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反应和蛋白尿的影响

2016-11-18 03:59:14肖宇霞顾毅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黄色素性反应蛋白尿

肖宇霞,顾毅峰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反应和蛋白尿的影响

肖宇霞,顾毅峰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和蛋白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尿总蛋白和UA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降低尿蛋白,提高治疗效果。

红花黄色素;糖尿病肾病;炎性反应;蛋白尿

慢性肾病是目前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进入蛋白尿期肾功能损害加速,且肾功能损害不能逆转,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蛋白尿十分重要。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肾病,长期、低度的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微炎症状态进行干预治疗,可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红花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急性肾衰竭患者有很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1]。为探讨红花黄色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治疗价值,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红花黄色素对炎性反应和蛋白尿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慢性肾病患者入选标准:⑴均志愿参与研究;⑵均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⑶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不伴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出血性疾病;⑷临床有蛋白尿、肾功能受损等表现;⑸全部病例血清肌酐均<133 μ mol/L;⑹肝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⑴运动、感染、发热等引起的尿蛋白升高;⑵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和酮症酸中毒者;⑶近3个月内有手术史;⑷严重营养不良或伴有严重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疾病;⑸心力衰竭;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59.5±12.4)岁,病程1-15年、平均(9.2±3.4)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58.9±13.2)岁,病程1-14年、平均(9.8±4.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均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降血糖(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及调脂治疗。调脂类药物选用阿托伐他汀,开始1周内40mg/d,每晚口服;1周后剂量调整为20mg/d,每晚口服。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有所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或较治疗前减少至少1/2以上,24h尿蛋白定量减少1/2以上,肾功能指标正常;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有所好转,尿微量白蛋白较之前减少1/5-1/2,尿蛋白定量减少1/5-1/2,肾功能指标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炎性因子: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ELISA法)和C反应蛋白(CRP,免疫透射散射浊度法)水平的变化。

1.3.3 尿蛋白:于取血前1d留取患者24h尿液,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的24h尿蛋白和24h尿微量蛋白定量(UAER)。

1.3.4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定期常规检测患者的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并观察记录有无发热、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n=40)

2.2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和尿蛋白情况(±s,n=40)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IL-6(ng/L)CRP(mg/L)尿总蛋白(g/24h)UAER(mg/24h)观察组治疗前212.73±14.6416.82±1.862.09±0.42425.24±52.34治疗后140.52±6.45*6.41±3.24*1.44±9.38*313.90±41.21*P<0.05<0.05<0.05<0.05对照组治疗前211.37±15.4417.05±2.122.17±0.52415.23±1.91治疗后169.35±9.799.45±2.851.72±0.47366.56±21.45 P<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的蛋白尿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尿总蛋白和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尿总蛋白和UAE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尿总蛋白和UAER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静滴过程中头痛,减慢滴速后缓解。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和水污染加重,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发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是临床上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胰岛素抵抗、生化代谢紊乱、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局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异常表达均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处于高滤状态,高压力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漏出增多,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严重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有研究指出,出现蛋白尿往往提示预后较差[4]。目前认为,在肾病前三期经有效的治疗能够逆转病情,因而降低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和尿蛋白清除率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控制蛋白尿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国外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利用药物的抗炎作用有可能从细胞因子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病程的进展[5]。国内也有研究证实,降低TNF-α、CRP等炎性因子的水平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蛋白尿,保护大鼠的肾功能[6]。红花黄色素是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红花总黄酮,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花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的作用。红花总黄酮被誉为“万能抗氧化剂”,药理作用广泛,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耐缺氧等,对心、脑、肺、肾等器官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高燕等的研究显示,红花黄色素能够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白排出,改善肾功能,进而控制肾衰竭的进程[8];白雪梅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红花黄色素可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9]。本研究发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加用红花黄色素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和蛋白尿,因此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降低尿蛋白,提高治疗效果,保护肾功能。

[1]林崇亭,吴达改.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48-49.

[2]陈秋,刘学强,杨靖,等.红花黄色素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3):340-341.

[3]任小军,刘高虹,文涛.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74-175.

[4]王虹,王国华,李芬.红花黄色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4):266.

[5]Han SY, Kim CH, Kis SH. Spironolactone prev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through an anti-inf lammatory mechanism in type 2 diabetic rats[J]. J Am Soc Nephrol, 2006, 17(5): 1362-1372.

[6]吴知桂,周德先,陈美娟.参黄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成药,2014,36(8):1747-1750.

[7]易晔,卢远航.红花黄色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5):2249-2250.

[8]高燕,袁鲁亮,刘占全,等.红花黄色素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3):298-299.

[9]白雪梅,李向东,宋洁,等.红花黄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IL-8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8):698-700.

INFLUENCES OF SOFFLOR YELLOW ON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PROTEINURIA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XIAO Yu-xia, GU Yi-fe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value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sofflor yellow. Methods: 80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n the basic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lso took soffl or yellow;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level of infl ammatory factors and proteinuria of patients in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 (35/40),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RP, IL-6, 24h total urine protein and UAER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ha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2 groups. Conclusions: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soffl or yellow can obviously improve infl ammatory reaction and reduce proteinuria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so can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s.

Saffl or yellow; Diabetic nephropathy; Infl ammatory reaction; Proteinuria

R587.2

A

1004-6879(2016)03-0194-03

(2015-06-09)

猜你喜欢
黄色素性反应蛋白尿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25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紫藤花萼中黄色素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