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漫步于一道小溪发源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暮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仿佛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周围的风物是那么妍美,一晌之前还是难以想象,空气也是那么和暖纯净,一时这普通草原实在无异天上景象。但是当我想到眼前之景又岂必是绝不经见的特殊奇观?说不定自有天日以来,每个暮夕便都是如此,因而连跑动在这里的幼小孩童也会觉得自在欣悦,想到这些,这幅景象也就益发显得壮丽。
此刻那落日的余晖正以它全部的灿烂与辉煌,并不分城市还是乡村,甚至以往日也少见的艳丽,尽情斜映在一带境远地自僻的草地之上;这里没有一间房舍——茫茫之中只瞥见一头孤零零的沼鹰,背羽上染尽了金黄,同只麝香鼠正探头穴外,另外在沼泽之间望见了一股水色黝黑的小溪,蜿蜒曲折,绕行于一堆残株败根之旁。我们漫步于其中的光照,是这样的纯美与熠耀,满目衰草枯叶,一片金黄,晃晃之中又是这般柔和恬静,没有一丝涟漪,一息咽呜。我想我从来不曾沐浴于这么幽美的金色光汛之中。西望林薮丘岗之际,彩焕灿然,恍若仙境边陲一般,而我们背后的秋阳,仿佛一个慈祥的牧人,正趁薄暮时分,赶送我们归去。
我们在踯躅于圣地的历程当中也是这样。总有一天,太阳的光辉会照耀得更加妍丽,会照射进我们的心扉灵府之中,会使我们的生涯充满了更大彻悟的奇妙光照,其温煦、恬淡与金光熠耀,恰似一个秋日的岸边那样。
【作者简介】
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梭罗在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第一本是他在1849年自费出版的《康科德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此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著写的,内容是哥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学和宗教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1000多册,售出100多册,送掉75册,存下700多册,在书店仓库放到1853年,全部退给了作者,作者本人梭罗曾诙谐地说:“我家里大约藏书900多册,其中自己著的就有700多册。”第二本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150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他投入数十载的时间对野生果实、野草及森林演替进行观察研究,写出了《种子的信念》一书,但直到梭罗逝世150多年后,耗费他数十年心血的此书才得以出版。
【评点】
《秋天的日落》是梭罗的一篇写景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和谐的秋日黄昏。在梭罗的笔下,“衰草残茎”的秋日黄昏在日落的点化下没有了颓衰之气。风物是“妍美”的,空气是“和煦纯净”的。这种美也是不分城市还是乡村的。作者以博大精深的胸怀来看待世间的万物,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只有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才是公平的,只有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才可以享受超越世俗的公正。于是,在作者的眼中,“秋阳”成了一个“慈祥的牧人”,他充满慈爱的普照可以“照射进我们的心扉灵府之中”,“会使我们的生涯充满了更大彻悟的奇妙光照”,作者这种独特的世界观反映了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