们在,但不发一言,冷冷观望着远在约一千八百年后的一个太原书生。此时他正坐在熹微的晨光中,竭力捕捉那些事件存在过的痕迹,并努力清晰地书写它们。
西元219年、关羽战殁的同年,东汉名医张仲景逝世。
关羽殁后四十四年,西元263年、蜀汉景耀六年,蜀灭。
西元265年,司马炎灭魏,建西晋。
西元280年,东吴灭,三国时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