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调查

2016-11-18 03:31:27潘云华吴利先武有聪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阳性者汉族感染率

王 涛,张 雷,潘云华,吴利先,白 丽,武有聪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云南某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调查

王涛,张雷,潘云华,吴利先,白丽,武有聪*

(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大理671000)

目的:调查云南某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情况。方法: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1 964名大学生中检出HBsAg阳性者67名(总携带率为3.4%),其中男生36名(5.0%),女生31名(2.5%)(χ2=8.649,P=0.004);汉族学生51名(3.5%),少数民族学生16名(3.2%)(χ2=0.129,P=0.778);云南省内学生36名(2.6%),省外学生31名(5.5%)(χ2=10.156,P=0.002);城市户口学生20名(2.7%),农村户口47名(3.9%)(χ2=1.948,P=0.200)。结论:该校该年级大学生HBV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云南省外学生感染率高于省内学生。

携带率;乙型肝炎病毒;大学生;云南

[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10.02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乙肝的病原体,其外包裹两层衣壳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外衣壳蛋白,以3种形式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常用于HBV感染的筛查指标。HBV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目前全球有近4亿HBV感染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HBV携带率一度超过10%,有超过1.2亿HBV感染者〔1-3〕。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学生中HBV的感染状况,对制定预防策略,降低人群HBV感染的总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云南某高校2008级大学生的体检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该组人群HBV感染水平及其与性别、民族和户籍等因素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云南某高校2008级大学生1 964名,年龄17~21岁之间,其中男生721名(36.7%),女生1 243名(63.3%);汉族学生1 458名(74.2%),少数民族学生506名(25.8%),包括彝族、白族、壮族、回族、傣族、纳西族、哈尼族、苗族、满族、拉祜族、傈僳族、瑶族、侗族、佤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朝鲜族、怒族、普米族、景颇族、阿昌族和黎族24种少数名族;云南省内学生1 396名(71.1%),省外学生568名(28.9%);城市户口学生746名(38.0%),农村户口学生1 218名(62.0%)。

1.2方法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查血清中HBsAg。试剂盒购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利用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进行结果判读(P/N值=待测样本OD492/阴性对照OD492,P/N值≥2.1即为阳性),初筛阳性者需重复2次。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与结论

2.1大学生HBsAg总携带率在调查的1 964名大学生中HBsAg阳性者67人,HBV总体感染率为3.4%。

2.2不同性别大学生HBsAg携带率调查对象中包括721名男生和1 243名女生,男生检出HBsAg阳性者36名,携带率为5.0%;女生检出HBsAg阳性者31名,携带率为2.5%。经χ2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校该年级大学生中男生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女生。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民族、省份和城乡大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比较

2.3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HBsAg携带率1 458名汉族学生中有51名为HBsAg阳性,携带率为3.5%,506名少数民族学生中有16名为HBsAg阳性,携带率为3.2%,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该校该年级大学生中汉族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见表1。

2.4云南省内、外学生HBsAg携带率1 396名云南省内学生中有36名为HBsAg阳性,携带率为2.6%,568名省外学生中有31名为HBsAg阳性,携带率为5.5%,经χ2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校该年级大学生中云南省外学生HBsAg携带率显著高于省内学生。见表1。

2.5城市与农村学生HBsAg携带率746名城市户口学生中检出HBsAg阳性者20名,携带率为2.7%,1 218名农村户口学生中检出HBsAg阳性者47名,携带率为3.9%,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该校该年级大学生中农村户口学生HBsAg携带率高于城市户口学生。见表1。

2.6不同民族学生HBsAg携带率506名少数民族学生中检出HBsAg阳性者16名,其中彝族5名(2.8%),壮族3名(6.0%),傣族4名(19.0%),白族、拉祜族、瑶族、黎族各1名。分别比较汉族与各种少数民族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差异,结果显示傣族学生HBsAg携带率显著高于汉族学生(χ2=13.98,P=0.006),汉族学生与其余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民族大学生中HBsAg阳性者分布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于1963年由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首先发现,是HBV外衣壳蛋白的主要组分。HBsAg主要分泌至血清中,是HBV感染的主要血清标志物,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HBV感染的检测指标〔1〕。本次调查发现该校2008级大学生HBsAg携带率为3.41%,与全爱荣等〔4〕报道的4.05%近似,但明显低于全国人群HBsAg携带率水平(7.2%)〔5-6〕,这可能与我们调查的对象有关,他们年龄集中于17~21岁,绝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的甚至是九零后,这一时期我国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卫生条件有明显改善,人们的防病意识增强。另外,我国从1985年开始运用HBsAg疫苗,通过提高主动免疫来预防HBV感染,使得HBV感染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该组人群HBV感染率低也可能受益于此项政策的实施与推广。

本次调查发现男生HBsAg携带率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与王红等〔7-8〕报道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有研究表明〔9〕女性多携带HLA-A8和B12两种组织相容性抗原,较男性更容易产生中和性抗体,可有效预防HBV感染。另外,男生生活范围较广,个人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差也可能增加感染机会〔10〕。调查中有506名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彝族(占35.4%),其次是白族(占20.2%)、壮族(占9.9%)、回族(占9.3%)和傣族(占4.2%),上述5种民族为该校的主要少数民族(约占80%),其余19种少数民族学生数较少(约占20%),合并为一类。傣族学生HBsAg携带率最高(19.0%),其次分别为壮族、汉族和彝族(表2),而彝族、壮族、傣族、白族、拉祜族、瑶族和黎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未检出HBsAg阳性者。分别比较汉族与各种少数民族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发现仅汉族与傣族学生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傣族人群的生活习俗具有一定相关性。然而,汉族学生与全体少数民族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9,P= 0.778),并且某些少数民族学生样本数量较少,尚不能确定HBV感染与民族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相关性。

我国各省市HBV感染率不尽相同,而该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招生,本次调查的云南省外学生568名,检出31名HBsAg阳性者,其中5名(20.7%)来自河南,4名来自四川,4名来自江西,3名来自福建,2名来自海南,其余13名HBsAg阳性者分布于其他13个省份。该调查结果与我国HBV流行的地理分布图相吻合,陈爱莲等〔11-14〕报道的结果类似,提示我国HBV流行区域较广泛,防治工作严峻。比较云南省内与省外学生HBsAg携带率,发现省内学生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省外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6,P=0.002)。主要原因可能与云南省属于边疆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活动范围相对局限相关,也可能与该校省外学生录取人数相对较少,样本量不足有关。另外,本次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户口学生HBsAg携带率(3.9%)高于城市户口学生(2.7%),但城乡学生之间HBsAg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948,P=0.200),这说明我国农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均有了较大改善,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乙肝是我国目前三大传染病之一,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13-14〕,特别是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后,整体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大大增高。高校是中青年人口较为集中的重要生活场所,有必要调查大学生HBV的感染及流行情况,对没有免疫力的人群(HBsAb阴性)进行预防接种,对HBsAg阳性且有肝功能异常者需采取治疗和必要的隔离措施,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学生对乙肝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学校集体食堂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卫生管理与监督,这对预防HB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1〕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2-272.

〔2〕GANEM D,PRINCE A 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J〕.N Engl J Med,2004,350:1118-1129.

〔3〕谢坐祥,陈霞,张俊鹏.基于HBV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和特征提取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14(12):43-46.

〔4〕全荣爱.通辽电大新生HBsAg携带状况及感染模式〔J〕.职业与健康,2008,24(8):772-773.

〔5〕LIANG X F,BI S L,YANG W Z,et al.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J〕.Vaccine,2009,27(47):6550-6557.

〔6〕林国聪.鹿寨县872例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92-1793.

〔7〕王红,倪维.某高校各民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067-1068.

〔8〕黄旭强,余起美,赵霞,等.7765名大学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957-958.

〔9〕梁晓峰,陈四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658.

〔10〕林牧,蒋锡超,申元英.云南保山地区契丹后裔乙肝危险因素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10):47-50.

〔11〕陈爱莲,姚永红.大学生HBV感染状况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1(2):4-6.

〔12〕董兆举,贾改珍,孙红卫,等.我国不同地区乙型肝炎感染调查荟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08-2013.

〔13〕冯林校,季群伟.公共卫生的杰出成就:美国乙型肝炎疫苗应用20年〔J〕.中国计划免疫,2002,8(6):336-366.

〔14〕赵桂芬.2012年大理州住院分娩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与护理干预〔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2):61-63.

Investigation on the Carrier R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Yunnan

Wang Tao,Zhang Lei,Pan Yunhua,Wu Lixian,Bai Li,Wu Youcong*
(Pre-clinical College,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patitis B Virus(HBV)carrier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in Yunnan. Methods: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as used for detection of HBsAg in the serum with SPSS18.0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Among 1 964 college students,67 were diagnosed as HBsAg positive(3.4%),including 36 were male students(5.0%),31 were female students(2.5%)(χ2=8.649,P=0.004);51 were Han nationality(3.5%),16 were ethnic minorities(3.2%)(χ2=0.129,P=0.778);36 came from Yunnan Province(2.6%),31 were from provinces other than Yunnan(5.5%)(χ2=10.156,P= 0.002);20 were from cities(2.7%),47 from rural area(3.9%)(χ2=1.948,P=0.200).Conclusion:The HBV carrier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univers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the HBV carrier rate of 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the HBV carrier rate of students from other provinc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in Yunnan.

carrier rate;Hepatitis B Virus;college students;Yunnan

R512.6+2

A

2096-2266(2016)10-0073-04

(责任编辑董杰)

2016-01-29

2016-06-13

王涛,实验师,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研究.

*通信作者:武有聪,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阳性者汉族感染率
国清荣
当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8:33:08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环球时报(2022-04-07)2022-04-07 19:30:02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自愿无偿献血者采前筛查ALT和HBsAg的调查与分析
333例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重庆医学(2010年22期)2010-08-14 0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