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乐
摘要:先前在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当今创意产业的驱动下,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对其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首先对艺术设计教改方向进行思考,然后探索在新的环境之下教育实践模式,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期为我国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改实践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49-01
创意的好坏对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创意能够使企业走向成功和强大,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使利润不断增加。当今是知识时代,创业产业飞速发展,促进了经济,也繁荣了文化。我国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重视创意产业,把创新提升到一个高度。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改进,探索艺术设计教改实践模式,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
一、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方向进行思考
(一)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
在我国,很多的高校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主要针对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在专业方向上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一般都是从最基础的素描和结构抓起。但是,随着我国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程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发展。因此,应对艺术设计课程进行相应调整,以对学生多元化发展更加有利。
(二)使产学研相互结合
艺术设计跟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而且更注重其实用性。学校和企业要联合起来,做到校企相互促进发展。艺术设计的理论再完美,如果设计不出有用的产品,也就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相反,如果只进行产品的生产,而不对理论进行发展,也无法使生产出的产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做到产、学、研相互结合,把艺术、产品、文化、管理等融为一体,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进而间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因此,这也是对教学工作者的一种考验。
(三)使学术间的交流相互促进
艺术设计和创意产业关系非常密切。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最为关键的就要有创意,即创造力。创意新颖独特,设计水平高超,才有可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做到独树一帜,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当前,随着网络的盛行,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艺术设计专业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交流是相互的,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还可以让老师走出学校去学习,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在新环境下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一)加强企业与学校联合
每年艺术设计专业都有很多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他们要想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非常难。其原因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适应社会职业的要求。所以,学校要转变思想,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去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不仅能够丰富实践经验,还能深化理论知识。企业中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也可以到学校授课。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培养,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获得了更多的实际经验,更有利于适应走上社会后职业对其的需要。
(二)设计系统
创意对艺术设计专业来说非常重要,是其灵魂和核心。然而,这也是此专业所面临的困难,因为创意并不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传授的,也不是学生拥有知识的表现,而是一种灵感,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想有就有的。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和产品研发的流程结合。当前,很多的院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先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最后再对设计效果进行模拟,并进行评价。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对产品实用性的一种忽略。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可以先对一个目标进行设置,从而以此目标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学生和老师加强了沟通,做到了相互了解,使老师能够对症下药,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
(三)市场实验模式
当前,在消费群体中80、90后占很大比重,他们更加追求产品的流行、时尚和功能等,所以,学校要加强教学与市场的相结合,形成市场实验模式。学校只有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使产品的各项功能凸显出来。另外,这种模式也给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条途径,学生不仅掌握绘画知识,还可以增长文学、哲学等知识。
总之,当前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这就带动了创意人才的发展。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为创意产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性人才,推动了创意产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革新,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生产更多高效能产品,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宝.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 2012,03:172-172.
[2]周景崇.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01:79-80.
责任编辑:杨国栋